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头|论坛

首页 » 劳动者的解放 » 学习.讨论 » 韩西雅:中国共产党90大寿需要弄清楚的一些问题
野火 - 2011/8/30 17:30:00
韩西雅:中国共产党90大寿需要弄清楚的一些问题

发布: 2011-8-30 12:47 | 作者: 韩西雅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1706 | 回复: 9

中国共产党90大寿需要弄清楚的一些问题


作者:韩 西 雅


中国共产党90岁了。中共中央召开庆祝大会,胡锦涛讲了一大篇话。涉及许多问题,是是非非,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历史、现实的事实来探讨清楚。问题多而大,想尽可能引马列主义导师们的经典,摆事实,讲道理,给读者可信的阐述,文章难免写得累赘艰涩。烦请读者耐心阅读,批评指正。



“讲话”说:“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讲话”的第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9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征程。

“讲话”的第二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经过90年,我们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有了一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里我们看见,第一个自然段中没有谈社会主义;90年后却出来了社会主义,是怎么回事?没有说。第一段中说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征程;第二段中说:“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者究竟什么关系?也没有说。

接下来,“讲话”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祖国山河破碎……人民……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

“讲话”又告诉我们:“……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这里,“讲话”正确地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必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但是,“讲话”却又接着说:“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变了,不是“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了)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先进理论,“找到”“先进理论”,究竟由谁去找?什么“先进理论”,这里没有说!“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找到”“先进社会力量”。同样:究竟由谁去找?又什么叫“先进社会力量?”并且这里又不是“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不是“中国发展进步问题”,而变成“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了!“讲话”用语的随意性,也可见一般!

“讲话”接着说:“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的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这里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什么叫“应运而生?”没有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究竟“近现代中国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这种“历史发展”怎么会“必然”产生出一个中国共产党来呢?”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究竟中国人民的什么人、怎样顽强求索、就必然求索出一个中国共产党来呢?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的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什么“正确方向”、什么“精神力量”、什么“光明前景”?“讲话”都没有说!

“讲话”启始的这几个自然段,至少使我们要弄清楚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政党?
2、90年前怎么会产生出中国共产党来?
3、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4、中国共产党是由什么力量组成的?谁需要的?为谁服务的?

概括成一句话:共产党究竟是一种什么政党?




对于这几个问题的答复:

共产党最早产生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历史是:1847年6月,共产主义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大会决定把自己定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共产党”这一名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最早使用。

《共产党宣言》这部科学共产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最系统、完整、准确、精辟地阐明了共产党的各方面问题。以至使它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永远具有不朽的现实意义。读者只要认真读一读《共产党宣言》,对于“共产党”就可得到最基本的认识。

《共产党宣言》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对抗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共产党宣言》在“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说:“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的最近目的一样: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

在发展进程中,当阶级差别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的以上论述,明确了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从消灭私有制到消灭阶级差别,解放全人类。马克思、恩格斯用《共产党宣言》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共产党揭示了它的本质和基本原理、普遍真理。



这样一个共产党,当然不容于国际资产阶级及其奴仆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在当时的第二国际中,出现了伯恩斯坦、考茨基为首的修正主义派别,篡改、背叛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也出现以马尔托夫、普列汉诺夫、策列铁里为主要代表的,在选举中属于少数的孟什维克。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国际上团结各国左派,同伯恩斯坦、考茨基和孟什维克的修正主义展开了不调和的斗争。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五)一九一二年召集的普拉加党代表会议。布尔什维克正式形成为独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中称“布尔什维克……面临到一个迫切的任务——必须把全体布尔什维克团结成一个整体,将其正式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为要实现这个任务,首先就必须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

“……但在布尔什维克面前还摆着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首先是要在同孟什维克实行决裂后建立一个新的政党,即建立一个根本与西欧普通社会民主党不同,不容有机会主义份子插足,而能引导无产阶级争取政权的新式的政党。”“……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即新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亦即对机会主义者取不调和态度,对资产阶级取革命态度,团结坚强,组织统一,主张社会革命,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党。”

“布尔什维克……,坚忍不拔,勇往直前地准备了这样一个党。在这一准备工作中起了基本和决定作用的,是列宁所著《做什么?》,《两个策略》等这样的著作。列宁所著《做什么?》一书,是这样一个党在思想上的准备。列宁所著《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是这样一个党组织上的准备。列宁所著《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一书,是这样一个党在政治上的准备。最后,列宁所著《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是这样一个党在理论上的准备。”

“布尔什维克既已在思想上组织上击溃了孟什维克,既已把他们驱逐出党,就给自己留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这一旧有的党的旗帜。因此,布尔什维克党一直到一九一八年止,都继续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加有一个写在圆括弧内的添注:布尔什维克。”

“一九一七年四月三日(公历四月十六日),列宁……,终于回到俄国来了。”列宁提出了“有名的列宁《四月提纲》,”“列宁要求抛弃‘肮脏衬衣’,即放弃‘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列宁提议要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称呼自己的党那样称呼布尔什维克党为共产党。这个名称从科学方面说是正确的,因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最终极目的是要达到共产主义。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进到社会主义,即达到公共占有生产资料和按各人劳动分配生产品。列宁说,我们党看得比这更远。社会主义必然会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而在共产主义旗帜上所写的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以上记载,告诉我们,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作地一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第二次由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无产阶级政党——俄国布尔什维克确认以“共产党”命名自己。并且这个命名是由列宁以他的一系列重大著作,从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理论上做了准备。

正因为有了这些准备为基础,布尔什维克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一八年,战胜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国,建立起了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于一九一八年三月召开了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改换党名称和改变党纲的决议。从此时起,党就称呼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俄共(布)。列宁提议把我党称为共产党,是因为这个名称恰巧符合党所抱定的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的。”

列宁于一九一七年提议把布尔什维克党称为共产党的同时,也主张建立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第三国际。一九一九年,30个国家的代表在莫斯科召开了世界各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第三国际成立。列宁亲自主持了大会,并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以及《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从此,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出现了世界各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大团结的新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历史发展到这里,“共产党究竟是一种什么政党?”的答案应当已经完全清楚而不可有丝毫疑义和含糊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得阶级解放而自觉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政党,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在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的无产阶级以强大的影响,非常的鼓舞,为他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以十月革命为榜样,自觉地行动起来;在列宁、俄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经过“五四”运动,短短几年,就于一九二一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68页)。

党一大把党的名称定为“中国共产党”,并制定这样一个纲领,究竟是符合实际的,还是不符合实际的呢?是与会代表、甚至是共产国际的代表少数人主观作出的,还是基本符合中国国情的呢?

党一大纲领确实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阶段的任务。但这是不是像有人所说地:“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不可能认识清楚”“只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世界总体形势出发,得出中国革命必然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结论”(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69页))呢?显然不是。因为,列宁早已在1912、1914等多年中,对中国革命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作出精辟的论述。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更由列宁提出,通过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这个提纲明确阐明民族殖民地革命发展的第一阶段,应当是推翻外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提纲说:“殖民地革命初期并不是共产主义革命,然而,如果它从一开始就由共产主义先锋阶级来领导,革命群众就将逐渐获得革命经验,走上达到最终目的的正确道路。”

正因为有列宁、俄共和共产国际这样明确的认识,一九二二年七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就此做出了完整的决定。二大通过的宣言着重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民)最大的痛苦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即因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便可得到独立和比较的自由。”宣言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实际上制定出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宣言又指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表明党的二大宣言坚持了一大纲领所规定的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党的最高纲领。”(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79页)。

以上情况说明,在一九二一年一大前后,关于中国革命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且必须由共产主义先锋队来领导,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列宁和共产国际早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作了精辟的论述,那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并且在共产国际代表直接指导下的一大代表们对此当然也会认识。一大纲领之所以没有具体涉及最低纲领的要求,而突出集中地把“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确立起来,把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的旗帜高高树立起来,不仅不是认识不清楚,恰恰是根据中国当时的实际国情和世界的形势,抓住、突出了最主要之点。

现在,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实际情况中看一看。

事实是:首先,从明朝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中手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到鸦片战争前夜,更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主义工场。并不止一次地出现雇工对工场主的自发斗争。毛泽东说过:“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首先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利用他们在中国所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创办工厂、企业,雇工剥削,是帝国主义首先催生出了第一代中国产业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唯一的不仅在整个社会上、并且在企业内部,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形成一对剥削、压迫和反剥削、压迫不可调和、你死我活斗争的阶级矛盾。中国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矛盾斗争的阶级中,无产阶级是处在最前列的。

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资本的侵入和发展,清朝洋务派官僚开始兴办他们的官僚买办资本企业;中国的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私人也开始投资兴办民族资本的工商企业。这样,中国社会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交通、贸易、金融企业,存在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三个资产阶级和由他们雇佣、组织起来的,被他们剥削、压迫,同他们矛盾斗争的产业无产阶级。

这就是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际上已由占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资本,由它豢养的官僚买办资本,以及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既相矛盾、又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所构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牵引着发展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经济是靠无产阶级发展,资产阶级是同无产阶级伴生的。有什么规模的资产阶级,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总数已逾260万人。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艰苦劳动,在中国土地上创造出一批批现代企业、高楼大厦、整个整个的城市,大量以前见所未见琳琅满目的物质财富,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为剥削者们提供了扩大再生产和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生活的物质条件。他们自己却在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下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他们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状况。

中国无产阶级在大工业的组织锻炼和多重压迫下,正如毛泽东同志1926年所说:“他们特别能战斗。”从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近80年间,工人群众为经济要求举行的罢工斗争,共有500多次;从1841年5月至1919年3月的78年间,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工人群众斗争事件有59起,其中除经济斗争以外,还有政治斗争,如:1841年广州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1856年港澳职工反对第三次鸦片战争罢工,1911年工人参加武昌起义,1915年上海工人参加反对“二十一条”等。

这是中国无产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斗争。确实,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这个史实说明:无产阶级天生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对立物,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强烈要求有一个先进生产关系来适应它。因此,即使在尚没有马克思主义武装和共产党领导的条件下,阶级压迫的事实也教育它一定要起而斗争,争取消灭剥削、压迫,求得解放。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回顾了以上史实,就可以使我们很容易理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无产阶级有如得到指路明灯,迅速地从自发状态向自觉自为飞跃。经过“五四”运动,登上了历史舞台,把它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的领导作用显示了出来,中国无产阶级是用自己对资产阶级的坚决的斗争行动来表明他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先锋队和司令部。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阶级基础,党的一大毫不犹豫地把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并且制定了这样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针的、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那是顺理成章,完全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整个阶级的意志的。党的二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就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完整了?

写到这里,我们前面提出的:“共产党究竟是一种什么政党?”这几个问题: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政党?2、90年前怎么会产生出中国共产党来?3、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4、中国共产党是由什么力量组成的?谁需要的?为谁服务的?可以说已经基本答复了。



《讲话》是在庆祝建党90周年,那就不止于党的一大、二大了。那么,二大以后党的几十年又是怎样革命过来的呢?

要知道,从1921年党一大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几十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阐明的关于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党的基本原理,始终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理论基础;党一大、二大所制定的纲领,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特别是毛泽东。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既一贯遵循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把基本原理同客观世界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

下面我们就把毛泽东在党内几十年间的所言所行,作一简略的介绍:毛泽东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和革命实践,以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分析世界和中国实际,认识社会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通过他的全部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包括农民阶级、全体劳动人民、革命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通过《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等巨著,论定了“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整个中国革命是包含着两重任务的。这就是说,中国革命是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在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样两重任务的。”“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须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见《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在批驳“毕其功于一役”的空想时说:“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一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根据革命的实际进度,辩证地作出决策,指导革命。关于两个革命阶段,何时应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过渡,也是从实际出发的。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社会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增强,并包含着对资本家私有制和农民小私有制的初步改造。”(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

这方面,毛泽东在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右倾观点时讲得最生动:“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这是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正因为此,在建国以后,民族资产阶级搞“五毒”,毛泽东发动了“五反”运动,并在1952年6月,“五反”即将结束的时候,明确论定“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更因为此,毛泽东于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亲自作了完整的文字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毛泽东建议“……,将过渡时期的起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这是……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政治条件的新变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以后,贯彻总路线的首要之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也就是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家就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是统揽全局,抓住重点。一方面集中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农业合作化问题,以大量典型经验为依据,通过辩论,分清是非,大力推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到来。另一方面,他学习苏联经验,对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于1956年发表了他的创造性著作《论十大关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正当此时,苏共20大以赫鲁晓夫为首的修正主义集团以反斯大林为突破口,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了一个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恶浪。毛泽东坚定地站马列主义的原则立场上,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的大批判,进行了十年论战,为坚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与此同时,毛泽东发表了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光辉著作。他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对两类矛盾的正确处理作出了论述。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还指出:“在我国,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在所有制方面说来,已经基本完成,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余还是存在,资产阶级还是存在,小资产阶级刚刚在改造。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毛泽东的这些论断,为中国共产党此后的斗争揭开了新的篇章。

到那时,我国已胜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政治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取得伟大胜利,全国人民的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更有利于动员人民群众起来加快进行经济建设。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由毛泽东集中党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发展中却出现了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等偏错。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初步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主要领导。

毛泽东亲自下去调查,派出得力干部下去调查,接连召开中央领导人会议,做出决定,大力纠错,直至1962年在北京召开七千人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发扬民主,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制定调整决策,为克服困难,争取形势好转打开了局面。

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是真诚而深刻的。他作了自我批评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毛泽东着重讲了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先是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里面得到成绩,有了胜利,又翻了斤斗,碰了钉子,有了成功和失败的比较,然后才有可能逐步地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或者比较完全的认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主动了,比较自由了,就变成比较聪明一些的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这时候我们是一些蠢人。最近几年我们不是干过许多蠢事吗?”

毛泽东的伟大就在这里:他在失败和错误面前不仅勇于承认,勇于改正,并且从最深刻之处来总结经验教训,领导全党从错误这份反面教材中得到教益,提高起来,变坏事为好事。

与此同时,毛泽东经过实践,从国际和国内的形势中,更深刻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存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同复辟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于是他在1962年中央在北戴河的工作会议和在北京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力排众议,提出讨论阶级斗争问题。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究竟还存在不存在阶级、阶级斗争?”“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老干部要好好研究,要在中层干部、基层干部、特别是青年人中进行教育,我们必须从现在就讲起,年年讲,月月讲,开一次中央全会就讲,开一次大会就讲,使全党提高警惕,使我们有一条比较清醒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

毛泽东在经他反复修改和最后审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中写道:“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者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在人民中,还有一些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他们人数不多,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几,但一有机会,就企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阐明了的一条历史规律,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种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曲折的、时起时伏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这种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国外帝国主义的压力和国内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思想的社会根源。在对国内外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同时,我们必须及时警惕和坚决反对党内各种机会主义的思想倾向。”

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从“反修防修”的战略出发,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场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但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实践过程中,领导思想不一致,使毛泽东感到仍然不能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他下大决心逐步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亲自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波澜壮阔,天摇地动,艰难曲折,直到毛泽东逝世还没有完成,而被彻底否定告终!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间,对浙江省一篇《一批干部参加劳动的材料》作了重要批示说:“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现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不然的话,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干部则不闻不问,有许多人甚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被敌人腐蚀侵袭,分化瓦解,拉出去,打进来,许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被敌人软硬兼施,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多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请同志们想一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情景啊!”

我们上面最最简略地记录的毛泽东一生,他在党内的几十年,正是他千辛万苦,呕心沥血,高瞻远瞩,慷慨搏斗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一生。还应专门指出的是,他在整个革命斗争中还对共产党本身的建设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导师,不愧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正因为有了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才成为光荣、伟大、正确的党,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是毛泽东本人才受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和有识之士所尊重和景仰;甚至站在敌对立场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们的政治家、思想家、谋士、元帅、总统的钦服。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讲话”。从“讲话”开头这部分中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而这个大事变是“中华民族”的;“踏上了”“壮丽征程”,这个征程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经过了90年,现在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中国”,有了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3亿中国人民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是要“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就是“要解决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但是什么“先进理论”?

“讲话”没有说;“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但是,什么“先进社会力量”?“讲话”也没有说;“讲话”说:“中国共产党是应运而生”。但是,什么叫“应运而生”?也没有说;“讲话”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历史发展必然会产出中国共产党来?也没有说;说“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在救亡图存中顽强求索怎么会求索出中国共产党来?也没有说。”

“讲话”是在讲中国共产党的90年,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的关于共产党的基本原理,如:“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主义的特征……,……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等等,等等,在《讲话》中却不着一字。

同样,“讲话”中对《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记载的:布尔什维克“一九一二年召集的普拉加党代表会议”中讲的“……布尔什维克面前还摆着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首先是要在同孟什维克实行决裂后建立一个新的政党,即建立一个根本与西欧普通社会民主党不同,不容有机会主义份子插足,而能引导无产阶级争取政权的新式的政党。”“……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即新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亦即对机会主义取不调和态度,对资产阶级取革命态度,团结坚强,组织统一,主张社会革命,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党。”

一九一七年,列宁提出了“有名的……《四月提纲》,”“列宁要求抛弃‘肮脏衬衣’即放弃‘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列宁提议要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称呼自己的党那样称呼布尔什维克党为共产党。这个名称从科学方面说是正确的,因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最终极目的是要达到共产主义……”《讲话》对列宁要把布尔什维克定名为共产党的决策也不着一字。

《讲话》更令人奇怪的是,连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纲领关于:“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实际上制定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即党的最高纲领。等等的内容,也都不着一字。好像党在建立之初作出的奠定中国共产党本质的纲领没有出现过似地!

至于党几十年来、特别是毛泽东几十年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领导全党、全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人进行的革命斗争,更是无影无踪了!

这当然不是无意的疏忽。事实是“讲话”把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本质、党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完全抛弃了。“讲话”声称中国共产党的90年,“踏上”的仅仅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征程”;今后也就是由13亿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事实是“讲话”把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篡改成为13亿人的全民的民族主义政党了。凡政党都有阶级性,既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民族主义政党也就是资产阶级政党。这样做是典型的修正主义。

此事体大,希望中共中央慎重对待。加以改正。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szjccc (2011-8-30 13:49:20)

中国共产党众多领导人,在没有毛泽东的日子里,就没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既有水平问题,也有人格问题!

东言明 (2011-8-30 14:08:58)

他们就是修正主义。

fxsh (2011-8-30 14:25:15)

说得对。怪不得茅于轼说胡总不信共产主义。

老工人2006 (2011-8-30 14:30:04)

其实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2009年通钢工人阶级粉碎官僚资本集团即建龙集团对大型国有企业通钢集团的吞并,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反对私有化改革政治舞台的这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他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是他并没有改变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侵略的阴影仍然笼罩在神洲大地,人民仍然生活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因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所以他的革命是不彻底的是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的现代史应该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2009年通钢工人阶级粉碎官僚资本集团即建龙集团对大型国有企业通钢集团的吞并为划界,而且应该以三个三十年为界碑,即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的三十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取消阶级斗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三十年为毛泽东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1978年取消阶级斗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9年通钢工人阶级粉碎官僚资本集团即建龙集团对大型国有企业通钢集团的吞并前的三十年为那个死不改悔走资派的私有化改革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五四运动的旗帜并不是科学和民主,而是具有鲜明阶级斗争色彩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他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是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助产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一切条件。毛泽东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和科学论断上的.抽去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和科学论断就是抽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这恰恰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私有化改革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最最无耻的理论准备,从此开创了一个欺骗忽悠人民,靠强权政治加谎言疯狂窃取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横行霸道时代。

lhchuan0918 (2011-8-30 15:01:33)

已经修正主义了!

mianxiangweilai (2011-8-30 15:30:06)

茅于轼的“不见得相信……”不是空穴来风,对茅于轼的“不相信”不置可否,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源,建党性质、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基本历史、基本历史经验以及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不进行客观如实地总结,对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和革命目标不进行切合实际地恰当评价,离开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来谈论党的事业,把中国共产党这个无产阶级政党混同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族复兴党,只讲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是与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的历史实际严重不符的。怎么叫“一脉相承”,什么叫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和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目标,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到底是什么?如果忘记这些,丢弃这些,我们会倒退到哪里去,是不是要和资产阶级政党同流合污?等等……。这可都不是小问题,而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大问题,丝毫不能含糊与模糊。人民在阶级社会都是划分为阶级的,而且人民的主体是劳动人民,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顽固维护剥削阶级剥削统治秩序压迫剥削人民的势力历来是不属于人民而属于人民对立面的。人民的解放归根到底就是劳动人民的解放,是人民反剥削反压迫革命斗争的结果,回避人民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斗争,回避人民的阶级属性,尤其是回避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这一革命阶级的属性和她领导的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剥削反压迫属性来谈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富裕,是不能科学准确地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及其历史征程的。如果中国共产党仅仅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那她与以往剥削阶级政党甚至与那些曾经使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而达到历史鼎盛时期(“和谐盛世”)的有为地主阶级开明“势力集团”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yun111 (2011-8-30 16:09:41)

韩老下功夫发表了这一杰作,拜读后很受教益。关于那个什么人的“重要讲话”,很抱歉,我没有看。可以说从1978年搞什么“理论大讨论”起,至今未看过一篇“重要讲话”,没看过一篇《红旗》杂志(后改为“求是”、“求实”)和《人民日报》等大报纸的文章。我实在不想损害自己的大脑了,中国古语云:眼不见为净。但看了不少书和小报,看了《毛泽东旗帜网》、《乌有之乡网》等进步网站的文章。前段时间徐飞同志也花不少精力对某人“重要讲话”下功夫作了批注。我只是劝他好好保重身体,少费那个神。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前几天报纸上议论某地开会,不少与会者打瞌睡……。我写了一短文:《瞌睡打得好》,文中最后我说:“这些年人们都充分领教了那些“重要讲话”的水平。坦率讲,凭他们这些年的讲话水平、办事能力,如果在毛泽东时代,当个副县长都不够格(注:这还是破格夸大讲的),还扯谈什么‘创新马列’”。好几位读者对这句话表示赞同而发表了评语。我虽没有看那个“重要讲话”,但从互联网上许多评论文章,我主观认为那是篇为大树特树自己的“创新理论”而取得的“辉煌成就”造的舆论。所以我给予的评论就是鲁迅先生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一个人到了不知廉耻的地步,韩老啊,你对他还有什么办法?
韩老下了功夫,发表了一篇好文章,不仅拜读了,还下载留着慢慢细读、消化。
恽仁祥

底层百姓呐喊 (2011-8-30 16:30:00)

什么“共产党”?除了名称设变外,其它全部变质了,成为地地道道的修正主义。然而还要打着这个旗号忽悠世人,不讲道德,不讲诚信,没有操守,遑论治国?可笑之极矣!

横扫妖氛 (2011-8-30 16:40:18)

中国共产党众多领导人,在没有毛泽东的日子里,就没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既有水平问题,也有人格问题!
fjq9536 - 2011/8/30 18:17:0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让子弹飞 - 2011/8/30 19:44:00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吗?天下人都知道,中央会不知道?
西边的太阳 - 2011/8/31 8:54:00
90大寿?怎么计算出来的?

毛主席最反对做寿了!
眼看宇宙和世界 - 2011/8/31 12:11:00
:D
某些宵小之辈每时每刻"孜孜不倦"地把毛主席搞成无害的神像.:@
每一个人言行和思想都世界观所支配,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决定什么样方法论.那些资产世界观和唯心史观的人又怎能理解毛主席的思想呢?
依葫芦画瓢而已啊.真是让啼笑皆非啊.:D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西雅:中国共产党90大寿需要弄清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