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万岁 - 2011/10/2 21:06:00
少年时代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坪里村。
吉安,古称庐陵。位于江西中部,地处赣江中游。北连南昌,南接赣州,是贯通江西南北的枢纽。
1914年11月15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我因生在秋季,父母给我起名秋里。以后上学,参加革命,都是用的这个名字。
我的父亲余焕然,是位勤劳的农民。母亲戴氏,是位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家庭妇女。
我的家乡坪里村,东有赣江,北有禾水河,因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广大人民生活非常贫困。
我小的时候,家中只有田二亩五分,滩地两亩。另租种地主的田23亩。当时债务利息重,地租很高。我记得地租的租率为五成至六成。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打下的粮食,一多半要交给地主。我父母和我3人参加劳动,即便收成好,也只能勉强糊口,若遇天旱或水灾,生活就非常艰难。
因为家里贫穷,祖父和父亲都没有读过书。1921年,我七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后因连年水灾,家中生活很困难,到1924年,再也无力负担每学期6斗米的学费,只好辍学,回家帮助父亲种田。在这以后,每年在冬闲季节,断断续续又读了3年夜校。
1927年,祖父因病去世,为料理丧事,欠下了一百多吊钱和14担稻谷的债务。1928年,父亲生病,求医买药,又欠下了不少债。这一年,我村遭受了严重水灾,收成很不好。我记得很清楚,这一年秋收时,我们全家在稻田里打谷,地主派来的收租人就在田头等着,刚一打完,稻谷就作为地租被全部抢走。父母看着一年汗水换来的粮食被全部抢走,回到家里,痛哭了一场。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在我的脑子里产生了许多疑问:贫苦农民为什么终年劳动而不得温饱?地主不劳动,为什么能过着奢侈的生活?地主家的粮仓堆满了粮食,为什么还要从农民口中抢粮食?我深深感受到人世间的不平等,内心里激起了对收租逼债的地主的强烈仇恨。
这一年,我们家还遭受了另一次的沉重打击。我们村有一户姓罗的地主,蛮横霸道,经常欺压老百姓。有一天,罗家的地主婆在大街上骂人,我母亲从这里路过,说了她几句,她就对我母亲破口大骂,我母亲同她吵了起来。过了几个月,地主婆突然生个急病死了。一天,罗家的人带着十几个人闯到我家,对我母亲进行讹诈,硬说是我母亲把他家的人气死了。他们杀了我家的猪,大吃大喝一顿,还让我家给他们买白布做孝服,为此又欠了一笔债。这件事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土豪劣绅的仇恨。
家中连续遭到打击,生活陷入了绝境。为了生存下去,父亲只好带我到吉安城里,在赣江边上当搬运工。工钱本来就很少,又被把头剥削去一部分,一天劳累所得,除去吃饭已所剩无几。春节前两天,父亲带我回家准备过年。过年,给那些有钱的人家带来不少的欢乐;而带给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却是更多的忧愁。父亲和我刚回到家,讨债的就接踵而至。父亲满脸愁容,一再说明手中确实无钱,要求再宽限一些时日,而遭到的却是厉声的斥责和冷嘲热讽。我看到这种情景,心中像刀割一般难受。心中暗想,这样的日子,再也无法过下去了。
参加红军
1929年,是吉安地区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不堪忍受剥削压迫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起来参加暴动,反对地主恶霸、土豪劣绅。
我村的地下党员余文元,经常召集村里的贫苦农民开会,给大家讲农民受苦是因为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要过好日子,就要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倒土豪劣绅。他有时还给我们讲别的地区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况。我们听了都非常高兴,感到有了前途,有了希望。
10月份的一天,余文元又召集我们开会。他说,明天有几个村庄的农民要联合起来参加暴动,去打土豪。明天一早,在村西的场院集合。最后,要求我们要保守秘密。
第二天凌晨,我来到场院上,已密密麻麻聚集了不少人。有的人手中拿着大刀、梭镖,有的拿着木棍。开会时,周曼朵(当地农民运动领导人,当时公开身份是烧窑的工人)给大家讲话,他历数了地主豪绅的罪恶。他说,禾埠桥、黄家村的土豪劣绅残酷欺压剥削农民,我们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打倒这些土豪劣绅,现在我们就要去找他们算账。说完后,立即带领几百人涌向了黄家村。我们冲进地主的大院,捉住了几个土豪劣绅,立即拉到大街上进行斗争,同时,把地主家的财物分发给贫苦农民。我看到过去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土豪劣绅被斗得威风扫地,看到广大贫苦农民兴高采烈地分发地主的财物,心中感到无比的痛快。
暴动后,很快传来消息,跑掉的土豪劣绅已经到吉安城里去搬救兵,反动军队很快要来镇压。余文元带领一些参加暴动的农民转移到山里。在研究以后怎么办时,有人说:“我们回村去,会遭到镇压,就是不遭到镇压,那种苦日子也没法过,我想去当红军。”不少人都赞成。余文元说:“秋里,你年纪还小,回村去估计不会有危险,你回去吧!”我想到在家中遭受的种种苦难,坚决地说:“我不回去,我也要参加红军。”在余文元的带领下,我们参加了工农红军儒林赤卫大队,从此开始了南征北战的战斗历程。
我参加赤卫队以后,由于家庭成分好,对土豪劣绅斗争坚决,对革命忠诚,同年12月,由余文元介绍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吉安县陈家村一个祠堂里,举行了宣誓仪式。1931年5月,由彭凤苟同志介绍转为共产党员。
入伍后,我开始当战士,1930年5月,任赤卫大队的分队长。当时赤卫队主要在敌我交界的边缘地区活动,打击土豪劣绅的反动武装,支持群众的革命斗争,有时也配合红军作战。最主要的战斗就是几次攻打吉安。赣西南特委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把“攻取吉安”作为中心任务。从1929年11月至1930年8月,在没有红军或只有很少主力红军参加的情况下,曾8次组织赤卫队和工农群众攻打吉安城。
吉安城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东有赣江和青原山,南有禾水和神岗山,西有天华山,北有真君山和螺子山。当时吉安周围都是苏区,各县的恶霸地主、土豪劣绅都集聚在这里,是赣西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堡垒。
在攻打吉安时,各赤卫队的指战员和广大工农群众,斗志昂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高举红旗,英勇攻击,多次冲到吉安城下,给敌人造成很大威胁,但因缺少重武器,未能攻破吉安城。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次攻打吉安。1930年6月,蒋、阎、冯大战爆发后,驻吉安的国民党军队换防。赣西南特委决定利用这个时机,“破釜沉舟”拿下吉安。当时决定以地方红军为主力,调集赤卫队和十万工农群众予以配合。6月28日,攻城总指挥曾山率领红军、赤卫队和十万工农群众向吉安城发起了进攻,将吉安城四面包围,先后攻占了真君山、天华山、螺子山。接着,攻占天华山的红军突破国民党军城外的阵地,攻进城西街赵公塘,经过激战歼敌百余名,终因缺乏攻城武器,未能突破城内工事。这时,敌援军已迫近吉安,总指挥部决定撤出战斗。
1930年9月,红一方面军从长沙撤围后,经株洲向江西开进,决定攻占吉安,这是第九次攻打吉安。10月3日,红一方面军各部队,陆续到达吉安城郊,占领进攻出发阵地。
为了攻克吉安,根据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统一部署,赣西南特委决定调集地方红军、赤卫大队和10万工农群众参加作战和支前。10月4日拂晓,红军向吉安城发起攻击,先后攻占了螺子山和真君山。傍晚,攻击暂停调整部署。晚上9时,红军发起总攻。我们赤卫大队的指战员带着禾草、柴刀、梯子、木板,跟随主力红军攻击前进,填沟、搭桥、破铁丝网,掩护和保障部队冲击。我军首先在城西突破国民党保安团阵地,攻入城内,直插城中心中山路大街。国民党驻军十三师师长邓英见败局已定,慌忙率少数人在白鹭洲乘船沿赣江北逃。10月5日清晨,红军在城内群众的欢迎下,进入吉安城。
进入吉安后,我们赤卫大队驻在发电厂附近。我进去看了看,当时只有一台50千瓦的发电机。机器一开动就能发出电来,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现代工业。在以后的戎马生涯中,只要打下城市,我总要抽空到工厂里去看一看。
10月7日,在吉安召开了有十几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
1930年11月,国民党发动了对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牵制敌人,我们赤卫大队对驻在吉安地区的国民党军七十七师(罗林部)发动了多次袭击。在袭击神岗山的敌军时,第一中队中队长牺牲,我被任命为第一中队中队长。
1931年4月,蒋介石集中20万兵力再次对苏区进行“围剿”,驻吉安的国民党军七十七师1个旅开始向赣西南地区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永阳镇等地。随后,红二十军和湘东独立师在赤卫队配合下向敌人发动进攻,将敌击溃,收复了永阳等地。在横江渡以西的七里坪战斗中,我头部负重伤。
我负伤后,组织上把我安置在一户农民家中养伤。当时医疗条件很差,缺医少药。当地老乡请了一位会治外伤的中医为我治疗,他亲自采集了一些中草药,用嘴嚼烂,敷在我头部的伤口上,然后再用一个南瓜瓤包住头部。今天想起来,南瓜瓤可能是起解热消炎的作用,经过他一段时间的治疗,伤口竟然慢慢愈合了。
悉净贫 - 2011/10/3 9:17:00
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什么端起了枪??
腐朽的中国统治阶级,五千年来都没有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