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 - 2011/6/28 16:21:00
张角:马列毛主义者的“破”与“立”
我们的祖国早就在三十多年前就沦陷了。我们现在没有什么祖国。未来的革命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其在中国表现为“反修反复辟”这一特殊性。我们的祖国就是被当今中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一般资产阶级所颠覆的,所要要光复祖国只能是整个的打倒中国的资产阶级。
由于“反修反复辟”这一特殊性,规定未来的革命呈现出崭新的特性:
1. 动员之广,波及之深,口号之新,都是前所未有。
资产阶级已经自己造就了掘墓人,他们自己的媒体也在报道着这些人群:贫二代,蚁族,“被消失”的中产阶级,单骑返乡的“新民工”,“新工人”。
新一代的,成长于复辟年代的无产阶级,中下层小资产阶级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是配角而是主角。他们还没有适宜展开台词,这需要马列毛主义者予以灌输。
旧台词不能表现最新最美的壮剧。
2. “民族主义”的思路落后于革命形势
我们将来要搞的是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场从中国爆发的世界革命。将彻底改写人类历史,埋葬黑暗时代。中国要成为世界革命的兵工厂。经过了世界革命,全世界就统一了,整个地球也将成为一个模范星球(在宇宙的尺度里)。我们是以“马克思+秦始皇”的办法实现“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并废除之,废除“民族国家”。“天下一统日,家祭告毛翁”。
将来中国只是这个“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你把它当作“中央革命根据地”来理解,从这个字面上来理解中国,那倒是没问题的。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祖国,是全世界进步人类的祖国,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宏伟蓝图,“民族复兴”“民族崛起”这些土掉渣的烂口号还是不要提的好。
民族主义不是普适性的,而共产主义,马列毛主义却是普适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是最后的斗争,翻过这一页,人类就走出了史前史。
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其实也有“三统”的问题,巴黎公社的“统”;十月革命的“统”;文革的“统”;这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世界革命连续“统”。
3. 马列毛主义者的理论储备与科学预见指导整个革命
有破就有立。一方面自以为是的泛左翼在那里自创理论,另一方面马列毛主义者观察并发现了很多新问题,有待予以科学的阐释。
3.1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辩证发展
十九世纪《共产党宣言》里提出了“工人无祖国”的国际主义原则,二十世纪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对这一原则作了扬弃,这是第一个“否定”,列宁直接启发了有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的社会性质的学说,直接启发了毛主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说。现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则处于该原则第二个扬弃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的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跃进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成为整个世界上最文明最先进的社会形态,其后经历了反革命政变又变成一个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社会形态又不同于其他垄断资本主义,有其特殊性。这个政权的腐朽与反动为世界之最,为了反对它,我们必须立场鲜明地站在国际主义立场上。一丝一毫的退却都是为改良主义留后门。
马列毛主义者要敢于同国际上的泛左翼斗一斗。比如依附理论。依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以拉美泛左翼学者为主的学术潮流,它基本上是关于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利的国际关系的障碍,及其发展道路的一些看法。又比如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这些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欧美在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的决定力量,然后二十一世纪的真实历史图景是美帝的相对削弱,中修的相对上升。在国际泛左翼的理论里面全然没有对中修反动性的估量。体现出他们钻在象牙塔里做学问不问世事的落后性。
能够准确描述中修反动性的理论只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只有毛主席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人民战争以世界农村包围世界城市的学说。而要贯彻这些学说,前提就是要贯彻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
3.2 中国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性
历史地来看,中国是复辟后的资本主义政权,而中修则可能是修正主义政党里维持复辟状态最长的一个政党。苏联从苏共二十大起到解体经历了35年,苏修就分崩离析了。从目前看中修比苏修有着更娴熟的执政能力与更绵延的腐朽生命力。
我们来解释下上面这张图。我们前文说过马列毛主义者的“三统”问题:巴黎公社的“统”;十月革命的“统”;文革的“统”。
巴黎公社尝试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虽然失败了,但为“十月革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十月革命”是从帝国主义国家里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特殊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成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但是其后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后,倒退到一种十分畸形的垄断资本主义类型,即市场调节的机制极不发达,这种类型的垄断资本主义非常脆弱,是一种不稳定态,很快就崩溃了。
中国革命首先一个特殊性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特殊是由文革引起的。毛主席发动文革是为了防止中国复辟成苏修那种垄断资本主义,结果中国复辟的结果果然没有成为苏修那种垄断资本主义,而是复辟成极具特色的中修独创的,相对呈现稳定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市场调节机制臣服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意志,但又极其发达,它不是罗斯福式的新政调节,而是接近于德国法西斯的统制经济。正如毛主席所预言的那样,“走资派上台就是法西斯上台”。
目前揭示出中修这种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将是马列毛主义者的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分歧必然存在下去,这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中国革命的出路在于马列毛主义者坚持原则,首先是国际主义原则,然后是坚持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对于泛左翼的错误路线作坚决的斗争,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到中修反动派的个性,以及一切反动派的共性,制定出符合实际的革命方略,赢得革命的胜利。
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事物的内部斗争,矛盾论又指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取得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首先就是要战胜泛左翼的干扰。同时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必然是要首先战胜中修。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对于当前纷繁复杂的矛盾,我们认为从“确立国际主义原则反对民族主义”这个角度来与泛左翼作坚决的斗争将是现实针对性最强的。实践证明,这个角度也是他们对我们恶毒攻击最多的。我们认为以“反修反复辟”的旗帜来揭开新一轮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是最恰当的,因为我们严格估量了中修的特殊性,我们的事业将是文革的继续。
[ 本帖最后由 列兵甲 于 2010-4-18 23: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