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头|论坛

首页 » 劳动者的解放 » 民族主义舞台 » 抗美援朝中的另类英雄
驴则成 - 2012/8/10 11:51:00
                                抗美援朝中的另类英雄  
                                      文摘自《成功》2008年第10期,作者  刘建勇
    
   核心提示:在著名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到的十分惨烈的松骨峰战斗牺牲的烈士中,就有近一半是湘西去的“土匪”。原47军139师政委晏福生曾说过:这 些湘西“土匪”特别能打仗,在部队减员较大的情况下,还专门到湘西招了一批“上过山”的“土匪”入朝补充到正规部队中去,使这些人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2006年11月27日至28日。沅陵。“湘西匪事”的另类口述。1938年。1951年。本报记者聆听了一段岁月流逝中几近湮没的往事——湘西“土匪”向政府缴枪投诚。很多这样的“土匪”走上了上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场。
    
    1949年到1951年,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区共关押土匪3.58万余人进行教育改造。其中1950年12月到1951年1月,在镇反运动中处决2万余人,其余1万多人随47军赴朝作战,有100多人立功受奖……(以上数据来源于湘西剿匪胜利纪念馆)
    
    在著名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到的十分惨烈的松骨峰战斗牺牲的烈士中,就有近一半是湘西去的“土匪”。原47军139师政委晏福生曾说过:这些湘西“土匪”特别能打仗,在部队减员较大的情况下,还专门到湘西招了一批“上过山”的“土匪”入朝补充到正规部队中去,使这些人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而此前的1938年,在浙江嘉善也曾出现过一支改编自湘西土匪的著名抗日军队……

我选送“土匪”上朝鲜战场

口述:杨先树(76岁) 地点:沅陵县史志办 时间:2006年11月28日上午11点
    
    “因为把他们送上了战场,很多‘土匪’把我当作恩人。”76岁的杨先树说。
    
    “你帮我选批土匪充军去”1950年4月,经过在湘西军政干部学校7个月的学习后(在学校里,我学过侦察、预审等),我被抽调到地方公安,任沅陵二区(乌宿区)人民政府公安特派员兼武装部副部长。
    
    1950年底剿匪基本结束。1951年三四月份,我调回公安局,上级让我到沙树流分管监狱。当时监狱里关了1047个土匪,该处决的处决后,还剩1000个左右。不记得具体是1951年哪月哪天,沅陵公安局局长刘松林找到我,给我交代任务:你帮我找批身体健康、罪恶不大的,准备充军去(开始是喊充军,后来改了,也喊参军)。
    
    我第一批选了百多个,送到火神庙(现在的沅陵拘留所)学习了3个月后,把他们送到驿码头。这一批送走后,又要选。后面又选了两批。经我手选了370多个。最后那批70多个送到北京后没继续入朝了——朝鲜战争已经结束。这70多人最后送到了北京清河农场。
    
    我选的人要符合这几个要求:罪恶小,没什么民愤,身体好,打仗方面有一技之长。

“未必会投降美国人,估计他民族感还是有的”
    
    选送的人中,有个叫向明清的,我对他印象很深。向明清是张平手下的一个机枪手、中队长,有7条人命(死在他手里),本来是要杀的。他个子高大,身体好。特别是,之前我和他有过“接触”。他是我和战友一起抓的,我晓得他是个很好的机枪手,人才难得。思来想去,始终觉得杀他不如把他送到朝鲜战场去。
    
    我跟局长讲:这个人民愤大是大,但到朝鲜去,未必会投降美国人,估计他民族感还是有的。局长考虑了几天,同意对他网开一面,让他去朝鲜戴罪立功。
    
    向明清也确实是个角色,到朝鲜战场作战非常勇敢,立了战功,取得了军籍。他后来是作为军人复员回来的。
    
    向明清复员回到县城后不敢回家,到公安局找我,说他手里以前有血债,怕回去有人找他报仇。我抽时间找了两个同事把他送回乌宿区灰溪乡(现二酉乡)田坳。专门召开群众大会,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后来人们原谅了他。

顶替土匪弟弟上朝鲜,当上了营长
    
    1950年冬天,有个二十五六岁的人来自首,说他是治平乡(以前属沅陵,现在属张家界永定区)的土匪某某某(我模模糊糊记得他姓张,具体什么名字我忘了)。这个人后来被送到了沙树流监狱。
    
    我看这个人样子蛮老实,不像他自首时说的那么坏,提审他,问他有没有血债。他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以前在哪里杀了哪个。我问他想不想去朝鲜打美国鬼子。他说想。我就把他也列入了名单。
    
    这个人后来是到朝鲜开生活会时才老实说清了他的真实身份:他不是土匪,他是顶替他的弟弟投诚的。原来,这人的确不是土匪。他母亲见他年纪大了,脸上又有麻子,没找到老婆,而他的土匪弟弟生得乖(漂亮),老婆孩子都有了,便让他顶替他弟弟向政府投诚。
    
    这个人1954年当了营长。回乡探亲时,他专门跑到沅陵公安局来感谢我。讲起过去的事情,他又是哭,又是笑,说他因祸得福。

我在朝鲜给志愿军搞饭菜 口述:孙家怀(96岁) 地点:沅陵县光荣院 时间:2006年11月27日12点
    
    96岁的孙家怀是沅陵县光荣院的重点保护对象。

杀了大队长去投诚
    
    刚解放的时候,我是张平部的副大队长兼中队长,我那个大队的大队长是张逊玉,整个大队有五六十个人。
    
    47军来剿匪,打我们。我们奉张平的命去打47军的一个连部,在一个山上碰到了。我看到他们一个炮一个炮地轰过来,不像国民党的部队只是打打做个样子,心想这样打下去死定了,就跟大队长讲:这样硬碰硬打下去,我们很快就会成为炮灰,我们要灵活点。大队长讲:你熟悉这边的地形,你讲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就撤了。
    
    回到小寨桐油坡,我跟大队长讲:看形势,我们一时逃不脱,不如装作投降,把烂枪缴上去,好枪埋在屋檐下,以后有机会再挖出来。大队长听我讲得有道理,就把大家喊到一起,把我的意思跟大家讲了一遍。然后就开始收枪。好枪全在我手里了,我就不怕了。我跟张逊玉讲:我要真的投降,你呢?张逊玉不肯真投降,我就把他和他的崽杀了。他崽也是土匪,两个人经常在一起。

怕被枪毙,主动要求去朝鲜
    
    投诚后,我被送到火神庙接受改造。这和我一开始想的不一样,我以为投诚就跟以前国民党招安一样,马上就会安排个职务。
    
    在火神庙,天天听政策,听受害老百姓的控诉。我以为要枪毙我。火神庙的领导安慰我:你放心,没你的事,你是带了五六十条枪过来的,是功臣。但我还是不放心。
    
    后来领导有一天集合我们,问:现在朝鲜打仗了,你们愿不愿意到朝鲜去?我第一个报了名。领导问我有什么特长,我说我会搞饭菜。领导说那你现在就搞一个看看,搞得好的话就去。我就到厨房炒了几个菜。领导吃了后,说:好!你就去朝鲜给志愿军搞饭菜吧。

看日头影子做饭
    
    我是第一批去朝鲜的“土匪”,记得在武汉的时候,林彪接见了我们,在动员大会上讲了话。我们第一批去的,都没有拿枪。有和我一样搞饭菜的,有抬担架的,等等。我们是随军服役。
    
    我先是在工程团,到朝鲜后编到24团1营。营长拿了个钟给我,问我认不认得钟。我是个文盲,认不得钟。我哄他:认得。营长就讲:认得钟就好,以后你就看钟做饭。我们这个营做饭的连我一起有12个,他们也是文盲,不认得钟。
    
    我以前做土匪的时候,做饭是我看日头影子安排的,弄惯了。日头到了哪里,我就晓得该要做饭了,到了哪里,我就知道要做菜了。
    
    日头影子不是蛮准,搞了几天,营长问我到底认不认得钟,我承认不认得,我是看到日头做饭的。营长说:狗日的,你还可以啊,晓得看日头,阴天呢?我说阴天也有一点点影子,我看得到。营长就放心了。
郑雁男 - 2012/8/10 18:07:00
以往的土匪,大多是穷苦人被逼无奈才上山当土匪的,也有一些是破落的封建地主和豪强。只有这些人和个别好吃懒作的人才死心踏地愿意去抢劫杀人放火的勾当。所以,这些土匪经过改造后,大部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罪恶并愿意重新做人,甚至还可以为革命立功。这只有在真正的共产党领导下能实现。历史上受招安的那些土匪,下山后也只是不再“打家劫舍”,但他们还是会帮助封剥削、压迫劳动者的建官僚欺们压劳动者的。例如,尽管晃盖和宋江领导下的梁山英雄与打家劫舍的土匪有所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劫富济贫,但受招安后,他们依然还是帮助封建统治者镇压方腊领导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
转帖这样的文章,是应该加个编者按说明的。而这位网友转帖的文章,大多没有加这样的按语。也许这位网友认为,大部分子网友都有识别良莠不的能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美援朝中的另类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