野火 - 2011/11/8 13:39:00
三种“改良”与革命
作者: 沙修良 发布: 2011-11-08 12:54
近日来,关于改良和革命的争论颇多,很多网友都是从字面的含义去理解这两个概念,所以显得很混乱。不能抓住概念的实质就不能联系现实去分析问题。本人力图根据马列毛的基本思想联系左派中的现实对这两个问题加以分析,不当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一、区分三种不同性质的“改良”
1.“改良主义”的改良。
其特点是不否定阶级斗争,不反对革命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一定范围的斗争。但是一般性的斗争并不是革命,而且他反对革命,反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遵循“非暴力”原则。一般地只在经济领域中进行斗争。为无产阶级获得一些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的改善。所以改良主义”的改良也发动群众,但是把群众运动限定在资产阶级允许的范围内。也就是列宁所说的经济主义、工联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表面上看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调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实际上是误导群众运动的方向,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走狗。但因为他在初始阶段还有群众性、斗争性,所以在短时期内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一旦群众起来,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的时候,他的反动性就会暴露出来,即反对暴力、反对革命、反对推翻私有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所以列宁说:仅仅承认阶级斗争还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同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区别改良主义和革命的重要标志。
由于我们现实中基本还不存在有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所以目前来看改良主义在中国还不存在。
2.“革命”的改良
旨在推翻旧的剥削制度,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起来进行斗争,直至最后革命夺取政权。群众性和斗争性表面看与改良主义很相似,但是改良主义的斗争性是软弱的、短视的、不持久的,是起到麻痹工人阶级的作用的。但是革命性的改良却努力使工人阶级的运动走向深入,虽然在某个阶段上也有必要的妥协,那是在鼓励工人阶级、教育工人阶级、训练工人阶级以迎接未来和资产阶级更大的斗争。所以列宁说:“工人们认识到了改良主义的欺骗性,就会利用改良来发展和扩大自己的阶级斗争。”改良主义却是满足于斗争获得的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忘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设新型的——共产主义社会。
目前这种“革命”的改良在中国也没有。
因为群众还没有被革命者组织、发动起来,没有组织性的斗争。更何谈其他呢?
所以改良主义的改良与革命的改良在初始阶段上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唤起群众、组织群众、进行有计划的斗争。目前每年大致8万起的群体性事件一般来说都是群众自发性的斗争,是被压迫、被剥削的“条件反射”,既谈不上革命也谈不上改良主义。
3.“投降性”的改良
是为资产阶级出谋划策的走狗,他反对群众运动,反对阶级斗争,更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他表面上代表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乞食,好像是发了愿的基督徒,扮演着超脱世俗的道德高士,不带有任何的阶级偏见,仅仅是为了国家的昌盛、为了民族的崛起、为了人民的安康,其实质是比改良主义更反动的一群流氓!是对无产阶级的无耻欺骗!
他的特点是没有群众性和斗争性,一方面只是靠几张嘴皮子向统治阶级哀怜乞讨,另一方面却阻碍群众的觉悟和斗争,害怕群众起来,制造谬论,说什么阶级斗争就是配合帝国主义的侵略。“异想天开”地糊弄群众说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存在的,炮制“联修反帝”的妙论来迷惑一些小知识分子,用亡国论吓倒一批小资产阶级,说什么“亡国比忍受剥削坏”的高论来。
毛主席说,革命与不革命的界限在于是否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那么不与群众相结合也就罢了,阻碍与群众相结合的人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反革命!
投降主义把马列毛主义的革命灵魂阉割得踪影皆无,他们割裂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赋予毛泽东思想以新的“内涵”,无限拔高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包装成一个民族主义者。他们知道在中国只有毛主席这面大旗最有号召力,所以就拼命地高举,夹带了自己肮脏的私货,并用此来反对马列毛主义思想中最核心的理论——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这是统治阶级最乐见的,用一个无害的神像继续欺骗人民,维护他们修正主义的统治。但是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他还是客观存在。受欺骗的人民终有一天是会醒悟的。
左派中的投降主义者是大量存在的。
投降主义者往往冒充改良派,在“道义”上欺骗群众,其实对群众什么改良都没有,因为没有阶级斗争,任何资产阶级都不会发善心的。
投降主义者作为编外的“高参”势必削尖脑壳拼命向统治阶级内部钻,以期获得“编制”,他的结果是不仅仅无产阶级会彻底看穿他们、抛弃他们,甚至统治阶级最终也会让他们“魂落蓼儿洼”的。
有人说,既然现在是处于唤醒群众阶段,还没有到组织群众和斗争阶段,所以就不存在改良主义、投降主义和革命的划分。
当然现在也许还处于思想启蒙阶段,但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来启发民众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吗?用错误的思想或是反动的思想能真正启发民众吗?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民的立场、人民的观点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吗?欺骗永远是短暂的,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最终看清楚一切的。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你拿一个投降主义的理论会有一个革命的运动吗?
你的思想理论是为谁服务的?是为哪个阶级?
二、革命性的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区分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改良,其实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改良主义的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是最终对立的,在初始的唤起民众、组织群众、斗争阶段二者的矛盾并不大,但是一到阶级斗争深入的时候,二者的对立性就显示出来了,到那时二者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了。列宁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改良主义”就是指这个时候。
投降主义的改良自始自终都与革命是对立的,是革命的彻头彻尾的敌人。而革命性的改良却是革命的助产婆,他是向着革命的方向迈进的,如果忽视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革命很可能就成了“左倾学理主义”、口头革命派、关门主义等,或者成了“半无政府主义者”。不知道如何在行动中唤起民众、组织群众。
毛主席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说: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
这说明阶级的觉悟是需要一个过程,要经历过多次斗争才能培养斗争意识和斗争经验,要想让他们一下子拿起武器恐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革命是需要客观条件的,不到统治阶级不能维持他们的统治,不到整个无产阶级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并真正觉悟起来的时候,革命是不会真正开始的。在这个时候改良的斗争往往是训练无产阶级、扩大阶级斗争最好的方式。不分清形势急于革命其实还不是无产阶级立场,是小资产阶级急性病,是主观主义的。
改良对于革命者而言是通向革命的手段,但对于改良主义者却是他们的目的。
三、三种“改良”的阶级基础
革命性的改良无疑是无产阶级的立场。无产阶级走向革命、走向无产阶级专政、走向共产主义是完整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在“左派”中,很多人对无产阶级专政有恐惧感,妄图用什么“大众民主”、“宪政民主”来替代,是不懂什么是“专政”还是故意阉割了马克思主义?还有很多人对共产主义都保持怀疑态度,觉得他是遥远的“理想”,是一种“精神寄托”,这还是不学马列的结果,所以思想不那么坚定,容易动摇,竟然表达了这样的意图“社会主义实现不了,做个宗主国的资本主义也是不错的”。当然,他已经否认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这种彻底革命的精神,遇到点困难就摇摆起来,半途而废,是不是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呢?
改良主义者是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但是由于其摇摆性,极易划入到资产阶级阵营,变成阶级投降分子。
投降主义者的阶级属性是流氓无产阶级,他的立场是大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的“乏走狗”。马克思说,流氓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中腐化堕落的成分,是资产阶级收买的对象。无产阶级世界观是考虑整个阶级的最近的和长远的利益,不是把个人名利和享受放在第一位的。流氓无产阶级其实是一种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四、结论
区分三种“改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今在左派内部仅仅围绕着改良和改良主义在论战,以革命与不革命来划分,而忽视了在左派中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两个问题,因为大家所说的改良主义其实都是投降主义。而投降主义者却承认自己是改良派,借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来搅混水,所以本文着重提出了几条原则:群众性、组织性、斗争性、政治性。政治性主要谈的是无产阶级的专政,因为改良主义的斗争性只局限于经济领域。对于投降主义,连这几种性质都没有,所以极其反动。
在理论宣传和舆论斗争中,必须是以革命的理论为基础,即使是以改良面目出现的文章也必须引导到革命的结论上去,唤起读者革命的思维和精神,而不能使读者产生指望大领导变革一类的东西,要引导到群众性的斗争上面来。对待那些“毒草”必须彻底揭露,不留情面,否则就是对革命的背叛。批判从严、处理从宽。治病救人是目的、团结是目的。不要把批判变成了人身攻击。也不要看到批判就当成攻击,那就是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了,要有无产阶级广阔的胸怀。接受批判的人也需要冷静,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错就改,就能走向成熟、走向真理。如果是对方误解,可以辩解。还是主席那句话: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永久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