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新闻.评论
»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急 多庄家故意酒驾求拘留以躲风头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065
|
回复:
0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急 多庄家故意酒驾求拘留以躲风头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156
精华
2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无产者
无产者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858
积分
11933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4-05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1-18 22:38
|
只看楼主
银光图片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急 多庄家故意酒驾求拘留以躲风头
2011年11月18日 10:28
来源:南方网 作者:陈楠
开煤矿和拆迁补偿,让鄂尔多斯人有钱起来;他们又通过民间借贷,将钱投向了房地产和煤炭。房地产、煤矿与民间资本由此纠缠至深,一损俱损
因为能源依然是强劲支撑,鄂尔多斯此次危机并不会导致系统性的崩溃。相反,危机提供了一次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关键在于鄂尔多斯人能否抓住
忙碌的“打非办”
一走进打击非法集资办公室大门,两张A4纸贴在醒目位置。一张是24小时值班民警的姓名和手机号,一张是报案材料范例,在案情陈述一栏,甚至提供了通用的表述模板。
20.jpg
(115.21 K)
2011/11/18 22:38:17
2010 年后,鄂尔多斯新开楼盘通常70%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有的 甚至是100%。一旦销售遇冷,危机不可避免。 (东方IC/图)
最近,“酒驾”在鄂尔多斯忽然具有了别样意义。
“好几个民间借贷的庄家故意酒后驾车往公安局门口开,就是为了让人抓到酒驾好进去躲几天,避避风头。”一位鄂尔多斯法律系统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鄂尔多斯原本是全国最早严惩酒驾的城市,但现在面对汹涌而来的追债人,庄家们更愿意在“里面”找清静。
据高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11年10月发布的《民间借贷危机调研报告》中披露:9月,鄂尔多斯政府曾对17个民间借贷在10亿元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定代表人限制出境,并实施监控。
然而,危机还是被引爆。导火索就是“苏叶女案”——这是鄂尔多斯史上最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即使是不完全统计,涉案金额也已超过10亿元。
2011年9月20日,被债主追得无路可逃的苏叶女自首。头一天,在本该还息的最后时刻她仍拿不出钱,于是那些借款在500万以上的大客户们当场抢了苏的车。第二天,借款在500万元以下的小户们失去了耐心,大批向公安机关报案。
苏叶女自首后第三天,中富房地产公司法定代表人(占股30%)、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院长王福金自杀,身后是2.63亿元民间借款和每月789万元利息,而占股70%的董事长郝小军不在国内。
两案连发,让90%家庭都在放贷的鄂尔多斯风声鹤唳。这之后,东胜区公安分局打击非法集资办公室(以下简称“打非办”)忙碌了起来。
一走进打非办大门,两张A4纸被贴在醒目位置。一张是24小时值班民警的姓名和手机号,一张是报案材料范例,在案情陈述一栏,甚至出现了通用的表述模板——
“××年×月×日,张××以其做××为由向我借款×元,讲好利息是×分每月,我通过银行汇款(或付给现金的方式)共给张××借款×元,迄今为止,我手上共有借款单×张(本金单×张,利息单×张),金额共计×元,张××共计给我结利×元,现在还欠我×利息。”
另外,在报案时,放款人还要出具借款单复印件或者给借款人打款银行卡的打款凭条。这意味着一些连白条都没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完整的报案材料。
2011年10月31日一个寒冷的周一上午,打非办刚刚开始办公,就涌进来二十余人。他们是放款人代表,前来状告庄家王喜栓从一百多人处非法集资四千余万元。老练的打非办人员从容地拿起电话,首先接通了王喜栓的手机,让他领着告状的人到打非办楼下协调,其间派出一名警员在楼下维持秩序。
寒风里,从外地来东胜打工多年的王女士抱着1岁多的女儿,想上前询问自己的50万本金和利息何时有着落,却挤不进去。但即使隔着很远,她也能听到身穿单薄灰色西服的王喜栓强硬的声音:“钱都投到项目上了,现在没有钱。”
然而,多米诺骨牌还没有倒完,“张静案”、“邢凯案”等越来越多的民间集资案子正涌向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区分局。
民间资本的危机,与民间借贷与房地产的共生有关。
苏叶女案的受害人之一张英是通过好朋友认识的苏。2011年元月第一次见面时,苏叶女的父亲苏自来带着她去了正在建设的维廉大厦。
“他说这是苏叶女的酒店,投资3.6亿,借我们的钱盖完封顶后,就可以向银行抵押贷款。给我们的利息是每月4分。”她说。
2005年后,城市化建设成为鄂尔多斯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拆旧楼、盖新楼”的景象遍布鄂尔多斯全境。仅2011年一年,鄂尔多斯城区就计划拆迁300万平方米,几乎是过去五年的一半。
但拆迁和盖楼的费用远远超过当地商业银行的授信额度。高和报告显示,鄂尔多斯银行系统至今年2月底,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仅59.7亿元。而鄂尔多斯房地产业此时的投资规模是360.7亿元,来自银行的支持不满17%。
与此同时,民间有强烈的资金供给欲望。鄂尔多斯本地人因煤炭和拆迁富裕起来后,手里掌握大量的资金。据高和报告透露,来自官方调研的保守估计,鄂尔多斯民间信贷资本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
这笔巨资掌握在投资知识和经验匮乏的当地老百姓手里。“这里的人股市看不懂,投资又不愿意出鄂尔多斯,手里拿着那么多钱光放在银行里吃利息还觉得可惜。怎么办?”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律师协会会长田生良自问自答,“放贷,主要是把钱借给煤矿和房地产。在房地产最狂热的时候,甚至是求着房地产商借他们的钱。”
当地的共识是,2010年之前,如果鄂尔多斯的开发商新开一个楼盘,通常50%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
“有些开发商更加疯狂,整个楼盘都是借民间资本建起来的。”蒙商投资集团总经理撖小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只要赶在2006年到2010年上半年鄂尔多斯房地产的黄金期把房子脱手就没事,还能赚钱。
2010年后,由于信贷紧缩和调控,新开楼盘更是70%的资金都来自民间借贷。
鄂尔多斯人不仅把钱借给开发商,而且热衷买房。
“暴富之后,大家疯了一样的去买房子。那个时候,凌晨一两点大家就去排队等着拿号买楼,如果有人插队,会招来拳脚相加。”撖小刚想到当时的震撼场景忍不住笑了笑,“最疯狂的印象是,700套房子一开盘就被100个人瓜分了。如果觉得订了房不想要,就连转卖名额都能挣不少钱。”
2010年上半年之前,鄂尔多斯楼市不存在营销概念,盖房不用设售楼处,人们看看模型沙盘就把房子买了。在最疯狂的时期,开发商只要拿下土地、做完规划,就敢卖房。撖小刚说,“真是疯了,期房就能全部卖光”。
买房子的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其中又有大部分是民间资本的放款人,拿着赚到手的利息去买房。这些买房者即使有钱付全款,也还是只交30%首付款,70%向银行贷款,自己的现金留着放高利贷。
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从2010年4月开始对鄂尔多斯房地产以及金融市场进行调查,在和政府主管官员以及近30位资产过亿者聊过之后,苏鑫写了份报告,题目是《没人能看懂鄂尔多斯》。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