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摘编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和表现 “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 ——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
“事实正是这样,自从18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世界,一切文明民族及其多少尚未开发的附属地中的生产和交换,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商业停顿,市场盈溢,产品滞销,银根奇紧,信用停止,工厂关门,工人群众因为他们生产的生活资料过多而缺乏生活资料,破产相继发生。从1825年以来,这种情况我们已经经历了整整五次,目前(1877年)正经历着第六次。”
—— 恩格斯《反杜林论》
“大约发生在1847年秋而延续到1848年春的欧洲普遍商业危机,是由伦敦金融市场的恐慌开始的。然而没有过几个月,就爆发了商业和工业危机,金融恐慌对这次危机来说,只是一种预兆和先声。”
—— 马克思《欧洲的金融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 马克思《资本论》
“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三、经济危机的后果 “危机和工业停滞时期使小生产者更加陷于破产,使雇佣劳动更加依赖资本,并更加迅速地引起工人阶级状况的相对的而有时是绝对的恶化。这样一来,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社会财富的技术革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使社会更加不平等,使贫富之间的差距扩大,使愈来愈多的劳动群众无法生活,遭到失业和各种困难。” —— 列宁《修改党纲的材料》
“随着小资产阶级的不断破产,随着资本迅速地向少数人的手里集中,无产阶级的人数将按照几何级数增加起来,使整个民族,除少数百万富翁外,很快都成为无产阶级。但是,在这种发展的进程中必将有这样一个时机到来,那是无产阶级将看到,他们要推翻现存的社会秩序是多么容易,于是革命就跟着到来了……商业危机(它是促进无产阶级独立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加上外国的竞争和中等阶级的日益破产将加速整个进程。我不相信人民会安然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欧洲从十八世纪初没有一次严重的革命事先没有商业危机和财政危机。不错,我们每天都看到,不仅各国统治者和他们的臣民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阶级和阶级之间发生冲突的迹象日趋严重,而且现时的列强之间也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正在一步步尖锐,以至剑拔弩张,非诉诸武力不可。” ——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危机是政治变革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之一……” —— 恩格斯《致伯恩施坦》
四、无产阶级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 “虽然我自己正遭受经济上的困难,但是从1849年以来,我还没有像在这次危机爆发时这样感到惬意。”
—— 马克思《致恩格斯》
“在总危机临近的时候,早已预言过的全世界的革命形势正在成熟;瞎眼的敌人在为我们工作;加速世界崩溃的发展规律,正在全面的慌乱中和通过这种慌乱发挥作用;——看到这一切真是令人高兴。”
—— 恩格斯《致倍倍尔》
“自从纽约的投机崩溃以来,我在泽稷再也不能安静,而在这普遍崩溃的情况下,我感到非常愉快。”
——恩格斯《致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