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 - 2011/3/18 10:19:00
对“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几点认识
作者:乱云劲松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4502 更新时间:2011-2-12
1979年春中国发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到今年已有32年了。这场持续了短短两个星期的战争,对中国人造成的心灵的伤痕、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影响、对中国军队发展造成的冲击,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认真总结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必要。
一、 战争的起因。
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当时中国官方声称的是“打击地区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它的前提是越南大量驱赶华侨,制造边界冲突,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实际是这样吗?
当时的世界形势是冷战格局,美苏两大集团对峙。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美苏形成三足鼎力的局面。中国反对苏联修正主义,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坚持正义,维护和平,大力支持第三世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帝、反殖的革命斗争。
苏联虽然是修正主义,但是与美国相比仍然有更多社会主义色彩。毛泽东即反对苏修,又反对美帝,而没有倒向两者任何一方,形成中美苏大三角,毛泽东与苏联打的珍宝岛战役与美国打的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相比,规模要小很多。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心目当中,中国享有崇高威望。中国和越南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国父胡志明的最早革命活动,就是发端于中国。中国支持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帮助越南最终战胜法、美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和越南的友谊是在反帝斗争中培育、发展、壮大的,是用鲜血凝成的,是“同志加兄弟”。这一切在毛主席逝世后发生了逆转,中国的外交迅速从第三世界转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迅速冷却,迫不及待的从阿尔巴尼亚撤资、撤专家,对越南也大大降低了热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既交好中国,由不得罪与苏联。但是,由于中国主动降低中越关系,越南也就不买中国的帐了,不听中国的招呼,听命于苏联,居然大举入侵柬埔寨,摧毁中国一手扶持的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
这是其一。更主要的是,一种发自骨子里,不言而喻的原因。
当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
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架空并最终彻底铲除了华国锋的势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被否定、毛主席本人及毛泽东思想被大泼污水。中国的内政外交随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为了讨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宣誓和社会主义阵营决裂、宣誓和西方惧怕的毛泽东思想决裂、为了在中国开辟一条资本主义的道路,作为“奠基礼”------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要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宣告了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那么,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枪声,则宣告了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的开始。
中国替西方打响了向社会主义阵营发动攻击的第一枪。
这是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主要原因。
二、战争的惨败。
当时中国出动二十万大军,从云南、广西两个方面向越南发动了在抗美援朝后最大规模的对外作战。中国的本意是,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横扫越南北部,直逼河内城下。没想到越南充分利用从中国所学的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全民皆兵,顽强抵抗。以其边防部队和地方公安、民兵武装,凭借越北山区山高林密的天险,给中国军队以大量的杀伤,短短两个星期中国军队便伤亡八万多人。中国军队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向越南纵深推进了四十多公里。在全球一片谴责声和苏联参战的威胁下,中国草草收兵。越南军队席卷而来,收复被战领土。令人汗颜的是,中国出动的是正规的精锐部队,而越南参战的正规部队较少。中国“围魏救赵”吸引越南王牌部队从柬埔寨回援的军事目的没有达到。
中国陆军在世界以骁勇善战著称。无论抗日战争,还是国共内战,人民解放军以弱胜强,创造了一个个战争奇迹。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更是锐不可挡,打得美帝国主义落花流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打得印军溃不成军。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我军不畏强敌,痛击苏联霸权主义,这一切精彩篇章,昭示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然而,在这场战争中,却伤亡巨大,以惨败而告终,在世界人民面前,颜面尽失,国威、军威扫地。这不能不说是我军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
三、战争的性质。
战争有两种,一种是正义的战争,一种是非正义的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它的建军原则是“党指挥枪”,他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的任务是“对内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对外抵抗侵略,保卫国家领土安全”,毛泽东思想是它的灵魂,是它战胜敌人的法宝。它诞生于南昌城头,它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推翻腐朽的蒋介石政权;它打击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它抵抗外敌对我领土的蚕食侵占,对印对苏自卫反击。它一直站在正义的一方,为正义而战。在正义之战中,它士气高昂,英勇善战,无往而不胜。而对越作战中替西方出头,充当向社会主义阵营开战的急先锋和打手,侵略别人,这场战争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在当局的蒙蔽下,尽管包括许世友、杨得志这样的元勋披挂上阵,广大官兵浴血奋战,我军还是落了个惨败的下场。
四、战争的影响。
自卫反击出国作战结束后,中国军队撤回国内,越军又重新占领了中越边境一带,对中国构成直接威胁。当年中印边界之战,毛主席说一战可确保三十年和平,结果真的如此。但是,中越之战打了两个星期后,并没有能教训越南,越南反而变本加厉,和中国打了十年边界战争。其中,老山、法卡山、者阴山等战斗之惨烈,在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仅老山一战,中国军队就阵亡900多人,整个中越战争,中国不但没沾一点便宜,反而被困扰了十年,严重干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同志加兄弟打成了仇敌,以致给美国围堵中国造成了可乘之机。更有甚者,越南和东南亚诸国,看透了中国当局虚弱的本质,有恃无恐的占领了中国的南沙诸岛,成为当今中国的心头之患。
中越之战的非正义性,开了我军作战的恶例,降低了我军将士的士气,减弱了战斗力,背离了我军宗旨,毁坏了我军威武之师、正义之师的形象。
中越之战的惨败,暴漏了我军的弱点,降低了国威、军威,间接的助长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嚣张气焰,助长了台独势力的蔓延。
更主要的是,中越之战使西方看到了中国卖身求荣的可怜相。以此为标志,中国急不可耐的投入了西方的怀抱,得到了西方一点可怜的施舍。在国内,在思想政治上,推行去毛化,向“普世”价值靠拢,经济上开始私有化进程。结果酿成1989年春的一场大灾难,差一点葬送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后话)。总之,一句话,中越之战是当权者用几万条年轻的生命,为在中国开辟足本主义道路祭旗。
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过去32年的今天,但愿当局和国人能很好地反思,能从中悟出点什么,以利于我们的军队和国家。
大树 - 2011/3/18 10:58:00
总而言之,对越战争,是中国投靠西方的分水岭。《水浒传》中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赵子龙 - 2011/3/18 18:24:00
说的没错,还是大树看的深邃。
可悲的是1986年中越边境的【者阴山】之战,一直打到1988年,牺牲了多少工农子弟出身的战士啊!就在前年中越边境勘界的时候---卖国的汉奸却把【者阴山】送给了越南。
难怪被南海那些小国看不起-----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