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头|论坛

首页 » 劳动者的解放 » 文革讨论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第三卷第七册(3)
水陆洲 - 2012/5/11 9:31:00
第三篇 文化大革命第二战役的伟大胜利
第七章  开展外交新局面
第三节  尼克松访华

一、文献资料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中美联合公报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自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陪同总统的有尼克松夫人、美国国务卿威廉•罗杰斯、总统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和其他美国官员。
尼克松总统于二月二十一日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访问中,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就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此外,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和外交部长姬鹏飞也以同样精神进行了会谈。
尼克松总统及其一行访问了北京,参观了文化、工业和农业项目,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在那里继续同中国领导人进行讨论,并参观了类似的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领导人经过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接触之后,现在有机会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对此,双方认为是有益的。他们回顾了经历着重大变化和巨大动荡的国际形势,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
中国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一切外国军队都应撤回本国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七点建议以及在今年二月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说明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联合声明;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中立的日本的愿望;坚决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照联合国关于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
美国方面声明: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需要对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和消除冲突的基本原因作出努力。美国将致力于建立公正而稳定的和平。这种和平是公正的,因为它满足各国人民和各国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愿望。这种和平是稳定的,因为它消除外来侵略的危险。美国支持全世界各国人民在没有外来压力和干预的情况下取得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美国相信,改善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以便减少由于事故、错误估计或误会而引起的对峙的危险,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并愿进行和平竞赛,让行动作出最后判断。任何国家都不应自称一贯正确,各国都要准备为了共同的利益重新检查自己的态度。美国强调:应该允许印度支那各国人民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命运;美国一贯的首要目标是谈判解决;越南共和国和美国在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七日提出的八点建议提供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在谈判得不到解决时,美国预计在符合印度支那每个国家自决这一目标的情况下从这个地区最终撤出所有美国军队。美国将保持其与大韩民国的密切联系和对它的支持;美国将支持大韩民国为谋求在朝鲜半岛缓和紧张局势和增加联系的努力。美国最高度地珍视同日本的友好关系,并将继续发展现存的紧密纽带。按照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美国赞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继续下去,并把全部军事力量撤至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美国支持南亚各国人民和平地、不受军事威胁地建设自己的未来的权利,而不使这个地区成为大国竞争的目标。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考虑到国际关系的上述这些原则,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
双方把双边贸易看作是另一个可以带来互利的领域,并一致认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的。他们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
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双方希望,这次访问的成果将为两国关系开辟新的前景。双方相信,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
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来源:原载《人民日报》1972年2月28日

一九七二年三月七日,中共中央关于中美联合公报的通知
《通知》指出:尼克松的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国际上震动也很大。总的说来,对公报的反应是积极的,大都认为这标志着中美关系有一个新的开始,国际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这表明,毛主席邀请尼克松访华的英明决策,在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壮大自己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这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转折,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通知》说:在联合公报中,我方旗帜鲜明,坚持了一贯原则立场,戳穿了苏修的诽谤,鼓舞了世界人民。“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这些协议还是纸面上的,能否实现还要看美国今后的切实行动。”尼克松通过访华,虽已提高其在国内外影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内外交困的处境,因而国内外各方对他的牵制仍然很大,反对势力拼命攻击尼克松此行是对我投降,所以,今后事态发展还会有曲折反复,我方必须有所准备。据此,《通知》要求:一、无论从策略上讲,还是认协议仍有待实践这一点讲,我对外表态时要谨慎从事,要照顾到四面八方,不给敌人以破坏中美会谈成果的借口,说话不要过头,特别是不宜由我正面宣传联合公报是我们的胜利、美国的失败。二、公报中有一些细微的问题,望在阅读时注意。如,有关双方共同点,在文字表达上,大都采用了“应该”、“准备”、“希望”这类字眼,这是我方坚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表明双方根本立场有原则区别。又如,在台湾问题上,美方声明部分说到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撤军,这里“地区”不是仅指台湾,而是指整个远东地区。三、公报关于两国人员来往、贸易等,只是从原则上作了规定。今后民间人员来往会逐步增加,不仅美国人来,我们的人员也要去美。四、我方同美方的会谈除联合公报外,没有任何秘密协议或谅解。我内部学习或对外交谈时,应一律以联合公报的内容为准,并不得任意加以发挥。五、在宣传报道和官方表态方面,中美会谈时,美方希望双方有所克制,以保持有利气氛。现在,有了一个联合公报,形势同过去总有所不同。今后一段时间,除非有新的情况,我方将基本维持目前作法。六、我对美和对苏、对日所持的原则立场是一致的,我并不反对美苏会谈,希望其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不作出不利于世界人民的事。

二、研究资料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这是中美两国非正常化情况下的第一次元首级访问。当天下午,毛主席在寓所会见了尼克松。按照双方事前约定,此次会谈内容禁止外泄。会谈结束后,中方将会谈记录作为绝密文件,美方也将其列为白宫绝密,保存在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知之者甚少。1990年代美国解密了这次中美元首会谈的内容。

  白宫 1972年2月21日

  绝密/高度敏感件/仅限目视

  会谈备忘录

  参加者: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王海蓉,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 唐闻生,翻译

  尼克松总统;亨利•A•基辛格,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温斯顿•洛德,国家安全委员会幕僚(记录员)

  日期与时间:1972年2月21日,星期一,下午2:50—3:55

  地点:北京,毛泽东寓所

  尼克松 主席的著作改变了这个世界

  (会谈在宾主互致问候中开始,毛泽东主席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到来,尼克松总统表示他非常高兴与主席会晤。)

  尼克松总统:你读过很多书。总理说你读的书比他多。

  毛主席: 昨天你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是我们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方面。(中国人笑)

  尼克松总统:我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我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

  毛主席: (手指基辛格博士)他是个哲学博士?

  尼克松总统:他是一位思想博士。

  毛主席: 今天请他做主讲人如何?

  尼克松总统: 他是一位哲学专家。

  基辛格: 我在哈佛大学教书时,指定我的学生要阅读主席的全集。

  毛主席: 我的那些东西没什么。我写的东西里面没什么教育意义。(望着摄影师们)现在他们想干扰我们的会谈,我们这儿的秩序。

  尼克松总统: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国家,改变了这个世界。

  毛主席:我没能力改变世界。我顶多改变北京附近的几个地方。

  我们共同的老朋友,就是说蒋介石委员长,他不赞成。他说我们是共匪。他最近还发表了一篇讲话。你见到啦?

  尼克松总统:蒋介石把主席称为共匪。主席怎么称呼蒋介石?

  周总理:我们一般称他们为蒋介石集团。在报纸上有时也称他为匪。他们也回敬我们为匪。不管如何,我们是互相对骂罢了。

  毛主席:其实,我们跟他做朋友的历史比你跟他做朋友的历史长得多。

  尼克松总统:是的,我知道。

  毛主席 我和你只讨论哲学问题

  毛主席:我们两个不要垄断整个谈话。不让基辛格博士说说不行。你跑中国已经跑出了名嘛。

  基辛格:是总统确定方向,决定方案。

  尼克松总统:他这么讲,说明他是个绝顶聪明的助手。(毛和周笑)

  毛主席:他在夸你,说你这样做很聪明。

  尼克松总统:他看起来不像一个特工人员。他是唯一有本事在不自由的情况下去巴黎十二次,来北京一次,却没人知道的人,可能有两三个漂亮姑娘除外。(周大笑)

  基辛格:她们可不知道。我是用来做掩护的。

  毛主席:在巴黎?

  尼克松总统:利用漂亮姑娘做掩护的人,一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外交家。

  毛主席:所以,你们的姑娘常常被用来做掩护喽?

  尼克松总统:他的姑娘,不是我的。如果我用姑娘做掩护,我可就有大麻烦啦。

  周总理:(大笑)特别是大选的时候。(基辛格大笑)基辛格博士不竞选总统,因为他不是美国出生的公民。

  基辛格:唐小姐有资格当美国总统。

  尼克松总统:那她将是第一位女总统。我们有了候选人了。

  毛主席:如果有这样的候选人,可就很危险了。讲老实话,这个民主党如果再上台,我们也不能不同他们打交道。

  尼克松总统:我们理解。我们希望我们不使你们面对那样的问题。

  毛主席:这些问题不是在我这里讨论,而是应该和总理讨论。我和你只讨论哲学问题。就是说,你竞选时我投了你一票。这里有个美国人叫弗兰柯,在贵国尚处混战,就是你上次竞选的时候,他写了篇文章,说你会当选。我很欣赏那篇文章。但现在他反对你的访问。

  尼克松总统:主席投我一票,是投给了两个坏人里面好一点的一个。

  毛主席:我喜欢右派。人家说你是右派,说你们共和党是右派,那位首相(爱德华)希思也是右派。

  尼克松总统:戴高乐将军也是。

  毛主席:戴高乐是另一回事。他们还说西德的基督教民主党也是右派。我比较喜欢这些右派当政。

  尼克松总统:我想重要的是,在美国,至少现在,那些右派能做那些左派只在嘴上说说的事情。

  基辛格:那些左派是亲苏的,不鼓励向人民共和国靠拢,实际上正是基于这些立场他们才批评你。

  毛主席:就是嘛。有些人在反对你。我们国内也有个反动集团反对我们跟你们来往。结果坐一架飞机跑到国外去了。

  周总理:也许你们知道这件事。

  毛主席:全世界就美国的情报比较准确,其次是日本。至于苏联,他们就在那里挖尸,但什么都不说。

  周总理:在外蒙古。

  尼克松总统:最近在印度—巴基斯坦危机中,我们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美国的左派非常严厉地批评我不站在印度一边。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亲印度,另一个他们亲苏联。我认为,着眼于更大情势是重要的。不能让一个国家,无论它多么强大,去吞并邻国。这让我付出了政治代价——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做得对——历史会证明我这样做是对的。

  毛主席 提个建议,你少发点简报好不好?

  毛主席:提个建议,只是建议,你少发点简报好不好?(总统指着基辛格博士和周大笑)如果你把我们谈的这些,我们讨论的哲学,向其他人通报,你认为好吗?

  尼克松总统:主席可以放心,我们所讨论的一切,或者我与总理所讨论的一切,统统不会泄露。这是进行最高层会谈的唯一办法。

  毛主席:那就好。

  尼克松总统:我希望同总理,稍后也和主席讨论台湾、越南和朝鲜问题。我还希望讨论关于日本的未来,次大陆的未来,印度将起到什么作用;还有,讨论美苏关系的未来。因为只有放眼全世界,我们才能对近在眼前和迫切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毛主席:所有那些麻烦的问题我不想再深谈。我看你的题目更好——哲学问题。

  尼克松总统:有意思的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赞成我们此次会晤,但苏联、印度不赞成,日本表示有疑虑。我们必须研究为什么会这样,同时决定我们应如何发展我们应对世界的政策,而不是诸如朝鲜、越南、台湾这样眼前的问题。

  毛主席:对,我赞成。

  尼克松总统:比如说,我们必须问自己,苏联为什么向贵国边界部署的兵力比向西欧边界部署的兵力多?日本的未来是什么?我们对此存在分歧,那么,是让日本中立和全无防卫更好?还是让它在一个时期内同美国具有一些关系更好?我现在讲的属于哲学范畴,问题在于,在国际关系领域没有好的选择。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不能留下真空,因为真空会被填补。例如,总理指出,美国在伸手,苏联在伸手。问题是你们面临何种危险,是美国侵略还是苏联侵略的危险?有困难,但必须讨论。

  毛主席:来自美国侵略的问题,或者来自中国侵略的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个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国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一些兵回国,我们的兵也不出国。因此,我们两国间的状态很奇怪,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我们开始打乒乓球不到十个月。如果从你们在华沙提出建议时算起,也不到两年。我们这边办事也有官僚主义。比如,你们想搞人员往来、贸易。我们就是死不肯,坚持解决不了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我自己也这么坚持过。后来我看还是你们对,我们就打起了乒乓球。总理说这也是尼克松总统上台后的事。

  巴基斯坦前总统把尼克松总统介绍给我们。那时,我们驻巴基斯坦大使不同意我们同你们交往。他说要比较一下约翰逊总统或尼克松总统哪个更好。但是叶海亚说这两个人没法比。他说一个像土匪——指约翰逊总统。我不知他从哪儿得到那么个印象。我们也不太喜欢他。我们不太喜欢你们前几任总统,从杜鲁门到约翰逊。

  这中间有八年是共和党当总统。那时,你们可能也没想通。

  周总理:主要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的政策。

  毛主席:之前他(周)和基辛格博士讨论过这事。

  尼克松总统:但是他们(朝着周总理和基辛格博士)握了手。(周笑)

  尼克松 我们知道中国并不威胁美国的领土

  毛主席: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博士?

  基辛格:主席先生,世界形势在那个时期也已发生急剧变化。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原以为所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都千篇一律。直到总统当政,我们才理解中国革命的不同性质,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革命道路。

  尼克松总统:主席先生,我知道,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所持的立场,是主席和总理完全不同意的。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新的形势有了一个认识,而我方认识到,重要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策,以及对我们的政策。这就是为什么——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实话实说——我们存在分歧的原因。总理和基辛格博士讨论过这些分歧。

  我还想说的是——审视两个大国,美国与中国——我们知道中国并不威胁美国的领土。我想你们也知道,美国对中国的领土没有企图。我们知道中国不想统治美国。我们相信你们也认识到美国不想统治世界。另外——也许你们不相信,但我相信——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这两个伟大的国家都不想主宰世界。因为我们就这两个问题上持相同态度,我们不威胁彼此的领土。

  因此,尽管存在分歧,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共同的立场,来建立一个双方都可以在自己的道路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安全发展的世界构架。对世界上另外一些国家而言,则谈不到这一点。

  毛主席:我们也不威胁日本和南朝鲜。

  尼克松总统:我们不威胁任何国家。

  毛主席 就你个人来说,可能不在打倒之列

  毛主席:(向周核对时间)你看今天我们吹到这里差不多了吧?

  尼克松总统:是的。我想在结束时说,主席先生,我们知道你和总理冒了很大风险邀请我们到这里来。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困难的决定。但是,我读了主席的一些讲话,知道主席是一个一旦机会来临就能看到的人,也知道你一定要“只争朝夕”。

  就个人而论,我还想说——这也是对你,总理先生你说的——你们并不了解我,因此你们就不信任我。你们将会发现,我从来不说我不能做到的事情。我总是做的比说的多。在此基础上,我希望同主席,当然还有总理,做坦率地谈话。

  毛主席:(指着基辛格博士)“只争朝夕”的是他。我想,大概我像这种人放大炮的时候多。(周笑)无非是“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到帝、修、反,建立社会主义”这些话。

  尼克松总统:就是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匪徒。

  毛主席:但就你个人来说,可能你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博士)也不在。如果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

  尼克松总统:主席先生,主席的一生我们是非常熟悉的。你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登上了世界上人口最多、一个伟大的国家的顶峰。

  我的背景,不那么为人所知。我也出身于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并登上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的顶峰。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问题是,我们的哲学不同,但我们都脚踏实地,都来自人民,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这个突破不仅有益于中美两国,也在今后的岁月中有益于全世界。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毛主席:你的书,《六次危机》写得不错。

  尼克松总统:他(毛)读的书太多。

  毛主席:太少。我对美国了解不多。我要请你派一些老师来,主要是历史和地理老师。

  尼克松总统:好哇,太好了。

  毛主席:我对埃德加•斯诺先生就是这么说的,这位记者在几天前去世了。

  尼克松总统:真是令人遗憾。

  毛主席:是啊,非常遗憾。

  我们谈得成也行,不成也行,何必那么僵着呢?一定要谈成?人们会说话的。如果我们第一次没谈成,那么人们就会议论,为什么我们第一次没谈成?无非是我们的路子走错了。如果第二次我们谈成了,他们怎么说呀?

  (根据中方的记录,当双方起身结束谈话的时候,尼克松握着毛泽东的手说:“我们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毛泽东没有回应,只是说:“我就不送你了。”)

  □摘自《中国人》 2008年第1期


2009年11月16日初稿
2012年5月11日修改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第三卷第七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