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老翁 - 2011/9/25 19:46:00
闲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东极老翁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成语出自《国语•周语上》,意思是说不让老百姓说话,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譬如在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一旦溃堤后果可想而知。老百姓的嘴是用来说话的,谁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让老百姓都变成哑巴。所以,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老百姓有了冤屈的时候,自然就要申诉,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上访。其实,老百姓上访说明心还没死,对申诉冤屈还抱有希望。如果对申冤感到绝望,轻则自己一死了之,例如反对强拆家园的自焚;重则就要拉上几个垫背的,例如抚州爆炸案的钱明奇的所作所为。如今,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侵害,甚至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事情太多了,到处都有,时时发生。每年的群体事件就达数万起之多,难道都是刁民闹事?中国自古就是个讲“礼”讲“仁义”的国家,这也要谢谢孔子和孟子。他们没留下别的东西,却留下了孔孟之道这个传家之宝。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只要不骑在他们脖颈拉屎,一般都能忍,忍受其他国家的老百姓不能忍受之忍,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老百姓么?
尽管如此,中国依然是一个爆发起义最多的国家。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的老百姓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就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到达临界点的时候,大规模的起义也就爆发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老百姓上访,申的是冤屈;不平则鸣。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却在北京截访,打压迫害上访人,使得老百姓有苦不能诉,有冤无处申,这就是骑在老百姓脖颈拉屎了,这就是要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了。既然走投无路,也就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了。
“为民者,宣之使言”,这个古代统治者尚且明白的道理,如今那些管理老百姓的人们更应该懂得。然而,他们即使懂得这个道理,也绝然不会让老百姓申诉冤屈,因为允许老百姓那样做,大大小小的贪官也就现了原形,继而撕去了和谐社会的画皮。也就是说,他们不允许老百姓上访,缘于他们的自身利益。一心为和谐社会着想的薄熙来先生就明白这个道理,“唱红打黑”,缓和一下社会矛盾,给老百姓点甜头儿,让老百姓有个如张宏良先生所说的“出气筒”,“民生才是硬道理”嘛!否则,老百姓到最后必然是造反有理。
许多当权者都很愚蠢,他们恰恰是通过自己这个反面教员的所作所为不断丰富老百姓的“政治经验”,验证着一切大革命的基本规律,而这往往超过某些“左派”的宣传和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