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泰 - 2014/8/22 8:22:00
告全世界工人阶级书
彭 刚
本著发表前说明:
本著的写作是在全世界资产阶级得意忘形工人阶级茫然失措的整个人类社会全面走向反动的现实背景下开笔的,这一环境就决定了作者写作心情的悲愤沉痛和对未来的深深思索。在今天这个“压迫自愿剥削有理”的世界,作者写作目的有四点:1、以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学术的角度探索人类社会遵循客观规律本当体现出的真正发展道路是什么?2、在世界范围内对整个左翼理论界思想进行全面彻底的统合,以期在新视角下开创左翼理论新局面。3、为底层劳动人民摆脱压迫奴役提供革命的理论支撑,且这一理论支撑同时还必须与客观规律决定下的人类社会变动走向相契合。4、纠正人们对一些基本概念似是而非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实现在科学规范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夯实政治学理论的体系基石。
本著是在容忍资本法权存在的前提下基于公平原则探究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生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有别于马克思依据劳动价值论提出的剩余价值而提出了剩余利润。无论资产阶级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今天提出的都是一种通吃理论,要么认为利润当全归资本家所有,要么认为利润当全归工人所有。作者基于公平原则逻辑得出利润分割理论,即推导出资本家必须把剥削工人的剩余利润——总利润中的一部分归还给工人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得出一个新社会制度——平等合作社会的必然诞生。
本著全书58万字,以谋求工人阶级解放为主线,又不完全局限于谈论工人阶级,还涉及到其他一些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包括阶级、剥削、自由以及公平正义等在内的纯学术理论问题,并为共产主义给予正名式诠释。由于某种现实原因,本著节选发表,望各位读者理解。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工人阶级的资本权利
一 一个例子
二 人人权利平等乃宇宙之天则
三 平等合作社会
四 制度是资产阶级牟取财富的唯一源泉
五 “能力”——制度下的产物
第二章 劳动力——一件被讹诈的商品
一 对人的异化——劳动力商品化
二 契约——一副讹诈工人阶级的绞索
三 非商品的商品
第三章 工人的资本“价格”
第四章 制度——财富增减的魔杖
一 自封的“神圣”
二 制度剩余与制度校正
三 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终点
四 工人阶级的强租权
五 工人阶级的三项权利
第五章 资本的专制
一 法律的阶级性
二 工厂——一座无围墙的监狱
三 资本专制的封建性
第六章 劳动者的风险
第七章 工人的红利计算
一 一般条件下工人红利计算公式
二 强租条件下工人红利计算公式
第八章 剩余利润与剩余利润率
一 剩余利润
二 剩余利润率
第九章 资本的图利依据与资本的系统盈利
一 资本的图利依据
二 资本的系统盈利
第十章 平等合作制下的工者有其股
一 工人的权利与责任
二 工人的股本确定
三 公司的组织架构
四 监事会
五 职工代表大会
第十一章 公司盈利、亏损对工人、资本家股本结构变化的影响
第十二章 工人阶级的过去和今天
一 18世纪欧洲工人阶级的悲惨与反抗
二 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三 共运的失败与贫富分化加剧
四 一种模糊劳资界限的新招法——职工持股
五 美国工人阶级的境遇
六 特色下的中国工人阶级
(一) 民众的涣散与堕落
(二) 被边缘化下岗工人的痛苦挣扎
(三) 砧板上的中国工人
(四) 基尼系数的瑕疵
(五) 公平与效率
(六) 贫富分化——资本主义制度永无自解的死结
(七) 工人的草料钱
(八) 污染——用劳动为死亡买单
(九) 矿洞=地狱
七 全泰一,一个闪光的名字
八 怎么办?
第十三章 阶级与阶级斗争
一 什么是阶级?
二 阶层
三 阶级的广义概念
四 阶级的性质烈度
五 阶级斗争
六 公平与正义
第十四章 谁是工人阶级?
一 工人阶级定义
二 生产力发展下的工人阶级构成的变化
第十五章 反抗决定生产关系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 生产关系的变化与生产力无关
三 生产力落后不是可奴役的理由
第十六章 觉醒,西方工人阶级的出路
一 金边囚笼里的小鸟
二 西方左翼政党的蜕变
三 资本设计笼子
第十七章 劳资“合作”——资产阶级的蒙汗药
一 平等——合作的政治基础
二 雇佣契约——用“合作”包装下的奴役
第十八章 雇佣制对科技进步的异化
一 资本对科技的绑架
二 科技进步的目的
三 制度成本
四 五•一烈士不朽
第十九章 剥削
一 剥削的定义
二 剥削的三种形态
三 剥削烈度级差和剥削感受强度
第二十章 “工人阶级先锋队”对工人阶级的背叛
一 国企性质的蜕变
二 伪社会主义的实质——特权
三 苏东共产党垮台的必然性
四 寻租
五 工者有其股——工人阶级的唯一抉择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与所有制形式
一 社会主义由来
二 阶级专政与政党专政
三 封建民主与资本民主
四 全民所有制——没有资本法权的所有制形式
第二十二章 工人阶级与民主
一 民主的阶级性
二 一个笑话——“言论自由”
三 资本下的民主——无法改变的循环死结
第二十三章 论自由
一 自由→均衡法则
二 自由主义,一个被错误解读成个人自由的概念
三 变革的法则
四 从宇宙观视角再论正义
第二十四章 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结构
一 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
二 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图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原则
一 我们需要给定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吗?
二 实现社会主义原则必备的几个前提要件
第二十六章 共产主义不是梦
一 谬解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 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 相对共产主义
第二十七章 罢工权——工人阶级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
一 没有罢工权的中国工人阶级
二 沃尔玛的罪恶
三 罢工若死,革命当立
第二十八章 工人阶级的理论困局
一 被玩弄并困惑着的工人阶级
二 工人阶级彷徨中的希望——平合主义
三 权力,决定一切的魔杖
第二十九章 西方经济学——资产阶级的卫道士
一 一门掺杂私货的“学问”
二 屁股决定脑袋的“经济学家”们
第三十章 知识精英的堕落——对正义的反叛
一 知识精英——资本家的天然兄弟
二 知识精英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情结
三 差异——一种剥夺下的产物
四 知识,你何时能为良知服务?
第三十一章 差异下的不公——对弱者的剥夺
一 差异不能成为可以不平等的理由
二 不作为的政府与被抛弃的“贱民”
三 健康的两极分化
四 休息的两极分化
五 制度改变命运
第三十二章 统治阶级瓦解革命的思想工具——非暴力主义
一 甘地的虚伪与无耻
二 统治者钢刀卷刃下的胜利——光荣革命
三 废墟上的“非暴力”抗争
四 非暴力剥夺剥夺者——一个反逻辑的思维
第三十三章 革命与改良
一 改良——威迫下的妥协
二 残酷的阶级斗争
三 弱者必须遵循强者逻辑
四 启蒙与欺骗的较量
五 理与力是利益回索的两把利剑
六 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
七 互奴与链奴
八 革命与改良——历史车轮的助推器与刹车片
第三十四章 底层的污垢——流氓无产阶级
一 共产主义者的高尚情操
二 流氓无产阶级的极右特征
三 决定人行为发生的四大因素
第三十五章 工人阶级实现工者有其股路线图
一 一个无奈的过程
二 路线图
第三十六章 工人无祖国
一 德国纺织工人的“爱国”
二 爱,不会在仇恨中产生
三 爱国即爱制度
四 虚伪的“爱国者”们
五 中国农民的“爱国”
六 地域、血缘、宗教、文化的相同性不是产生爱的基础
七 君主,民主,自主
八 统治者的“爱国”权术
九 爱国主义——统治阶级的遮羞布
第三十七章 如何争得我们的权利?
一 学习,觉醒,传播,组织,行动
二 革命经费的筹措
三 军人以服从良知为天职
四 平合主义者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不公制度
五 革命,是工人阶级回索自己当得权利的唯一选择
六 平合主义,一个工人阶级新理论诞生
七 战斗,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结束语
一 起来,苦难的工人阶级
二 我绝不停步
国际歌(现代版)
导言
十九世纪《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工人阶级为了摆脱奴役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经历了一场场波澜壮阔伟大斗争的风雨洗礼,这一过程中既有艰辛坎坷的罢工维权,更有武装斗争的暴力反抗。从英国工人阶级诉求十小时工作日的抗争到美国芝加哥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战斗,从巴黎公社的枪响到十月革命的炮声,无不镌刻着一部部工人阶级为争取自由平等改善生存状态而抗争的惊心动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工人阶级的斗争史就是一部用血和泪书写的控诉史。虽然经过工人阶级一场场可歌可泣的奋起抗争,资产阶级为避免自己的剥削制度在工人阶级摧古拉朽的革命风暴中崩溃瓦解不得不被迫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步以降低革命的压力,但是这些以缓解阶级矛盾为目的的改良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奴役压迫的政治处境。工人阶级仅仅在生活质量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由科技进步和反抗斗争双重因素作用下的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地位关系——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质的关系没有发生任何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变化。双方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己多彼少的零和关系决定了这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纠结矛盾是不可调和尖锐对立的敌我矛盾。这一现状的产生不是由他们各自的自然状态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导致它们这种奴役与被奴役政治关系形成的由占领上层建筑的资产阶级构建的制度——资本雇佣制度,它不可能随着工人阶级生活质量的量的变化而改变。只要制度不变,奴役剥削关系就不能变。根子在制度,在资本主义雇佣制度上,它是一切奴役剥削存在的总根源。
另外我们还看到,伴随着工人阶级风起云涌的暴烈抗争,世界上诞生了一批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的似乎属于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我们很快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之后,即使工人阶级身处这样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其所体现的政治经济地位也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改变。工人阶级事实上仍处于各种冠冕堂皇宣传口号包装下的被欺骗愚弄之中。整个国家政权并没有真正由工人阶级所掌握而是被官僚特权阶级所控制。马克思主义已不是作为维护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基础,而成为了官僚特权阶级获得统治法统的专政依据。他们撇开工人阶级谈马克思主义,撇开剥削谈社会主义,抽象空洞而非具体实在的在象牙塔里论述马克思主义,貌似马克思主义是一与现实脱节的“纯理论”的招牌式东西,是一与工人阶级无关的意识形态。根本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核——维护工人阶级正当权利表达出来甚至走到了它的反面,工人阶级在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竟成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掩护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治下的最弱势群体。由此工人阶级对这样的“社会主义”日渐失望,当某些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异化成官僚特权阶级国家时更强化了工人阶级对“社会主义”的离心倾向。特别是中国改革、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受到广泛质疑,更深化了这一趋势,整个世界处于资产阶级得意忘形的癫狂喧嚣声中。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失败使得世界工人运动从轰轰烈烈的鼎盛时期悲凉的步入低谷。低潮现状的发生虽然有实践者异化因素导致的结果,但是这种无一例外的全面性失败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已到了必须进行重新审视的时候了。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合乎理性)。” 【1】既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失败这一现实,就必然存在导致这一失败的逻辑理由。这一点必须正视,无须回避,也无法回避。不找出原因,修正其内在的致命缺陷,任何再一次盲目固执的重复实践,其结果还是失败。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社会的实践失败,与其说是实践的失败,倒不如说是理论的失败。很显然,当这一唯一能够为全世界工人阶级伸张正义的理论出现危机时,整个工人阶级也顿时陷入了迷茫失措的失向状态,此时工人阶级极易被资产阶级诱入能够确保资本主义雇佣制度万代永存的改良主义泥潭,从而使工人阶级转而诉求在资本主义雇佣制框架下对工人阶级的福利改善而不是对制度本身进行一次革命性改造。由此,工人阶级的被压迫被剥削的政治经济地位将永世不变。
怎么办?面对为工人阶级主持公道的理论空心化现实工人阶级该怎么办?变化了的世界政经格局使得迷茫中的工人阶级重又处在了选向的十字路口上,面临着新的反思和出路选择,是抱守已被证明失败的成为历史的旧理论,还是坠入资产阶级预设的改良主义陷阱?答案都是否定的,工人阶级不应在已被事实验证了的再也无法拯救工人阶级的旧理论上抱守残缺使自己陷入绝境,更不应响应工人阶级的敌人——资产阶级别有用心的召唤滑向改良主义泥潭。而今天的现状是,前进没有方向,徘徊任人宰割。工人阶级的出路在哪里?工人阶级的未来又在哪里?这是摆在当下工人阶级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很显然,未来工人阶级的出路只能是:在扬弃以往旧理论的基础上,以严谨的逻辑思维、科学的论证方法、公正的价值理念、人性的伦理道德为依归开辟第三条道路——创建一富有时代特征充满活力的真正维护工人阶级正当利益并能够为工人阶级带来崭新未来的新理论。严酷的现实和挫折的历史告诉今天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已无退路,只有向前,并以全新的理论为依据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它是二十一世纪面临严峻形势的工人阶级不可动摇的唯一选择。“没有哪一次巨大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 【2】在平合主义即将统领世界的今天,是到了该补偿的时候了。时代需要一个新马克思出现,但绝不是历史的重复。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变革无不是在一新理论创设下推动的结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不可能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存在。列宁、毛泽东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运动具体实践中的伟大探索者。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伟大的工人阶级思想家——马克思的起始,就不会有随之而来的工人阶级行动领袖——列宁、毛泽东的出现。在工人阶级正当利益的争取已失去理论支撑的今天,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寻觅能够领导工人阶级战斗抗争的工人阶级行动领袖,而是要找寻能够为工人阶级创设代表他们正当利益的新理论的工人阶级思想家。工人阶级只要有了过硬的新思想武器,再在杰出组织者的领导下定能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
任何理论的创建都必须以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前提。也就是说,这一理论必须能够体现人人权利平等的文明社会的价值理念。平等,是公平的价值内核,它是指导我们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文明基础。离开了平等,任何社会准则的正当性都无从谈起,自由也变得毫无意义,必然形成压迫。人的权利平等是全方位的,它既包含人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教育权利,更包含人的政治权利。撇开平等谈权利只能导致奴役的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的邪恶性正体现在这里,它用(雇佣)制度人为的剥夺掉工人阶级本当也应享有的与资产阶级一样的权利,从而造成事实上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权利不平等的发生并为资产阶级奴役工人阶级创造条件。故而我们说,构建平等社会就必须从砸碎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入手,它是我们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不可回避的唯一途径。
《告全世界工人阶级书》的问世标志着为二十一世纪工人运动开创新局面的新理论诞生。由此工人阶级可以重塑自己,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它为全世界工人阶级在新环境、新视角下争取真正属于自己的正当权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为工人阶级在新世纪实现自我解放指明了方向,敲响了资本主义雇佣制的丧钟。它是向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号召书,是向全世界资产阶级的宣战书,是新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
【1】 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对任何事物,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存在并不等于其具有价值观上的必然正义性。黑格尔所提的合理是针对事物的客观必然性而非价值观上的正义性而言。
【2】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语。
【平合主义传播中心】(QQ群号239722774)。
本群是一严肃理性传播平合主义(平等合作主义)思想之时政网络平台,其宗旨就是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布平合主义思想之传播种子,为工人阶级摆脱奴役,为在全世界构建平合主义社会而不懈奋斗!
全世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锤子 - 2014/8/22 15:34:00
原文:
本著是在容忍资本法权存在的前提下基于公平原则探究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生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有别于马克思依据劳动价值论提出的剩余价值而提出了剩余利润。无论资产阶级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今天提出的都是一种通吃理论,要么认为利润当全归资本家所有,要么认为利润当全归工人所有。作者基于公平原则逻辑得出利润分割理论,即推导出资本家必须把剥削工人的剩余利润——总利润中的一部分归还给工人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得出一个新社会制度——平等合作社会的必然诞生。
-------------------------------------------------------------------------
楼主又在利润分配上打转转,今天又看到了普鲁东和拉萨尔,拉萨尔派从分配的“公平”性上比楼主更“坚决”。拉萨尔派在《哥达纲领》上这样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而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