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者 - 2011/5/12 16:21:00
网友来稿:浅论现代无产阶级专政
2011-05-11 11:15:47 作者:马门列夫 来源: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浏览次数:26 网友评论 2 条
承认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承认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马列毛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水岭。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原则的基本总结,无产阶级专政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苏维埃联盟的革命灵魂,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毛泽东领导伟大中国革命和发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国家精神。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列毛主义的精髓,它是阶级的专政的最后的国家,它是民主即国家的最后的形式,它是通往彻底的民主的最后的民主,当彻底的民主实现的时候,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消亡的时候。
为什么要提出现代无产阶级专政呢?因为当今世界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从追求资本利润为主的资本生产力进入追求满足人民广泛丰富的需要为主的知识信息生产力的时代,从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和在文化上处于弱势的传统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帝国主义最后阶段的霸权主义和掌握了知识信息技术的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现代无产阶级专政就提上了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日程,社会主义初级计划经济就要上升为成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了,初级的公有制生产方式就要上升为成熟的公有制的生产方式了,初级的无产阶级专政就要上升为成熟的现代无产阶级专政了。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最大多数人的民主
有人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就是对少数坏人的专政,其实,无产阶级专政的最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最大多数人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还是多数人的民主是一切剥削阶级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本质区别。
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国家都是镇压少数坏人的,也就是犯法的人,但“坏人”的标准,因阶级的不同而不同,在奴隶制社会里,压迫奴隶的奴隶主都是‘好人’,逃亡奴隶都是“坏人”,反抗和造反的奴隶都是‘坏人’;在封建社会里,压迫剥削农民的地主都是‘好人’,抗租抗税的农民是‘坏人’,起义造反的农民是‘坏人’;在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社会里,压迫剥削工人的资本家都是‘好人’,反抗压迫剥削罢工情愿造反的工人是‘坏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人民大众是主人是好人,反对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敌人是坏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95%是好人,5%的‘地富反坏右’‘走资当权派’是坏人。
历史上的国家都是组织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少数人利益的专政,奴隶制国家维护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的社会秩序;封建制国家维护地主阶级压迫剥削农民的社会秩序;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国家无论如何标榜民主,表面上是全民大选,但本质上却是金钱民主,本质上是维护资本家阶级压迫剥削工人阶级的社会秩序的。
组织少数人民主专政的国家,主要的是组织国家机关,任用国家官吏和组织军队,这就使有组织的少数人具有了控制无组织的多数人的力量。
组织多数人的民主,为什么比组织少数人的民主还难?难就难在传统国家观念的顽固上,资产阶级法权的现实存在上,习惯势力的顽强上,剥削阶级思想影响和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仍然有力量上。
显然组织多数人的民主,完全不应该“利用现成的国家机器”,而“必须把它打碎”,也就是恩格斯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要解放思想就要从旧的国家观念即“原来意义上的国家”观念中解放出来,也要从旧的“民主”即超阶级民主观念中解放出来。
列宁说,多数人的民主不是从少数人的民主的“日益扩大”中和平地“发展”的,而是“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说,两种民主的转换是一个质变过程,革命过程,而不是‘民主日益扩大的进程’。
组织多数人的民主,巴黎公社是第一次尝试,资产阶级不允许,失败了。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建立的工农代表苏维埃的多数人民主形式,成功了,其主要经验是:有明确的马列主义思想指导,有坚强的党的领导,有广泛的人民发动,有强有力的人民武装。但是,70年后又被瓦解了,其主要教训是:修正主义从内部的破坏,改变了指导思想,共产党变质,国家和军队也跟着变质,人民又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伟大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多数人民主形式,成功了,我国的民主当然有我国的特点,但经验和教训与苏联极其类似,说明存在一种共同的规律。那就是,组织多数人民主离不开马列毛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革命的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民的普遍发动,离不开马列主义的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离不开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和防范。
修正主义破坏多数人的民主,首先就是告别革命,用一个官僚主义的党来取代革命的共产党,把无产阶级专政蜕变为党的官僚专政,列宁为此曾经设想过扩大工会的权力,党领导工会,由工会组织国家,工会成为党组织和国家之间的缓冲环节,以免严密的党的组织形式直接与国家结合,影响国家多数人民主的性质,造成国家的官僚主义向党组织渗透,党组织的严密性又强化国家的官僚主义的恶性循环,但这一设想没有付诸实践。
毛泽东发动文化革命,把群众组织起来,各地群众组织普遍分成了两派,文化大革命这种分派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党内有派”的客观规律,而且,从马列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来看,群众分派也未必就是坏事,如果保留下来,形成党领导下的两派群众组织民主竞选执政,比西方的两党制民主要真实得多,优越得多。有两派的公开存在,就使隐蔽的路线斗争有了公开的形式,正确路线会受到有组织的监督,错误路线会受到有组织地批判,通过竞选而结束错误路线(“左”或右)的执政。群众组织作为党和国家的中间缓冲环节,更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监督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党领导人民开展同官僚主义的无情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允许有反对党(多党合作是参政党,是一种统一战线形式,是统一战线,不构成反对党),但不等于不可以有党领导下的“造反派”,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有造修正主义的反,造官僚主义的反的需要。有“造反派”的群众组织做党和国家的中间缓冲环节,也可以阻隔国家官僚主义向党的渗透,可以确保党的革命的政治路线的领导。党的中央主要是领导党的军队,党管干部主要是向群众组织推荐干部,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的领导,对群众选举的领导人有审批权。党组织对基层单位的领导主要是思想工作的领导,党不直接组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把组织政权的工作下放给群众组织,使专政确保群众专政的性质。群众组织“组阁”不能取代群众运动,群众运动由党发动和组织,党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群众组织要积极组织和参与群众运动,而不能对抗群众运动,群众组织有独立的活动,但不能同党闹独立性。有原则的斗争都是公开的斗争,明确执行“三要三不要的原则”(要马列主义不要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阴谋诡计)。
群众执政组织和监督执政组织的长期合法存在和竞选执政,并用宪法规定下来,就能使任何人都无法剥夺无产阶级的执政权和领导权,使无产阶级专政真正成为无产阶级的群众专政,又确保了党在政治路线和思想上的领导,党不是直接成为执政党(而是成为执政派和督政派的领导党),而是永远保持革命的领导党的无产阶级本色,确保国家不会蜕变为官僚的专政。
总之,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组织多数人的民主有着广阔的天地。是所谓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所不能比拟的。在知识经济革命时代的今天,广泛兴起的网络民主又是多数人民主的极好的时代形式,应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组织的重要内容,通过网络民主直接沟通国家和人民的联系,充分发挥人民监督的作用。网络上的左右之争是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必然反映,多数人民主的有形的斗争和无形的斗争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多数人的民主,更有利于对国家官僚主义的制约。网络文化革命应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专政的经常形式。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的电子政府的建设,可以极大减少官吏的任用,也有利于同官僚主义的斗争,有利于多数人的民主。从本质上讲,任何剥削阶级少数人的民主实际上都是离不开官僚的,只有多数人民主才是官僚主义真正的天敌,才能从根本上开展彻底根除官僚主义的斗争。
知识经济在经济上的发展和多数人民主在政治上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甚至是互为条件的。知识经济越发展,越有利于多数人民主的发展,同样,多数人民主越发展,也越利于社会主义知识经济革命的发展。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逐步根除资产阶级修正主义产生的土壤,根除官僚主义产生的土壤。
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知识对劳动阶级的武装,从而,传统的无产阶级将上升为现代无产阶级即知识劳动阶级,农民阶级将跨越式转化为知识劳动阶级,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将转化为知识劳动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劳动群众占领上层建筑提供了知识条件,为实现真正多数人民主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毛泽东说无产阶级的管理权言论权是最根本的权利,否则,无产阶级的一切权利就没有保障。无产阶级用知识武装起来,有又团结的武器,又有多数人的力量,多数人民主就是不可动摇的了。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两个层次
无产阶级专政有两个层次,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层次,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是第二个层次。从共产党绝不与其他政党分掌政权的意义上,党的领导就是党的专政,或曰‘一党专政’。这是理直气壮的,毫无输理的地方!但是共产党的领导不能取代无产阶级专政,更不能对无产阶级实行强制!共产党只能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引导和说服无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不能强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如何如何,在人民还没有觉悟到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的时候,就必须等待人民的觉悟,而不是越厨代庖。
列宁是辩证法大师,既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共产党的领导,又强调党的领导不能取代无产阶级专政。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根本不懂阶级分析和辩证法,要么是用党的领导取代无产阶级专政,实际必然使共产党蜕变为资产阶级政党,也就等于同时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要么只承认无产阶级专政,而不承认有一个核心——共产党的领导,结果,没有核心的‘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必然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瓦解!
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在正确政治路线下是最能维护无产阶级人民利益的,但是一旦修正主义篡权,也是最能办坏事的。刀子割了手,我们不能怨刀子快,只能怨操作错。修正主义伤害无产阶级人民利益,也不能怨无产阶级专政的的刀子快,只能怨修正主义路线错!办法不是什么‘法治’,不是什么‘党政分开’,更不是什么‘多党制’,也不是什么‘大众民主’,等等。办法只能是开展积极的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只要持续开展这样的斗争,党就有持续的生命力,这种斗争停止了,党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当然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民主形式也可以探索,以有利于无产阶级同修正主义的斗争为原则,以强化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特别是党内新生资产阶级的专政为原则。比如可以探索共产党领导下的两派群众组织民主竞选执政的形式,既保证了群众的‘结社自由’并进入政权组织,又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不变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共产党的领导,变化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个层次,既加强群众组织对政权的监督,不至于把无产阶级专政变成僵死的官僚机构,也不动摇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阶级性。
国家通常情况下是一个阶级的专政,几个阶级的联合专政只能是短暂的过渡。奴隶社会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专政,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专政,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通常是是一个阶级专政的机关,而不是两个阶级专政的机关。
比如,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就只能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在推翻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只能建立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而不可能建立别的阶级的统治,只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可能建立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因为农民阶级越来越沦落到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去,成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从资产阶级专政也要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这一角度而言,地主阶级也是被专政的对象,从社会地位的角度而言,地主阶级可以不是被压迫阶级,但不会改变国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马克思在国家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运用的阶级斗争学说,必然导致承认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即承认不与任何人分掌而直接凭借群众武装力量的政权。
所谓阶级专政,就是某一个阶级不与别的阶级分掌的政权。
但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并不是说对其他一切阶级专政,而是团结一切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一切被团结的阶级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对人民是民主的,只有对敌对阶级才实行专政。因此无产阶级专政也可以叫人民民主专政,但并不因此否定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
不仅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而且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人民继续革命改造社会直到实现共产主义,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专政,而不能是几个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马克思对所谓的“人民国家”“自由的人民国家”是持批判态度的。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本来对抗性的矛盾也可以采取非对抗性的办法解决。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不能不是专政的对象。专政有广义的专政和狭义的专政,狭义的专政是专政机关的专政,当然对守法的资本家不能实行专政;广义的专政是阶级的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的统治。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一点也不意味着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合专政。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农民阶级只有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才能不断改造自己最后也解放自己。离开工人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是没有前途的。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人民可以包括守法的资产阶级,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可以包括守法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范围是人民,但国家的性质不是“人民专政”。人民的范围和无产阶级专政并不矛盾。只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才理解不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人人都需要改造,对资产阶级的改造是充满你死我活的斗争的,是属于广义专政范围的。毛泽东特别指出,两种改造是性质不同的。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人民共和国的生命
党的路线是党的生命,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和人民共和国的生命,党内民主和国家民主不能混为一谈。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显然,政治路线是第一位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一切,因此,民主不是党的生命,党的政治路线才是党的生命。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因此,不是超阶级的民主,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才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命。只有特指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才能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不讲无产阶级专政而讲“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是毫无意义的,就是对人民的欺骗。
党内民主是方法和作风问题,解决的是民主和集中的关系问题;国家民主是阶级民主,解决的是民主和专政的关系问题。列宁说,民主就是国家,国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不是一回事情。
恩格斯说,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国家了。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切国家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即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剥削阶级的国家,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意义完全不同的国家了。
混淆了两种国家,两种民主,就说不清国家,说不清民主。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决不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而是资本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仍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
党内民主和国家民主的性质不同,党内民主的任何内容都不能成为国家民主的示范,更谈不上成为推进国家民主的重点。基层民主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层政权,决不仅仅是一个选举权,监督权,而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主人公地位在基层的落实。至于改变人民代表大会制,直选行政首长,更不能成为国家民主的试点,更何谈重点?国家民主的重点永远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是军队,是国家机器,是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是党的领导地位,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国家民主的重点永远不可能是在党内。
修正主义只承认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只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然而,毛主席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革命的路程还很长,工作更艰巨,更伟大。无产阶级解放的革命事业是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世界大同的伟大事业,岂能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因此,所谓‘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不对的,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才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生命。
修正主义只讲民主,只讲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而不讲社会主义革命,其实社会主义革命是回避不了的。
在经济上,历史上的不同的社会形态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变化都是生产方式的突变质变;在政治上,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阶级关系,不同的阶级关系决定不同的政治民主,因此,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变化都是阶级民主即阶级的国家的突变质变。是不断地变更民主的阶级性,而不是“不断地增加人民的民主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就是现代奴隶,在市场里,工人的地位是劳动力商品地位,在生产领域,工人就是资本家的奴隶,不比奴隶的“权利”多一丝一毫。
修正主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讲民生是非常荒谬的。民主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解决的是无产阶级政治地位问题,民生即经济问题显然是从属于政治的,没有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就没有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不讲无产阶级专政,用抽象民主替换无产阶级专政,就丧失了人民生活的根本保证,那样的“民主”决不是和民生相辅相成,反而是尖锐对立的。
四,网络民主是现代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民主和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没有无产阶级民主的提升就没有无产阶级对敌对势力的专政。因为专政不得不采取国家的形式,而国家往往容易为官僚所控制,使无产阶级的民主丧失干净。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民主为无产阶级民主提供了极好的形式。当知识经济充分发展为成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信息媒体的主体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电子政府极大的限制了国家官僚的作用;电子货币结算使金融真正成为无产阶级手里的工具,而不会专门为富人服务,也极大的堵塞了官僚贪污的可能,使物流的统一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从而根本上改造商业,因此能够根本上消亡和结束无政府主义的市场经济,使竞赛只限于生产领域。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网络民主使无产阶级民主得以极大的提升。只有在这个时候,无产阶级才能真正管理国家,管理军队,使无产阶级的国家真正发挥对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职能。
在网络上,各种观点可以自由表达,所以网络民主实际上表现为意识形态上的阶级斗争,这种斗争在网络上是掩盖不住的,这正是网络民主的好处。无产阶级不只是靠人多势众,而是凭借无产阶级的真理的优势,所向披靡地扫除一切旧阶级的思想残余。这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
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和政治的领导,党员在各级组织中生活,都应该是网络斗争的先锋,而不是去谋求升官发财,名利地位。党必须领导国家和军队,但党的领导是在毛主义指导下的执政和统军,而不是单纯党组织上的执政和统军,更不是最高领导人的执政和统军。在党,国家,军队之上,绝对是无产阶级的意志,党,国家,军队都自觉服从这一意志。党的组织领导,对国家的领导,对军队的领导都只是党的领导的一个方面,都必须服从于党的毛主义路线的领导。
在阶级斗争中,统一战线永远是我们的一个法宝。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在网络上,不同认识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展开辩论,这是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同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思想和一切非马反毛的思想的斗争是思想领域里的敌我斗争,但在现实中并不把一时说错话的有错误认识的同志当作敌人,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济政治上的统一战线是把主要矛头对准腐败分子和少数顽固的修正主义头子和顽固资产阶级右派,其他人都是可以团结的力量,只是要和各种错误思想开展积极的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而不是无原则的团结。这种斗争要以理服人,以利改造,有所节制,叫做有理有利有节。
党的思想政治领导,社会主义知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是灵魂,是第一位的。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是社会主义知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的领导,没有党的思想政治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知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社会主义知识经济建设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就会瓦解,党的领导也会蜕变。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的主要策略手段,没有它,无产阶级就会势单力薄。无产阶级特别要注意团结和改造知识分子,使其转化为知识劳动阶级的一部分,但无产阶级必须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不要让那些知识分子自由个人主义的言论扰乱了我们的阵线,更不能让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篡夺了领导权。社会主义的知识劳动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就是争夺知识分子的斗争。
五,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阶级专政下的知识劳动阶级革命是世界知识劳动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世界知识劳动阶级革命的重要呼应力量。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霸权主义),共同的目标(知识劳动阶级专政),共同的任务(改造和团结知识分子,改造国家,改造经济,改造文化)。
知识劳动阶级是现代无产阶级,知识劳动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继续,知识劳动阶级专政是成熟的无产阶级专政。
知识劳动阶级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任务就是用暴力革命砸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国家机器即战争机器,建立知识劳动阶级的专政,并在知识劳动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开展反修防修的文化革命的继续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知识经济。
知识劳动阶级革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任务就是领导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长期武装斗争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推翻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驱逐帝国主义势力,不失时机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转上知识劳动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劳动阶级革命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知识经济,反对完全市场经济;并且实现如下重大的历史转变:
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初级社会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知识经济;传统无产阶级转变为知识劳动阶级;农民阶级跨越式地转变为知识劳动阶级;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转变为知识劳动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无产阶级专政转变为知识劳动阶级专政,知识劳动阶级建立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统治。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不过是由公开的存在变成了隐蔽的存在。社会主义不是阶级斗争的终结,而是在另一种形式下的继续,斗争的结局或者是社会受到革命的改造,或者是社会主义的垮台,无产阶级重新沦为奴隶。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之所以还是无产阶级是因为它只把社会财富收归社会所有,而并不收归为无产阶级所有。它的目标仍然和国际无产阶级目标相一致。资产阶级情况则比较复杂。原先的资产阶级的财产已经被剥夺了,那末,资产阶级在哪里呢? 有人说只在一定范围里存在,比如:被剥夺了的资产阶级人还在,心不死;小生产和个体经济的存在是资产阶级产生的土壤;还有少数侵吞公有资产而产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样看来,资产阶级的人数和能量已经不是很大了,是不可能动摇无产阶级专政的。苏联的演变证明,这样的阶级分析和阶级估量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的。资产阶级复辟的能量还很大,而且这很大的能量不在上述的范围之内,而是在党内。
应该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社会里的资产阶级和估量两大阶级的力量对比呢?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特别是在党内,坚定的站在人民一边,才能算是无产阶级,一旦脱离群众,就很容易事实上滑向资产阶级一边。那些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只想谋私,不想奉献的就是资产阶级的预备队,其中的很多个人,不能说就是资产阶级,就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这些“个人”不能当做敌人看待,但作为一股力量,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预备队很厉害,它结成层层关系网,毫无疑问的就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不要认为它不可能组织成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而行动,它实际上正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带领着资产阶级的行动。据在苏联调查,同意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不是普通群众,正是那些党内官僚。当他们得势时,在他们所控制或影响的范围内,无产阶级人微言轻,力量是很微弱和很受压抑的。
苏联共产党不是被别的党派打垮的,而是被党内的反党势力搞垮的。苏联资本主义复辟前,资产阶级已在党内——在党内已经形成一个脱离群众的高薪阶层。它已不是个别贪污腐败分子的问题,而是形成了一股反党势力。苏联的历史表明,在修正主义路线指导下,党内确会滋生一股反党势力。共产党内存在“富裕”党员,是党的一大心腹隐患,它是令人忧虑的党内“贵族”。解决腐败问题,不能只限于一个一个案件的查处,而是要积极开展同党内官僚化倾向、贵族化倾向的斗争,同修正主义路线和党内资产阶级的斗争。
分析社会主义的事物,一定要看到事物的两重性。国家既有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面,又有资产阶级法权的一面;市场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面,又有容易被资产阶级利用的一面;党的干部既有党的骨干的一面,又有容易被资产阶级法权腐蚀的一面;党既有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面,又有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一面。有些人觉得奇怪,那是他不懂得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两重性的事物,是一个不定型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谁战胜谁的斗争中,往往无产阶级未必占有优势。在具有崇高威望的马克思主义领袖的领导下的继续革命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一般情况是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艰难的搏弈,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艰难的搏弈。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知识劳动阶级革命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大革命,革命的基本依靠力量是正在转上知识劳动阶级的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知识经济和建立知识劳动阶级的专政,这一建立过程是在文化革命中的转变过程。
网络民主和网络斗争是文化革命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是知识劳动阶级专政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网络阵地是知识劳动阶级革命的发源地和根据地。网络是虚拟的,形式是虚拟的,但斗争是真实的。马列毛主义就是知识劳动革命的旗帜。毛泽东的躯体不在了,但毛泽东的精神领导永在,谁也推翻不了,谁也代替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领导就是毛泽东主义的领导。毛泽东的精神领导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领导。
六,文化革命和无产阶级世界文化革命
历史上的新兴阶级的文化革命一般是在新兴阶级夺取政权之前,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文化革命实质上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文化革命,革命对象就是奴隶主贵族的仁义礼文化,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做了舆论和理论的准备。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革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革命对象是封建主的等级尊卑文化,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做了舆论和理论的准备。由于剥削阶级的文化有相通之处,因此,中国儒教文化摇身一变就可以成为封建的统治文化,资产阶级资本世袭文化本质上也与封建世袭文化没有什么区别,资本主义的“平等”“自由”“博爱”的虚伪之处正在与它是由金钱多少决定的等级尊卑。
广义上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应该是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开始的,马列毛主义就是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辉煌成果,马列毛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文化的灵魂。
但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真正广泛深入地开展却只能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即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反修防修的继续革命,由于剥削阶级文化的根深蒂固,由于剥削阶级文化摇身一变成为集封资修于一身的修正主义,冒充社会主义文化而遏制无产阶级文化的生长,即使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很难开展起来。
苏联和中国虽然广泛贯彻了马列主义理论,但在苏联基本上没有发动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在中国,毛泽东之所以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这样几个原因:1,国际上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破坏,抛弃马列主义,竟然和霸权主义勾结起来阻挠世界革命!2,国内刘邓修正主义路线贯彻一条17年的文艺黑线,对抗毛主义路线。3,批判武训传批判唯心主义的“红楼梦研究”,毛主席说,并未引起多大注意,戏剧舞台还是被帝王将相统治着,教育学术界还是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统治。4,党内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严重地滋生出来。由于这一切,不发动文化革命就不能广泛教育群众,不发动文化革命就不能打倒党内资产阶级,就不能有效反修防修,就不能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就不能使世界革命挣脱修正主义文化的侵害!
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终于找到了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决裂”的革命的形式和途径,它被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革命的文化对象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特别是修正主义,政治对象重点是党内资产阶级,即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当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进入霸权主义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霸权主义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生产力在世界发展的严重的桎梏,资本赢利空间越来越被巨大的金融泡沫所压缩,资本的生命力越来越枯竭。传统无产阶级将提升为用知识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掌握文化,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场文化大革命必将是无产阶级文化同资产阶级文化特别是修正主义文化的激烈的艰难的较量。
无产阶级革命从内容上说是没有国界的,但如果说无产阶级政治革命从形式上说不能没有国界的话,那么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没有国界的,网络上的文化革命必然超出国界,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革命!我们中国左派网友就是21世纪无产阶级世界文化革命的革命元勋!不仅今天的世界文化革命是没有国界的,而且历史上的文化革命除了地理阻隔之外从来就是没有国界的,春秋战国的文化革命有国界吗?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革命有国界吗?没有国界是文化革命的特点,特别是今天互联网上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特点!
无产阶级文化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全过程的灵魂和方向!特别是要打倒修正主义,不进行深入的反复的批判,仅仅夺取政权就能打倒修正主义吗?修正主义是变化多端的白骨精,只有金箍棒没有火眼金睛能行吗?难道马列毛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不就是革命的火眼金睛吗?难道互联网上的第二次文化革命不是二次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内容吗?
如果说过去的革命还不显得文化理论的斗争的特别重要,还基本上是辅助性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在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已经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今天,变化多端的修正主义成为革命的凶恶的敌人的今天,文化理论的斗争难道不是提升了它的重要性,成为具有决定意义了吗?
七,在知识信息技术下探索现代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实践,毛泽东是进行了艰难探索的。毛泽东提出的课题,怎样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现代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探索,而且进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实践探索。毛泽东试图用文革的办法来解决反修防修的问题,他的设想是全面地,自下而上地揭露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黑暗面,基本的实施技术是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市场经济只是加速地球资源的消耗,却不能够更有计划地维护地球资源。未来的计划经济——知识经济是解决资源匮乏的光明大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只能使知识经济生长出来,但却限制着知识经济的充分发育,就象封建社会可以长出资本主义但却压抑和限制资本主义一样。按照马克思原来的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可以立即实行计划经济。从现在的世界情况来看,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完全可以立即实行计划经济,即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知识经济。但在早期革命中,第三世界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要先有一段初级的计划经济以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然后还要通过社会主义知识经济革命再转上社会主义知识经济,即崭新的成熟的计划经济。
过去的提法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现代无产阶级专政还要考虑打碎国家边界,代之以苏维埃区域联盟的世界知识劳动阶级专政。但世界革命只能通过国内革命来实现,特别是一些主要国家的国内革命的胜利,必将极大推动波澜壮阔的世界革命。资产阶级的国家是最自私的,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顽固的堡垒,是世界知识劳动阶级集中打击的目标。霸权主义的世界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后秩序。
生产手段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以往的工具只是人的手的延伸,而计算机的诞生导致人脑的延伸,互联网的诞生导致人的嘴的延伸。正象蒸汽机预示了工业革命一样,计算机和互联网则预示了知识经济革命。资本主义时代最大的财富是资本,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财富是知识,信息,在生产经济领域里知识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超过资本,知识将代替资本成为主要生产资源,就象当年资本代替土地成为主要生产资源那样。资本本性是自私贪婪和扩张性的,它决定了资本家的自私,贪婪和扩张性;知识的本性是公有,共享和传播性,它决定了知识劳动阶级的最大公无私和最广泛的联合。资本的扩张总是带来两极分化和广大底层人民和落后国家人民的屈辱;而知识越广泛的传播,越为最大多数人共享,资源越节省,成本越低,普遍社会收益越大。
已经存在过的计划经济都不是建立在大型数据库的计算机技术上的。如果大型数据库技术能够用在未来的互联网加数据库的技术上,有可能会产生全新的完全民主化的计划经济。有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撑,无所不包的社会经济计划和普遍的民主监督才成为可能,到那时侯,高度计划经济和普遍民主监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毛泽东所希望的无产阶级真正管理国家才能够实现。但这种全新的社会决不会仅仅凭着科技的发展由资本主义和平生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