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 - 2014/6/9 11:09:00
对“实践是建议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认识,应唯物辨证地分析认识。即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说白了就是即批判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与自发主义的错误倾向,又要批判理性主义即惟理论的错误倾向。
以下文字摘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哲学小词典之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经验主义 也叫经验论。它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地夸大经验的作用,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两种不同的经验论,即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在欧洲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有培根、霍布斯、洛克、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经验的内容是客观物质世界,一切知识都由经验产生。唯心主义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有贝克莱、休谟、康德等人。他们所说的经验都是主观自生的,否认客观物质世界是经验的来源和内容,从而否认世界的物质性。马赫主义者鼓吹心理经验决定物理经验,把经验看作是纯粹主观的东西,说它是世界的本质,这完全是贝克莱唯心主义经验论的翻版。马赫主义者利用经验这个字眼,耍弄花招,贩卖唯心主义黑货。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唯心主义经验论的流毒较广,如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都属于这一流派,是为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服务的反动工具。
唯物主义经验论,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对经验的了解是狭隘的,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内在联系,不懂得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认识的历史性、辩证性,因此,它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形式,它和教条主义一样,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主义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使人们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革命队伍中的经验主义者,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往往不能及时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容易上当受骗,甚至成为机会主义的俘虏。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毛主席说:“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毛泽东选集》一卷本776-777页)一切革命者都要自觉地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
唯理论 也叫理性主义,是一种片面夸大理性认识作用的学说。它不承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毛主席说:“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并进一步指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实践论》)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两种不同的唯理论,即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在欧洲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有笛卡儿、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他们把理性作为世界的本原,或者认为理性是离开感性而独立存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颠倒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客观事实。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他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出发,承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正确的。但他认为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这就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辩证性,不懂得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来源于感性。因此,唯物主义唯理论只有部分的真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萤火砾 - 2014/6/13 12:53:00
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认识客观真理(自然物质世界的一切客观规律)与改变(客观)世界的基础。
列宁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主观和客观相分离或者发展到两者相分裂,认识同时间相脱离,用行而上学的观点看待复杂的认识过程,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否认认识的辩证法,这都是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错误。
主观主义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形式。
教条主义是不丛实际出发,而从书本知识出发。它轻视实践中的感性经验,否认我们的认识只有从实践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出发,提高为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才能获得真正符合客观真理性的认识。这样它就割断了理性认识同实践、同感性认识的联系。在实践中,教条主义不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科学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真研究实际经验、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作为指导行动的指南,再在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这些理论;而是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科学真理当成僵死的教条,抽出个别词句和个别的结论与原理,不分具体条件地生搬硬套。
同教条主义相反,经验主义只承认局部经验而轻视理论的作用。经验主义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辨证法,它满足于一些直接经验的认识,不懂得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阶段是不能把握事物的扳指的。就是说,它不懂得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因此,经验主义不善于把感性经验提高到理性认识,轻视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轻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科学真理的革命理论的学习。它以个人的狭隘经验为满足,甚至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因而也不能具体地分析和解决具体矛盾。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虽然是从不同的两极发生的东西,但在思想方法的本质上,两者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科学真理的普遍原理和革命的具体实践分割开来,把片面的、局部的经验夸大为普遍的绝对的真理。两者的思想都不符合于客观的全面的实际情况。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必然结果是走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而两者在革命实践中必然表现为左右摇摆,甚至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对革命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华国峰御用文人炮制的“两个凡是”与邓小平御用文人炮制的“唯一论”的大PK的表现形式即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其两者的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科学真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科学真理对无产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社会实践的指导。从而在经过现在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资本主义的社会大实践来看,其华邓两个集团们的阶级实质即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代言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作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第一实践者;他们必然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教育与引导下,成为社会精神生产过程的第一实践者,他们也必然按着马克思主义(既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改变客观物质世界。
憨豆a - 2014/6/20 10:27:00
回顾下历史,看看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铁杆盟友刘少奇,其在新中国刚建立时候的一些话语,再结合30多年的现在中国改革开放资本主义的客观事实,就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年华国峰们的"凡是之徒们"和邓小平们的"唯一之徒们"的阶级实质了。
在新中国刚建立初,刘少奇就公开地赞扬资本主义进步和光荣,
他说了一些话:“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要发展资本主义剥削,这种剥削是进步的。”
“今天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但没有罪恶,而且有功劳”。
“劳动人民不是反对剥削,而是欢迎剥削。”
“如果资本家多了,剥削多了,那么,我们就越感到舒服。”
“工人的痛苦就是失业,就是怕没有人剥削,所以有人剥削比没有人剥削好。”
“工人要你剥削,不剥削人家就苦得很。”
“你们有本事多剥削,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剥削得越多,功劳越大,就越光荣。”
“资本家的剥削是有历史功绩的,这个功绩是永垂不朽的”。
“资本家先生!我请求你剥削一下吧!剥削我就有饭吃,老婆孩子就能活下去,如果不剥削,就不得了。”
他还主张 “长期保护富农经济”,提倡“四大自由”(即放高利贷自由、雇工自由、土地买卖自由、经营自由)。
主张大力发展“三马一犁一车式的农民”,发展富农经济。
“现在剥削是救人,不准剥削是教条主义,现在必须剥削,要欢迎剥削。关内难民到东北去,东北的富农剥削他,他就谢天谢地。”
“雇人劳动,不叫剥削,它增加了社会财富。”
还提出雇人耕种土地“没有限制”,“雇工种地是合法的,对群众也有好处”。声称“有剥削还可以做社会主义者。”“东北有一万富农党员也不怕。”
难怪毛泽东在文革后期不无忧虑地说,党内懂马克思主义的不多。如毛泽东们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不自觉地为如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华国峰汪东兴们(党内资产阶级)做了一回苦力即:打倒旧社会主宰者(国民党蒋介石们),自己(党内资产阶级)做新社会的主宰者。
而今现在中国左翼中那些打着所谓革命幌子、打着所谓爱毛主席支持文革幌子的如:“二次革命论”、“人民民主革命论”、“社会主义民主革命论”、“大众民主论”、“毛泽东的三大法宝革命论”、“社会主义宪政论”、“毛泽东人类第一人论”等等。
他们的阶级实质就是当年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华国峰汪东兴们(党内资产阶级)的现代衍变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