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 - 2011/6/18 16:47:00
毛泽东在文革初期为什么十分乐观
发布: 2011-6-18 15:54 | 作者: 六月雪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85 | 回复: 0
按语:这是帮一位老同志代发的文章,这位老同志今年84岁了,我认为他是目前中国党史研究方面尤其文革史研究方面最具权威的专家。他的研究、他在党史尤其文革史方面的突破性发现,是揭开文革神秘面纱,揭穿一些人篡改历史的罪恶目的,解析、贯通真实、完整的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革命史,他的突破性发现是今天对我们毛左派最具价值、最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贡献。他的革命经历、他丰厚的学养本身就是一部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历史。现转发这位老同志的文章抛砖引玉,看引起的反映及效果,后面一系列文章会接连不断地发出来,以飨大家。
毛泽东在文革初期为什么十分乐观
作者 蒋理
毛泽东在文革初期为什么十分乐观?!又为什么没有实现?且差距那样大?!这应该成为文革和文革史研究的突破口。
笔者最近发现了一个很大、很让人费解又让人关注的问题。可以成为文革和文革史研究的突破口。或可以找出文革十年从发动到失败的原因,现提出请给以关注,并找出答案。
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至十二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八届十一中全会,于八月八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又于十二日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在十二日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及随后一个时期的讲话。对文革的设想都十分乐观。如闭幕会上讲:第一,“九大”可在明年的(即1967年)“一个适当的时候召开”。第二,“对犯错误的同志总是要给他出路,要准许改正错误,不要认为别人犯了错误,就不许他改正错误。”此后,在九月十四日对刘少奇《在北京各工作组领导干部会议上的检讨提纲(草案)》写了如下的批语:“少奇同志:基本上写的很好,很严肃。特别后半段更好。建议以草案形式印发政治局、书记处、工作组(领导干部)、北京市委、中央文化小组各同志讨论一下,提出意见,可能有些收获,然后酌加修改,再作报告,可能稳正一些,请酌定。”显然是要刘过关。第三,闭幕会上还说:“对于(《十六条》)究竟这个决定能不能实行还是要靠我们在座的与不在座的各级领导去做。”到了十月二十五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更是对参加会议的同志讲:“无非是犯了一些错误,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呀?路线错误,改了就是了。谁人要打到你们呀?我是不要打到你们的。我看红卫兵也不一定要打到你们。”“你们过不了关,我也着急呀。时间太短,可以原谅,不是存心要犯路线错误,有的人讲,是糊里糊涂犯的。也不能完全怪刘少奇同志、邓**同志。他们两个同志犯错误也有原因。过去中央第一线没有领导好。时间太短,对新问题没有精神准备,政治思想工作没有做好。所以,这一次又做了十七天。我看,以后会好一些。”殷切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哪有丝毫“打到”的影子呀?第四,毛泽东曾乐观的估计文革到一九六七年一月就可以结束了,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又说:“总而言之,这个运动才五个月。可能要搞两个五个月,或者还要多一点时间。那个时候还会有新的经验,还要总结。”
上述表明:毛泽东文革初期是十分乐观的。为什么?正如他在闭幕会上说的“这次可能比过去好一些,一是因为过去没有这样公开的决定,现在有了《十六条》决定,二是“这次有组织保证”。他说“这回组织有新改变,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以及常委的调整,就保证了中央这个决定以及公报的实行。” 这里所说组织的保证就是五月二十三日关于组织的五个决定,及八月十二日的调整具体如下:五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五项决定:停止彭、罗、陆、杨书记处书记及后补书记的职务,撤销彭真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及常委的职务和陆定一中央宣传部部长职务,调陶铸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并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调叶剑英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并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以及李雪峰兼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
随后于十二日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批准五月二十三日的五项决定,并改组中央领导机构,补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六人: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补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三人:李雪峰、宋任穷、谢富治。选举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十一人:毛、林、周、陶、陈、康、刘、朱、李、陈。补选中央书记处书记二人:谢富治、刘宁一。全会没有选举主席和副主席,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的副主席职务以后均未再提,林列为第二,成了毛的接班人。
毛泽东如此乐观自信,他认为可以按《十六条》实行下去,完成斗批改,能够结束。但是,情况出人意外,第一,“九大”在一九六七年没开成推迟到一九六九年开后,文革也没有胜利结束。第二,刘少奇没保住最终还是被打倒了。不过罪名不是走资派而是叛徒、内奸、工贼。第三,中央工作会议后,各地区各部门并没有一呼百应按《十六条》把文革搞下去,而是停滞不前,陷于混乱。一九六七年一月终于爆发了上海夺权的一月风暴,各省市自治区都陷于夺权斗争,原有当权派,除潘复生夺权外,纷纷被打倒,潘复生最终也未站住。第四,文革不但一年多未结束,反而延续了十年。动乱十年毛泽东至死也没宣布结束。
这是为什么呢?
以下可以说明一点问题:
是李达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九日,武汉大学校长李达被打成武汉大学“三家村黑头目”,戴上“叛徒”、“地主分子”的帽子,并被开除党籍(李达重新入党,毛泽东是介绍人)。七月十九李给毛写信要求解救他,毛于八月十日见信后写了批语:“陶铸同志阅后,转任重同志酌处。毛泽东,八月十日。”然而十四天后,八月二十四李达却被迫害至死?这说明什么?为什么毛泽东连李达都保护不了?陶铸政治局常委,王任重为中央文革副组长,到底起了什么保证作用呢?显然,毛泽东的乐观自信被文革的阻力压倒了!但是,这阻力到底在哪里呢?为什么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也没有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