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个世界”被“修正”张角
资料见
http://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2786看到一些由极左跳到极右的跳梁小丑,我想毛主席也一定会感慨播下的龙种收获却是跳蚤。
“三个世界”本身是毛主席外交政策上的一个策略,在这个策略上具有深邃的闪光点,即发展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路。这种思路的应用在反对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时用过,在早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也用过。毛主席在《论政策》里教导我们:
“
既须对于反对抗日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主张抗日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又须对于主张抗日但又动摇、主张团结但又反共的两面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两面性较少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开明绅士,加以区别。在这些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既须将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和现时没有举行侵略的其他帝国主义,加以区别;又须将同日本结成同盟承认“满洲国”的德意帝国主义,和同日本处于对立地位的英美帝国主义,加以区别;又须将过去采取远东慕尼黑政策危害中国抗日时的英美,和目前放弃这个政策改为赞助中国抗日时的英美,加以区别。我们的策略原则,仍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我们在外交政策上,是和国民党有区别的。在国民党是所谓“敌人只有一个,其他皆是朋友”,表面上把日本以外的国家一律平等看待,实际上是亲英亲美。我们则应加以区别,第一是苏联和资本主义各国的区别,第二是英美和德意的区别,第三是英美的人民和英美的帝国主义政府的区别,第四是英美政策在远东慕尼黑时期和在目前时期的区别。在这些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根本方针和国民党相反,是在坚持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利用外援,而不是如同国民党那样放弃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去依赖外援,或投靠任何帝国主义的集团。”此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又提出过两个中间地带的设想,即:
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对美国是不满意的。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有六国共同市场,都是些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的日本,是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不满意,对苏联也不满意。东欧各国对苏联赫鲁晓夫就那么满意?我不相信。情况还在发展,矛盾还在暴露。过去几年法国人闹独立性,但没有闹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矛盾也有明显发展,关系紧张得很。什么缓和国际形势,不要信那一套。苏、美达成协议,我看不那么容易。大西洋许多国家也不会赞成美国。戴高乐到处说法国不当卫星国,他们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赫鲁晓夫说我们同戴高乐站在一条线上,其实我们同戴高乐也没有见过面。我们无论国内、国外,主要靠人民,不靠大国领袖。靠人民靠得住。……我们同苏联有外交关系,而且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个国家,但是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还不如中国同日本自由民主党的关系好,也不如中国同池田派的关系好。这很值得我们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美、苏两国都有核武器,想统治全世界,而自由民主党是受美国控制的。从国际地位来说,日本同美、苏比,占第二位。像这样第二位的国家还有英、法、西德、意大利等。我们还是有工作可做。日本垄断资本同美国并非那样团结。英国同美国比较好,但也不是那样团结。法国使美国感到恼火。西德的地位重要起来了,这样一来,势必会同美国发生对抗。……整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民都反对美帝国主义。欧洲、北美、大洋洲也有许多人反对美帝国主义。有的帝国主义者也反对美帝国主义,戴高乐反对美国就是证明。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的垄断资本是不满意美国的,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公开反对美国;另一部分人依靠美国,但我看,随着时间的延长,日本这一部分人中的许多人也会把骑在头上的美国赶走。以上要说的是“三个世界”是毛主席对辩证法及阶级分析应用的一个典范,从抗日战争到“中间地带”学说一贯如此。但是如果把这种应用庸俗化,生搬硬套到当代,事实上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邓修在联大宣讲“三个世界”,到此后全面为“三个世界”涂脂抹粉,打扮成好像邓修是继承毛主席思想一样。
毛主席反复讲,“靠人民靠得住”这是阶级立场,有了这个立场再去谈策略则无往而不胜,但是本末倒置,用策略来掩饰理论的荒谬,张宏良玩过一次,歪曲“三个世界”理论的先生们又玩了一次,两场闹剧都变成了泛左翼粉墨登场的荒诞剧。
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都是把美帝作为主要敌人,而把中修撇在一边。
两者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前者奉行一条民族主义路线,把中修捧成了民族利益的代表着,后者则是把中修与美帝争霸主宰世界的现实歪曲比附为上个世纪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之间的矛盾。前者比附的是所谓抗日战争期间统一战线的策略,后者比附的是所谓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反对苏修美帝的国际统一战线的策略。这些比附都是严重地歪曲毛主席的辩证法与斗争策略。
两者理论谬误的要害是什么?即对中修错误的判断,在阶级立场上都奉行了投降于中修的投降主义路线。
当“三个世界”被修正,马列毛主义的敌人不得不装扮成马列毛主义者来混淆视听。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触犯了泛左翼的民族主义,引起了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引起最激烈的斗争。
[ 本帖最后由 斗争 于 2011-8-31 20:1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