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头|论坛

首页 » 劳动者的解放 » 无产阶级看历史 »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渊源
工弩 - 2011/10/17 21:09:00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渊源

䣩甄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密切结合,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亦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者之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从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革命分两步走,到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完整系统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是经历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发展过程。这期间,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运用,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及其多次《序言》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 的控制下解放出来。”(《马恩选集》第1卷第226页) 也即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身得到最后的解放,而这个长过程,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的激烈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才能最后实现。19世纪中叶的欧洲正处在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所以马恩指出,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就不可能获得解放。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面临着主要是两大剥削压迫阶级的压迫,一是封建地主阶级,二是资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必须要首先完成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阶段,进而才能发展到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阶段,而前者则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范畴。所以,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1848 年革命打着无产阶级的旗帜,使无产阶级战士归根到底只是做了资产阶级的工作。”(同上,第235 页)

  列宁在190567月间写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系统地阐述了马恩的这个思想,并运用于俄国革命的实践活动中。列宁指出:“马克思把十九世纪革命中三种主要力量严格分清的理论是正确的。按照这个理论,反对旧制度即反对专制制度、封建制度、农奴制度的,有(1)自由派大资产阶级,(2)激进派小资产阶级,(3)无产阶级。第一种力量不过为君主立宪制而斗争,第二种力量为民主共和制而斗争,第三种力量是为社会主义而斗争。把小资产阶级为完全的民主革命进行的斗争和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的斗争混淆起来,有使社会主义遭到政治破产的危险。马克思的这个警告是完全正确的。”列宁援引马克思的理论后,强调绝不能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混淆起来,“我们的口号,以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的口号,能完全保证不犯这个错误。我们的口号无条件地承认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认为这决不能直接越出民主革命的范围,但是它同时又把当前的这个革命推向前进,努力使它具有一个最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形式,因而也就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民主革命,使无产阶级下一步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得以最顺利地进行。”(《列宁选集》第1卷第578页) 列宁正是运用这个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有机而又巧妙地结合起来,把1905革命作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推翻沙俄反动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总演习”,尽管它失败了,它却为后来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它也唤起了亚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新觉醒。经过斯托雷平反动统治时期的长期考验,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把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把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结合起来,既反对了孟什维克的“取消派”也反对党(布)内“召回派”等机会主义的斗争,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武装全党,培养出了一批如斯大林、加里宁等杰出马克思主义者,这为1917年的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了充分的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在二月革命胜利后,又在列宁的领导下不停顿地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经过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为人类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19217月,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国内五四运动的推动下,诞生在中国的大地上,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列宁在1921年共产国际二大上发表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主要阐明:像中国这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革命应分两步走(笔者根据列宁报告的精神所归纳),首先第一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在整个革命运动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起了领导者的作用,并且也应该担负起领导者的作用。”如果无产阶级政党不去领导以农民运动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能在这些落后国家里实行共产主义的策略和共产主义的政策,那就是空想。”(《列宁选集》第4卷第334-335页)正是根据列宁这些重要思想,在参加了共产国际19221月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和亚太地区各国共产党和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直接面聆列宁的教导,返回中国后,于1922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即作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建立国内和平;第二步将来渐次实现共产主义。当然那个时候,我们党刚刚建立,还是一个幼年的党,无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了解上,还是在认识中国国情上,都是还很不深刻,很幼稚的。因而在“二大”上提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不是在对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基本上是照抄照搬列宁的指示。

  此时,我党最早的一代领导人都在为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认识中国的国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极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苦苦追求着,而其最杰出的代表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在19251121填写的“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的调查表中,就明确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买办地主阶级(即与帝国主义军阀有密切关系之中国之大资产阶级及中资阶级右翼)实现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即革命民众的统治。”(《毛泽东传》(1893-1949)第100页) 这里清楚地表明毛泽东开始具有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当然他这时也不可能提出革命分两步走的科学论断,而这时他的思想认识,决不仅是停留在照抄照搬列宁的思想,而是在运用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深刻分析中国客观存在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政治态度所提出的必然结论,从而初步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主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这就是他于1925121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所体现的思想,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19667月横排本,第9页) 然而,当时毛泽东并不是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他的正确主张没有为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所接受。陈独秀从右倾的理论根源“二次革命论”出发,步步向国民党右派退让,最后完全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面对国民党新右派背叛革命的反革命政变完全丧失警惕,结果招致大革命最后失败。

  毛泽东从思想认识上真正对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科学论断产生质的飞跃,是他读到了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以下简称《两个策略》)后。列宁的《两个策略》最早在1929年翻译到中国来,毛泽东在30年代初指挥反“围剿”中得到了它。他反复研读。1933年他又介绍给彭德怀读。据彭德怀回忆,1933年接到毛主席寄给我的一本《两个策略》,上面用铅笔写着:此书要在大革命时候读着,就不会犯错误。在后来毛泽东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读过此书,并用以指导革命实践。

  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毛泽东得以系统地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了解中国的国情,研究历史,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国情密切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统一的科学宇宙观的矛盾分析方法对中国的现状和历史进行科学地分析、综合,深刻地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到19391940年他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时,应该说他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完全形成了,真正达到了完全理论化而又系统化,无疑地这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完全成熟。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而又以其新的理论创造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它以更准确明了的语言和理论内涵展现在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面前,无疑地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包含的基本内容:

  (1)它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亦即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338页)

  (2)“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正在中国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起来,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同上,第338-339页)

  (3)“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是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即国际资本主义的。”“这种新式的民主革命,虽然在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同上,第339页)

  (4)“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民主革命大不相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同上,第339页)“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也和社会主义的革命不相同,它只推翻帝国主义和汉奸反动派在中国的统治,而不是破坏任何尚能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成份。”(同上,第340页)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就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同上,第343-344页)

  (6)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只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的实行及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7)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敌占据中心城市,有着强大武装,我只能把革命的中心放到农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这是一条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是建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之上的,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主义革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茅矛 - 2011/10/17 23:37:00
此文对当前情况很有针对性,写得也很及时。
李松桥 - 2011/10/23 13:41:0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就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毛泽东著作选读》第343-344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