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三章第五节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成立 [复制链接]

1#
    第三章第五节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成立
    
    壹、本节概述
    
    一、黑龙江省广泛建立红色造反团
    
    一九六六年年七月二日,哈尔滨师范学院学生范正美和牛德林、杨桂宾等六人,写出《认识大局,辨别真伪,擦亮眼睛,奋起战斗》的大字报。这张大字报后来被院党委定为“反革命纲领”。
    
    一九六六年年七月十六日,以陶源为组长的省委工作组进驻哈师院的当天,即召开全体师生员工大会,陶源作报告。陶源说:现在有人要关共产党的门,开国民党的门,有的人把矛头指向院党委,要共产党的书记下台。他们打错了算盘。现在我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郑重宣布:哈师院还是共产党的天下。我们要把那些“混水摸鱼”的右派、反革命揪出来示众。只有把这些人揭露出来,将他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才能排除干扰,使哈师院的文革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工作组进院以后,由党委拟出的名单,欲打成“右派”、“反革命”的师生达180余名,其中学生162名,政治系师生18名以上,仅政治系共同课教研室14名教员,被拟抓的竟占了一半。再者,在这些被拟抓的师生中,其中,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解放军子弟为少数,仅七十余人,而大部分是以家庭出身不好或在历次运动中,党委或系里认为有问题的人的名义被定为“混水摸鱼”的。
    
    一九六六年年七月十八日,黑龙江省委召开大会布置反右派,并向各高校派出工作组。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初,哈军工的文革积极分子成立了红色造反团,并打着大书“造反有理”的红旗,到各大专院校去煽风点火,各个院校的文革造反派,也在积极地串联,在这种情势下,不少院校也相继成立了红色造反团,在哈尔滨第一次掀起了红色风暴。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六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学生,高举“造反有理”的大旗,一路还唱着造反歌—《鬼见愁》:来到哈尔滨师范学院,在院子里召开造反有理点火大会。学生们在会上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他们在讲台上宣布要造院党委的反,要造省委的反。
    哈军工造反团两次到师院点火,两次遭到了在院党委领导下的有组织的大规模围攻。围攻的人们根本反对毛泽东三十年代“造反有理”这句名言。他们说:“造反有理是反动口号”,“单提这四个字没有阶级性”,“这是毛主席在白色恐怖时期提出来的,现在过时了”,“这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你们造谁的反?”有的人甚至还在“造反有理”的横幅旁边贴上了“人民江山坐得牢,反动派想反也反不了”的白纸字条。人们采取了各种手段,毁他们的旗,分割他们的队伍,实行分片包围,一个个堡垒清剿式的围攻。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从哪里进来,还从哪里滚出去!他们大讲三段论:
    造共产党的反就是反革命(大前题)
    共产党的地方党委是共产党的一部分(小前题)
    所以,造共产党省委、学校党委的反就是反革命(结论)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九日晚,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造反有理大会,许多人愤怒地指出,省委718大会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镇压了革命群众运动。省委常委、副省长陈剑飞在会上表示:“今天这个大会开得好,大家给省委提出了许多批评,我同意大家的看法,支持你们的革命行动!省委718大会犯了方向路线错误,省委向各高校派工作组是错误的。今天的大会是革命的大会!大会开得好!”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九日晚,哈尔滨师范学院学生范正美等人在学院召开第一次造反有理大会。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辩论:一是时至今日造反有理这句话还对不对?二是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还要不要党委领导?三是今天晚上的会开在半夜该不该?最后,省委常委、副省长陈雷到会讲话::“哈师院的革命群众自己召开群众大会,传达陈剑飞同志的讲话,这是革命的大会。这个大会开得好!我支持你们!”台下爆发出雷鸣般地长时间的掌声并高呼“向革命领导干部致敬!”“向革命领导干部学习!”大会胜利结束。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十日,哈师院红卫兵战斗队成立,后改称哈师院红色造反团,范正美被推举为总部负责人。
    我们哈师院红卫兵战斗队正式宣告成立,对当前形势声明如下:
      1、省委718大会犯了方向路线错误,必须彻底批判;
      2、哈师院的文化大革命自7·16之后,由于执行了错误路线,进入了白色恐怖时期,必须彻底揭露;
      3、我们哈师院红卫兵战斗队自即日起,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宣战,向修正主义宣战,向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宣战,并愿意同全院革命的师生员工一道,把师院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4、凡是同意我们上述观点的同志,都可以参加我们的组织。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十六日,黑龙江省委根据学生对省委7·18大会的批判,向全省发出通知,要求全省人民展开大讨论、大辩论:“省委是不是革命的?”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十八日,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在北方大厦门前广场,先后接见了一个个大专学校红色造反团,并发表了讲话,他说:“今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百万红卫兵和革命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盛大节日。在这里,我代表黑龙江省委,向革命的红卫兵致敬,向革命的红卫兵学习!我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犯了方向路线错误,压制了你们。我要向你们检讨,向你们赔礼道歉。”
    当时哈尔滨14高校造反派成立的红卫兵组织,都称为红色造反团,在此之后,经过串联,又成立了有14所哈尔滨高校造反团参加的哈尔滨大专院校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红色造反者总部。由各校派出自己的成员,组成总部办公会议;开始是哈军工的一名高干子弟当头,在中央关于干部子弟退出群众组织的指示之后,工大陈造反(原名陈轮鲧,文革时改名)任负责人、到一月份,又换黑大的张连科负责。哈师院派出甄裴秀,作为常务成员。办公机关开始在北方大厦,后来迁至黑龙江省委党校靠近清滨路的教学楼一楼。
    与此同时,另一类群众组织也成立了。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哈尔滨市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八八战斗团成立。
    哈尔滨师范学院于8月14日,由院党委通过院武装部部长王某,在中文系党总支召开的部分党员会议上,串联学生总会主席范传臣成立起来的。他在这次会议上对这位学生干部说:“你们应该赶紧成立一个组织。”
    这位学生干部说:“应该成立,同学有这个要求。”
    8月18日,中文系的这位学生总会主席,用学生总会的名义,召开了排除参加红卫兵和支持红卫兵的学生总会干部的总会干部会议,研究成立八八团的问题。会上,大家七咀八舌地说:赶快成立一个组织吧!不然,人都跑到红卫兵那边去了。在讨论组织名称时,争论很激烈,最后,还是按王部长的意见,把名字定作“八·一一战斗团”。并于当天利用开全院大会庆祝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之机,在大会上,由他们的头头宣读了成立“八·一一战斗团”的倡议书。八·一一团成立的当天晚上,就派人去找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潘复生对他们说:“你们学院已经成立了红卫兵。有一个组织,就不要再成立第二个组织了。”他们中有人听到潘复生的意见之后,产生了动摇,不同意再成立第二个组织了,并且退出了八·一一战斗团。但是,当时中文系学生、院学生总会主席的范某,还是坚持必须成立。于是,他们又回头去找院党委书记和院党委常委兼党委办公室主任等人,院党委的这两位领导人,对他们表示全力支持。八·一一战斗团后来还是改名为八八战斗团。全称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八八战斗团。在哈尔滨,哈军工的八八团也是这个时期成立的。鉴于哈军工的影响,哈军工八八团做了全市八八团的首领。
    
    一九六六年年八月三十一日夜间,哈尔滨师范学院红色造反团发表公告:“在我院文化大革命中,以杜若牧为首的院党委,执行着一条与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方针相对抗的路线,压制、破坏革命群众运动,打击、迫害革命群众,成了我院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障碍;院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也忠实地执行了杜若牧及省委的错误路线,已不能领导我院的文化大革命。”因此,我们造反团决定敦促解散院党委文革领导小组,并接管和协助管理院大字报编委会、广播室、联合报(院学生总会主办的黑板报)、印刷厂、汽车库等五个部门。
    
    一九六六年年九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宣布撤消李范五党内外一切职务。
    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对省委书记王一伦、陈雷、任仲夷“停职反省”。
    
    一九六六年年九月间,哈尔滨大专院校造反团总部,曾经派过一次由各院校派代表参加的汇报团,向周恩来汇报过哈尔滨的文革情况。周恩来亲切接见了汇报团,并同他们一起照相留念。
    
    一九六六年年十月三十一日,哈尔滨师范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杜若牧自杀身亡。
    杜若牧于停职反省之后,感到威信扫地,抬不起头。夫人王××是哈医大一名副书记,天天也在群众的炮火的猛烈攻击之下,两人一个时期以来很少谈话。10月30日,全市造反派在八区体育广场,搞了一次对大专院校联斗走资派大会。师院造反团组织杜若牧和李某参加了这次大会。从八区批斗回院之后,又遭了院八八团一顿批判。回家后,杜若牧洗完了脸上、身上的墨水之后,对夫人说:“看来毛主席对我们这些老同志不信任了,要换年轻人了。”说完便走进卧室躺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夫人发现杜若牧吊在便所的水箱下。等抬下来,已经气绝身亡。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初,散居社会的复员转业军人,并混杂着某些旧军人、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在内,在几天里组织了名为红旗军、荣复军、战备军(史称“三军”)的组织。十二月五日,约几千人,身着黄军装,分别佩带“三军”红袖章,分乘100辆大卡车,组成大车队,驶上街头,高呼口号,声称他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老造反,是新时代的革命英雄,谁敢阻挡他们,就把谁砸个稀巴烂。造反团大专总部派人向周总理汇报,说明了情况。十二月八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通电黑龙江省委和省军区,宣布哈尔滨的“三军”是反动组织,必须立即予以取缔并逮捕其头头依法惩办。省委和军区果断采取措施,“三军”被迅速取缔。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到十二月七日,省委召开了省、地(市)、县三级干部会议
    集中解决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两条路线斗争的认识和怎样正确对待自己这三个主要问题。
    会议分为四段: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发扬民主,鸣放辩论;打通思想,统一认识;总结会议,安排工作。每段各有重点又互相联系,步步深入。打通思想,挽救干部,纵贯会议始终。整个会议过程,都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过程。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七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省委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犯路线错误的检查和今后运动意见》。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对黑龙江省三级干部会议情况报告的批语  陈伯达〔1〕同志:  请你和小组〔2〕同志们看一看这个文件〔3〕是否可以转发到县、团级作参考材料用。我看似乎比雪峰同志那个检讨〔4〕还要好一些。文尾所说附件〔5〕还未收到。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对黑龙江省关于城市街道开展文化大革命问题请示报告〔1〕的批语  (一)应复电,同意按他们意见去做;    (二)请省委在再做一段工作,取得更多经验后,写出具体条文若干条,报告中央。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批发黑龙江省委文革办公室“关于城市街道开展文化大革命急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收到十二月二十五日黑龙江省委文革办公室关于城市街道开展文化大革命问题的电报。中央认为:(一)同意照你们意见去做;(二)请省委再做一段工作,取得更多经验后,写出具体条文若干条,报告中央。
    
    二、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成立
    
    一九六七年一月,中共中央1号文件转发解放军报记者撰写的《哈师院红色造反团在两条路线斗争中是怎样团结大多数的》长篇内部通讯。
    各级党委:
    哈尔滨师范学院造反团在两条路线斗争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耐心争取不同意见的人,团结大多数,做法是好的。这个材料发给各地红卫兵组织和其他革命群众组织参考。
    一月六日下午,省委书记于杰送省委印制的传单式的中央文件到哈尔滨师范学院,他首先向范正美转达省委以及他个人对造反团的热烈祝贺,他说,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全省人民的光荣。同时也希望我们戒骄戒躁,在争取和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方面,做得更好,争取更大的光荣。
    在全团大会上,中文系造反团分队的X某某,却提出了绝然相反的看法,并贴出大字报,对造反团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攻击,同时提出“中央文革小组对我们造反团的表扬有鬼,有鬼,万万不可上当”。
    大家认为这不是攻击师院造反团,而是攻击中央文革、攻击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有人高呼:“这是反革命!抓反革命!”全团当即表决,以现行反革命论处,由造反团纠察队派人押送市公安局,交由司法处理。
    
    一九六七年一月六日,哈军工出现了贺珍、周涛等27人批评江青的大字报。
    
    一九六七年一月某日,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王敏自杀身亡。
    王敏是中文系八八团的一名骨干,在当时,执行资产阶级路线比较积极,平时同学们对他也有积怨。在八八团解散以后,他思想不通,串联几个人去北京上访告状,回来的当天,即1967年一月的一个晚上,被中文系红色造反团开会批判,给他抹了黑脸,加上当场挨了一位与他绝情的女友的一记耳光,自尊心受到莫大的损害。中文系分队长董振山立即向总部报告,总部得知情况后,范正美和杨桂宾立即赶到现场,这时会已结束。范正美和杨桂宾在董振山的陪同下,到宿舍里看望了他。并再三向他说明,会场上的一些做法,总部是反对的,是绝对不允许的。王敏当时的心情已经平静,他还说没关系,可以理解。等这些人走后,他要求上一趟厕所,上吊在厕所的水箱边。
    
    一九六七年一月十日,从这一天开始,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学院等院校的造反派,联合接管了《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省市广播电台和省市公安局。
    哈军工红色造反团、省委机关红色造反团等七个单位联合组成省委机关接管委员会,夺了省委机关的权。
    “红旗军”、“战备军”、“荣复军”在一些已经夺权的单位进行反夺权,少数坏头头被抓。
    工人组织赤卫队、学生组织八八团被解散。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日,黑龙江省的四个革命造反组织向全省革命农民发出紧急呼吁,呼吁全省革命农民行动起来,彻底粉碎反革命的经济主义。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周恩来对哈尔滨公安局和《黑龙江日报》赴京代表的讲话
    要支持红色造反者。这是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的一致意见。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三日,在潘复生、汪道全的支持下,二十三个单位的造反团成立联合总部,发表《红色造反者联合接管省市党政财文大权的通告》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六日,新华社消息:黑龙江省四个革命造反组织向全省革命农民发出紧急呼吁农村革命派联合起来彻底粉碎反革命经济主义
    编者按:黑龙江省的四个革命组织,联合发表呼吁书,号召农村的革命派,坚决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反对反革命经济主义,击退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他们提出的意见,不但适用于黑龙江省农村,同样也适用于全国广大农村。
    一个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农民运动正在全国广大农村汹涌澎湃地发动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农民起来造资本主义的反,造修正主义的反,造地、富、反、坏、右的反,夺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强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将起极其重大的作用。
    阶级敌人是不会甘心他们的失败的。他们正在趁年终分配之机,继续玩弄经济主义的阴谋,采用少留多分、分掉公积金、分掉种籽粮、动用准备粮等卑劣手法,破坏集体经济,破坏生产,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一定要突出政治,顾全大局,粉碎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对于那些在幕前幕后进行阴谋破坏的坏家伙,一定要把他们揪出来,斗倒,斗臭,对他们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农村的一切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一切革命的农民同革命的工人、革命的学生、革命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干部联合起来,抓革命,促生产,打倒反革命经济主义,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权,迎接我国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高潮!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六日,哈尔滨师范学院红色造反团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中央文革小组转中央:
      最近各地出现烧党票(党员入党志愿书)风。名之曰烧毁刘少奇党员的党票,涉及面很广,冲击力很大。我们认为这个做法不妥。个别错误严重的,应由党纪立即处理,以平民愤。一般犯有错误的学生党员应放在运动后期酌情处理,以利教育本人,争取群众。亟待立即指示。
    哈尔滨师范学院红色造反团总部
    1967.1.26
    
    一九六七年一月,造反派内部出现反潘复生的声音
    哈工大造反团刘录等人支持的工交造反团的领导人崔占成,因个人闹独立性而试图夺总部的权被指控,在全市各院校造反团,特别是在军工造反团的支持下被抓了起来。
    哈尔滨工业大学造反团刘录等人,认为“潘复生没有完全充分亮相”,革命还不到份,建立新的临时权力机构的时机尚不成熟,并且说,目前黑龙江省是工人造反派受压,学生造反派当权,因而对于新的权力机构——红革委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哈工大造反团的领导人之一陈造反及其支持者L××等人,同刘录等人进行了多次对话,终于破裂,从工大造反团里拉起支持者,打起“哈工大新曙光红色造反团”的新旗,全市多数组织的造反派支持了他们的行动。
    当时的黑龙江省造反团联合总部在潘复生的支持下发动全市造反派到工大示威。甚至有人斥责工大造反团是“大杂烩”,但是,刘录等人率领的原工大造反团多数派并未因中央即将批准省革委会的成立而放弃己见,而是进一步坚持其主张,公然在全市四处活动,将“东北新曙光”的“曙”字涂改为“鼠”字,并且用白石灰水到处刷写大字块:“潘复生没有亮相”、“新鼠光长不了”、“学生领导工人运动,学生篡权”等等。
    
    一九六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召开“黑龙江红色造反者大联合大夺权誓师大会”,宣告成立“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委员会”。范正美(哈尔滨师范学院造反派负责人)为核心小组班长,潘复生、汪家道为成员。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第一号通告》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呼吁书》
    
    一九六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宋任穷等在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讲话:
    宋任穷说;“我和喻屏同志这次来哈尔滨,一是我们坚决支持哈尔滨红色造反者的一切革命行动。因为红色造反团的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一是向你们学习。并在这里,我代表东北局作初步检查。我们忠实地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镇压了革命,打击了一大批革命小将,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十分痛心,我向大家沉痛地检讨,并表示坚决改正!同红色造反者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
    潘复生说:“今天我和东北局宋任穷同志、喻屏同志参加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大联合大夺权誓师大会,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感到非常光荣和高兴。”
    “我坚决和红色造反者同志们战斗在一起,要把大权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手中夺过来。我们这个权夺得对,夺得好,好得很。”
    “我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也曾一度犯过错误,在毛主席的教导下,坚决地改正错误,坚决地站在毛主席这一边,刻苦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和红色造反者同志们站在一起,向红色造反者学习,当小学生,在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展开全省的大夺权斗争,彻底粉碎反动的经济主义,做好抓革命促生产的工作,把黑龙江省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把我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坚决进行到底。我宣誓坚定地和红色造反者同志们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
    汪家道和游好阳分别代表省军区和驻军广大指战员向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坚决的支持。
    
    一九六七年二月二日,《人民日报》编辑部社论《东北的新曙光》
    
    一九六七年二月初,把反潘复生的造反派投入监狱
    在哈尔滨市北方大厦广场召开的“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反击‘二月流’大会”上,工大新曙光造反团代表,把工大造反团刘录等人说成“二月逆流”黑干将,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同时,有人呼喊口号,提出应该把刘录等人抓起来送进监狱,事先准备好的公安干警立即将刘录等十几人抓到会场进行批斗。会后,潘复生还派人到哈工大宣布哈工大造反团是“右派组织”,“予以解散”。
    游兴懋是哈军工造反团的负责人之一,结合到省革委之后,经常回哈军工,同军工个别人,搞潘复生同27人大字报的联系,并且秘密地整理了一份材料,将潘复生冠以炮打文革的黑后台,准备状告党中央。尽管他们自以为谋事极密,终归一时疏漏而被军工造反团的一名人员通过汪家道向潘复生告发,对游等进行了多场批斗。后来,潘复生找范正美和刘雪峰等,说哈军工要游兴懋回校。实际上将游兴懋以“反革命”之名送进了监狱。
    
    一九六七年二月九日,新华社记者述评: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夺权斗争的基本经验:革命造反派团结省委内执行毛主席正确路线的主要负责人,同人民解放军的主要负责人,三位一体,联合夺权
    夺权之前,首先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喉舌报社、电台和专政机关公安局,掌握在左派手里,作好舆论准备,坚决镇压反革命,保证夺权斗争的顺利进行。坚定地依靠被夺权单位内部的左派力量,团结中间力量,坚决打击最顽固的反动力量,来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左派队伍,左派队伍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了夺权斗争。
    
    一九六七年二月十日,哈尔滨师范学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红色造反团《在两条路线斗争中争取和团结大多数》
    《人民日报》编者按: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注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
    在当前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大夺权的决战时刻,革命造反派不仅要在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下联合起来,而且要团结广大革命群众,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无产阶级革命大军,这样,才能保证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手里,把党权、政权、财权、文权统统夺过来,取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彻底胜利。
    哈尔滨师范学院革命造反派,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坚持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以及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进行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对那些受蒙蔽的群众,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从而把大多数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哈尔滨师范学院革命造反派的经验很好,可供各地参考。
    
    一九六七年二月十三日,周恩来对哈尔滨红色造反者联合总部代表的讲话
    你们回去帮潘复生搞一批红旗杂志三期社论所指的二类干部做具体工作。革命委员会是个权力机关,不能搞业务,你们要陷入业务就不能行使权力了。一定要帮助省委搞出一批来。
    
    一九六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李富春听取大庆地区革命造反派代表汇报时的讲话
    
    一九六七年三月九日,潘复生、汪家道到达北京,(其他成员是3月11日到达北京的。)当晚,周恩来、陈伯达、康生、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肖华、王力、关锋等中央领导接见了他们,宋任穷和陈锡联陪同。潘复生作了全面汇报。
    
    一九六七年三月十六日,中央文革通知黑龙江代表团中的全体群众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室接受中央文革领导接见。当晚11时,出面接见全体群众代表的中央文革领导只有一位戚本禹。
    戚本禹说:“我有个建议,你们应当让潘复生同志挂帅。他是省委书记中较好的。十一中全会上,我们在一个小组,他是坚定支持左派的,当时为左派说话的没有几个。像曹狄秋对左派就怕的要命,发牢骚。而且潘复生与刘邓路线斗争是比较坚决的。潘复生这样的人都不能当班长,不能挂帅,其他省就更成问题了。汪家道也有阶级斗争经验嘛,可以做副班长嘛。”
    
    一九六七年三月十八日,范正美以黑龙江省革委会的名义给中央写报告,由潘复生、汪家道二人任省革命委员会正副主任。
    中央:
    经研究,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同意由潘复生同志任主任,汪家道同志任副主任,
    请批示。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
    范正美
    1967年3月18日
    
    一九六七年三月十九日晚,在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室周恩来、康生、陈伯达、肖华、王力、关锋、穆欣等接见了黑龙江省全体汇报团。周恩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黑龙江省革委会成立后还没有见过。一个是领导问题,一个是要扩大的问题。我们提议,你们来信也同意我们的意见。我们同意以潘复生为主任,汪家道为副主任的革命委员会。”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日,中共中央批准黑龙江省成立革命委员会,潘复生为主任,汪家道为副主任,范正美等为常委。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潘复生《跟着毛主席革命到底》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三日,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从该日起,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改称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周恩来接见大庆油田赴京代表时的讲话
    
    三、黑龙江造反派分裂为“捍联总”和“炮轰派”

    一九六七年年四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十条》,规定:对于前一段冲击军事机关和在夺权斗争中出现不同意见的革命群众,不论是学生、工人,还是机关干部,被打成反革命的一律平反,被关押的一律释放、宣布无罪。根据这个文件的规定,哈工大刘录等十几人,应该立即释放并予以平反。但是,对于这件事却因工大新曙光造反团个别人的意见而遇到了阻力。
    潘复生召集省革委开会讨论。
    一些群众代表说,不能说释放平反就是我们夺权搞错了,我们建立的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中央已经批准,这是推不倒的。问题是刘录等人,属于不同意见,不是反革命,我们处理重了。
    领导干部赵去非说:当时是当时的政策,现在是现在的政策。对于刘录等人,这就叫做“抓的有理,放的应该,性质不变,宽大处理”。
    潘复生郑重地作出结论,他说:“今天是今天的政策,不能用今天的政策否定过去的政策。也不能用今天的政策压制过去的革命积极分子。就按赵去非同志的意见办。”
    刘录等人宣布无罪释放了,但是他们对于“抓的有理,放的应该,性质不变,宽大处理”的决定不服,并且根据中央《十条》的精神,派出代表到省革委会上访,要求为“1·31事件”平反。省革会(由范正美出面)的答复是:‘1·31事件’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不存在平反的问题。刘录等人的要求暂时被压下去了。
    
    一九六七年四月中旬,北京邮政学院几位学生来到哈尔滨之后,在哈尔滨街头抛出了《对哈尔滨的八点声明》。中心意思是:“哈尔滨有问题”,“哈尔滨现在运动冷冷清清”,“哈尔滨必须大乱”。本来按兵不动的刘录等人,也对省革委会发动了猛烈批判。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范正美。
    此时,黑大红色造反团以黑大革委会成立为导火线而分裂成两派:黑大红色造反团组建校革委会,要结合于天放(原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进班子,并且让他担任革委会主任。省革委会一直没有批准,因而造成黑大红色造反团对省革委会的不满,黑大造反团一部分人贴出了几张“炮轰赵去非”的大字报。
    在省革委会主要领导人潘复生的支持下,黑大造反团以赵玉才为首的一批成员,成立“打倒于天放联络站”,对于天放发起了猛攻。
    同时,哈外专造反团对张万春在全省红卫兵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出了批评,在校园内贴出了一批大字报。

    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哈军工造反团针对黑大、工大、外专的大字报,发表声明说:目前在哈市出现的问题是“二月逆流”在黑龙江省的反映。
    当时潘汪正在北京开会,得知哈尔滨的上述情况之后,打电话给省革委会:明确表示支持哈军工造反团针对黑大、工大、外专的大字报所发表的声明。认为哈军工造反团旗帜鲜明,不愧是一支革命劲旅。同时,又指示省革委会,炮轰的性质是,矛头指向省革委会的“反革命逆流”,在适当时候要组织反击。
    哈军工的声明发表之后,各高校造反团也纷纷效法发表类似的声明,形成对黑大、工大、外专炮轰派的合围之势。
    潘汪回哈之后,立即召开了省革委会常委会,给炮轰活动定性为“反革命逆流”,认定其后台是于天放、李范五。
    潘复生动员群众代表出面成立“捍卫革命三结合总指挥部”(简称“捍联总”),并指定范正美和聂士荣、宋振业等人负责。
    
    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七日,省革委会在八区体育场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击资产阶级“二月逆流”誓师大会,揪斗于天放,斥责于天放是“二月逆流在黑龙江省的急先锋”,钻进我们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并在会上当众将于逮捕,投进看守所。
    五月三日,于天放在看守所自杀身亡。

    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潘复生《关于黑龙江省夺权经验》
    
    一九六七年五月一日,省革委会在潘复生主持下,作出决定:请示中央宣布“三司”为非法组织,并同时派出由各大专院校造反派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赶赴鸡西。(鸡西有个“红联总”即红色造反团联合总部,还有个“三司”即红色造反者第三司令部,以与红联总及另一个组织相对。由于双方各仗着有人支持,两派对立十分尖锐。)
    
    一九六七年五月八日,潘复生《坚定地同无产阶级革命派站在一起》

    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哈军工造反团山下派约二、三十人,到省革委会要求潘汪接见汇报鸡西问题。潘汪要范正美出面接见他们,并相机处理。有人高声喊道:“潘汪不接见,我们就不走!静坐开始!”由此开始了这些人在省革委会内的静坐。
    
    一九六七年六月六日,省革委会常委在潘复生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付静坐炮轰派的对策。根据大家的发言,潘复生总结为三大对策:
    一是紧急调动动力、平房两个区的工人捍联总进驻院内,保卫一○七,同时调抗大机械战校(原哈市机械中专)的捍联总进驻一○七四栋楼内,以阻止炮轰派突然进楼;
    二是紧急加强省革委会的警卫部队,派一个加强连到一○七、一○九,保卫省革委会机要部门;
    三是在适当的时机,把静坐炮轰派“起出”一○七大院。
    在这种情况下,省革委会驻地四栋院内外聚集了数千人,
    
    一九六七年六月六日中共中央转发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文教组《关于中小学生在校外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材料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文教组"关于中小学生在校外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材料,很值得同志们注意。省革委会的批语也很好。现在发给大家参考,并望按照当地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一九六七年六月七日下午,潘复生再次召集捍联总在一○九一栋一楼会议室开会,全体常委出席,潘汪亲自策划和指挥,全体省革委会常委批准,以抗大机械战校捍联总学生为后卫,以平房、动力捍联总工人队伍为先锋,在一○七四栋二楼架起广播喇叭喊话指挥,几千工人动手,把炮轰派架走。但是静坐者留下10多人,依然端坐在省革委会的门外、马路对面一边的台阶上,表示要求潘汪接见的决心毫不动摇。
    
    一九六七年六月九日,在潘汪亲自策划和指挥下,哈军工山上派借助平房2000余名工人捍联总的支援,一路冲进哈军工56号楼,夺了哈军工革委会的权,山下派为了保卫革委会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双方发生了武斗,造成了流血事件。
    同一天,潘复生又指挥捍联总将在门外对面街上静坐的军工山下派架上大卡车拉走。
    不久的一天上午,军工造反团山下派,排着整齐的6路纵队,冒着大雨,迈着沉重的步履,唱着国际歌,从校门出发,由东至西在大直街上游行,许多成员泪水和雨水,沿颊而流,观看的市民都很同情他们。
    
    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一日,潘复生在省革委会常委会上说,现在搜集到的情况表明,炮轰派已经在哈建工土建大楼内装有电台,天天与苏修联络。必须把这个反革命据点拔掉。他们把这个情况还报告了周总理。这一天上午,潘复生通过韩潮,调动抗大机械战校和发电厂工人捍联总,由潘汪遥控指挥,韩潮等人带头,拿着大棒冲进土建大楼。由于炮轰派拼命抵抗,双方发生了严重的武斗,造成建筑物和仪器设备的极大损失,双方都有很多人受伤流血。
    
    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哈师院造反团根据范正美的谈话和穆国兴的意见,准备就目前形势发表第四号声明。
    
    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省革委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当前的形势。
    范正美提出:“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潘汪首长的领导下,抓革命促生产,在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对此必须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4月份出现炮轰派问题以来,我们在对待炮轰派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实际上是我们省革委会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我觉得逐步发生了一些偏差。应该指出,炮轰派对待省革委会的根本态度是错误的,是政治性的,方向性的,必须严肃指出,教育他们承认错误。应该充分肯定,在这方面,省革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毕竟应该承认,炮轰派还是造反派、左派犯的错误,或者说是犯错误的群众。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也应该相信他们会在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加以改正的。6·5事件之后,我们支持捍联总对军工、建工夺权,对他们采取高压,以致于矛盾激化,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使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不能不检查我们的方针政策是不是有问题。我觉得近来发生的“6·9夺权”、“6·21夺权”,省革委会直接指挥捍联总,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同时,联系鸡西、电机校等一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在对待群众问题上是有错误的,这个错误是带有方向性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如果搞过了头,就会搞到自己头上。应该说,我们对于炮轰派的这些错误,我个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我愿意为省革委会承担责任。因此,我建议常委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在对待炮轰派问题上,调整一下我们的方针、政策。我再一次说,对此我愿意以我个人的名义来承担责任。”
    宋振业马上表态,表示他完全同意范正美的意见,范的发言代表两人共同的看法。
    接着是军队代表一个个发言,中间是各个干部代表讲话,末尾是群众代表一一表态。大家的发言内容,大体分四个部分:一是范的意见是错误的,完全不能接受的,应该予以批判。二是范的发言,指出省革委会犯的错误有一个明显的时间界限,那就是4月份以后。4月份以后是什么概念?潘汪当主任、副主任。那就是说,在此之前,因为范正美同志当班长,省革委会的工作都是对的,4月份以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待群众问题上又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这是美化自己,打击潘汪,否定中央批准的省革委会的工作。三是范迎合当前资产阶级的需要,是错误思想在省革委会内部的反映,应该揭露和批判。四是范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这很好,我们大家要帮助他认识错误,不要在错误道路上越滑越远,同时也希望范正美同志应该及早醒悟,以免犯大错误。
    常委们发言以后,汪家道说:我看不是我们犯了方向错误,而是范自己犯了方向错误。
    潘复生作总结,他说:范正美同志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都有问题。毛主席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在当前阶级斗争尖锐复杂的形势下,一定要这样提出问题、看待问题、研究问题。谁反对省革委会这个新生事物呢?只有帝修反和走资派。当前炮轰派是迎合资产阶级二月逆流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需要。这是第一。第二、范正美同志的发言,承认炮轰派有错误,省革委会也有错误,各打五十大板,这是折衷主义、二元论。是违背毛泽东思想的。毛主席说,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里范正美同志没有作阶级分析,这就混淆了大是大非。第三、范正美同志夸大了省革委会工作中的问题,把一个指头同九个指头的关系弄颠倒了。省革委会当然有缺点毛病,但那是一个指头的问题,炮轰派把矛头对准革委会,方向错了,这是根本错误,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潘复生讲完后,范正美在会上表示:“我们的发言各位常委不能接受,各位常委的发言也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不过,事关大局,我们还是诚恳地希望大家很好地考虑我们两人的意见。”
    由此,省革委会内部的矛盾公开化了。
    
    一九六七年七月中旬,范正美与宋振业北京上访。
    
    一九六七年七月中旬,捍联总对哈一机炮轰派实行大包围,7月18日早晨、7月22日晚间,哈一机炮轰派被迫发动了两次抢粮事件。
    
    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哈师院造反团发表《炮轰宣言》:
    
    一九六七年八月上旬,范正美连续写了几封公开信:
    《给全院红色造反者和革命师生员工的公开信》、
    《给全院干部的一封信》、
    《炮轰我前段工作中的错误》、
    《给参加所谓〈捍卫三结合指挥部〉红色造反者战友的公开信》,
    与宋振业联名写的《我们对当前我省我市形势的几点看法——给红色造反者和革命同志们的公开信》。
    所有这些信件的中心点是,公开检讨自己对待炮轰派的错误,表明自己对现实、对镇压炮轰派的看法和应该采取的态度。
    
    一九六七年八月下旬,范正美参加炮轰派汇报团,住进西苑宾馆。
    
    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周恩来接见哈尔滨红色造反者时的讲话
    
    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戚本禹接见黑龙江省潘复生等时的讲话
    周总理、戚本禹同志接见了以潘复生为首的哈尔滨“捍联总”代表团卅多人,赵去非也被中央调来。
    当谈到“六·五”事件时,周总理很气愤的讲:“他们(哈军工)只有200多人坐在那里(指革委会地107)你们有什么理由不接见?”
    当谈到6.9反夺权时,周总理批评了他们,捍二不服气,军工的阎××辩解说:“他们把矛头指向无产阶级司令部,是敌我矛盾。”
    戚本禹说:“你们错就错在这里,在总理批评你们之后,还不接受。本来是内部矛盾问题,不应该夺权,不应该把他们打成逆流。你们内战外打,你们要做自我批评,总理说得很明确了。”
    谈话期间,总理很气愤地把赵去非从后面坐位上调到前面,详细问了他的家庭出身,工作经历等等。然后质问他:“哈尔滨的武斗如此严重,你采取了什么措施,你们为什么要镇压他们?”赵去非答不出来。

    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捍联总在哈一机厂和哈尔滨港务局等单位挑起武斗,双方动用了装甲车和坦克,手持机枪、步枪、手榴弹等武器,造成十多人死亡,几十人受伤。
    
    一九六七年九月六日,中央首长周恩来 戚本禹 吴法宪接见黑龙江双方代表的谈话
    周恩来说:你们哈尔滨嘛,老造反派,最出名是哈军工,全国各地都有你们,现在搞的很不好,很敌对,联合不起来,本来是内部矛盾,用敌我的办法来解决,至少是不应该的了。
    这就好吗!这不都达成了,说明大家都是要革命的,现在你们都打红眼了,真正不想活下去了?现在打死轻于鸿毛,不怕死上前线。你们哈尔滨是反修前线,北有苏修、东有朝修、西有蒙修。
    周恩来主持两派达成了关于制止武斗事件的《九条协议》后,派出了以总后勤部史一民部长为首的监督小组,同时派出了中央调查组,于协议签字后到哈尔滨监督调查。
    
    一九六七年十月六日、十二日,继哈军工、哈建工之后,捍联总又发动了对哈师院、哈一机厂的武装夺权。造成数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七日,中共中央、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批转关于哈尔滨八个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情况的调查报告
    1967.11.07;中发[67]340号
    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军管会,各大军区、省军区: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哈尔滨八个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情况的调查报告很好。现在转发给你们参考。请你们也注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认真办好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周恩来等接见黑龙江省炮轰派代表时的谈话
    你们开始搞的太顺利了,就不会有曲折吗?一帆风顺怎么能行?你们黑龙江为什么到北京来补课,就是因为你们过去太顺利了,“八八团”一下子就垮了。“八八团”为什么垮了,就是因为他们和战备军、红旗军站到一起,所以站不住,“八八团”虽然垮了,但是他们的思想还存在,所以钻入你们两派里来了。你们哈尔滨忘掉了敌人,就要引起更大的乱子。
    你们两派群众都是革命造反派,两个组织都是造反派组织。希望你们两派头头不要领错路。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三日,毛远新传达周恩来对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指示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四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对《黑龙江省捍联总、炮轰派双方关于文化大革命若干问题协议》的批语
    中央认为,《黑龙江省捍联总、炮轰派双方关于文化大革命若干问题协议》很好。这是黑龙江省革命群众组织认真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最新指示,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成果,中央同意和支持这个协议。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市、县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和当地驻军以及各革命群众组织均应按照这一协议方针,结合各地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贯彻执行。希望两派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定地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上,热烈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在省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以“斗私,批修”为纲,消除小资产阶级的派性,增强无产阶级的党性,实现、巩固和发展革命的大联合和革命的三结合,搞好本地区、本单位的斗批改,夺取黑龙江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胜利。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七日,潘汪向中共中央、中央文革提出了书面检查,周恩来发给两派各10个代表一份征求意见。潘汪在《检查》中说:
    今年三、四月,我们对各大专院校的大批判、斗批改抓得不够突出,没有集中力量,集中目标批判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帮助左派整风没有落实,错误思想没有纠正,分歧意见没有统一,加上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地富反坏右分子的挑拨离间,以致发生分裂;我们深入群众,接近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听取不同意见)很差;做各群众团体负责人的工作多,没有深入下层同广大群众接触,虚心地向群众学习。
    在六月五日炮轰派冲击省革命委员会后,我们的错误发展得更严重了。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潘复生、汪家道同志检查的批示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以来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方向基本上是对的。但在夺权胜利以后,在对待群众的批评以及处理两派革命群众组织斗争的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现在他们能够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采取了高姿态,诚恳地检查了错误,这是好的。中央同意这个检查。
    革命委员会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新事物,它在前进的道路上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同志应该采取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帮助它。中央希望黑龙江省的两派革命群众组织紧密地团结起来,在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斗私,批修”,实行革命的大联合,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把黑龙江省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黑龙江省处在同苏修斗争的前线,敌情比较复杂,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以及各种外国特务,还在寻找机会进行破坏活动。一切革命群众组织都要提高革命警惕,防止坏人利用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进行破坏活动。
    革命委员会的同志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做群众的小学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带领广大革命群众,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李富春、戚本禹、姚文元、杨成武、谢富治、吴法宪、李天佑、李作鹏、张秀川、王洪坤、陈锡联、宋任穷等接见了黑龙江省两派代表以及辽吉两省各派代表。潘汪也在台上就坐。
    
    
    四、六、一九六八年潘复生搞的“反右倾、反复旧、反复辟
    
    运动
    
    一九六八年元旦后,潘复生指派范正美、宋振业、刘雪峰、聂士荣主持两派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贯彻十二条协议。
    
    一九六八年二月五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转发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深挖叛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批示及附件
    
    一九六八年三月三十日,毛泽东对黑龙江省革委会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报告的批语
    总理、伯达同志:
    我看这个文件好,可否转发各地参考,请酌定。因毕业生分配是个普遍问题,不仅有大学,且有大量中、小学。
    
    一九六八年三月三十日至四月二日,潘复生主持召开了省革委会常委扩大会议,学习和贯彻毛泽东关于革命委员会的上述最新指示。
    他在分析全省阶级斗争形势时指出:全省65个县以上革委会,“至少有百分之十几的权不在我们手里。”他提出,目前的主要危险是“右倾思想”。
    潘复生在会议期间,带领与会全体人员,在哈尔滨市滨江区和平一队召开现场会议,认为哈尔滨市滨江区和平一队是“右倾翻案”的典型,点名批判了几十个人,当场逮捕23人,致使百分之八十的区、社干部,百分之六十的大小队干部被撤掉。其中,有的扣上“漏网走资派”,有的冠以阶级异己分子,有的戴上阶级报复的帽子,有的斥为现行反革命。
    
    
    一九六八年四月四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转发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报告的批示
    
    一九六八年四月,潘复生在全省发动了“反右倾、反复旧、反复辟”的运动。在全省大抓所谓阶级报复案件。从省革委会到各地,把造反派前一段解放并予以结合的大批干部,以“漏网走资派”的罪名加以重新打倒。全省被揪斗的干部不少于5万人。
    
    一九六八年四月开始,潘复生于4月14日、16日、5月11日、21日,以省革委的名义,向毛泽东、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并沈阳军区四次呈报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的材料,称宋是“漏网走资派”。
    
    一九六八年四月下旬,毛远新以个人名义给潘、汪写的一封信。
    信中称:哈尔滨最近又有一些炮轰派个别人在活动,这是不对的。在中央召集两派在京办学习班时,总理考虑炮轰派中军工山下派和哈师院炮轰派是老造反派,在文革初期有贡献。炮轰派受极左思潮影响,在对待省革委会上犯有方向性错误,当时没有明确指出来,中央相信炮轰派广大革命群众,通过毛主席著作和最新指示的学习,能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加以认识。从北京回来以后,多数炮轰派高举大团结的旗帜,为促进大联合作了很多工作。但是,现在又有个别人搞了一些不应该搞的活动,这是不对的。我建议省革委会找他们谈清楚。现在苏修蠢蠢欲动,大敌当前,希望他们顾全大局,在省革委会的领导下,克服错误,团结起来、共同对敌,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潘复生得到这封信之后,令办公室广为散发,被一些派性严重的人进一步加以曲解,作为他们整炮轰派的新型重武器。
    
    一九六八年五月八日,林彪关于旅大地区的三点指示
    一、军队无论如何不能开枪,防止坏人挑拨我们开枪犯错误,千万不要上当。
    二、要继续克服资产阶级派性,一定要—碗水端平,不要支—派、压一派。
    三、当前特别重要的是继续抓好工人队伍工作,有了军队,有了工人阶级,有就能稳定局势,我们什么都不怕。
    一九六八年五月十六日,穆国兴给潘复生、汪家道写了书面检讨。他诚恳地向潘、汪检讨,认为自己犯了方向性错误。并且从六个方面,列举了自己的错误事实,多角度分析其错误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之后又主要从主观上多方面检查自己犯错误的根源。
    穆国兴抱着极大的希望,结果是,师院捍联总发出一个比一个调子更高的勒令,要他交待他是如何搞阴谋诡计的。他说:“我有什么阴谋诡计?我的一切都是公开的,是阳谋。在哈尔滨我是正确处理派,他不容我。我只好跑到北京找中央。到了北京,我承认受当时极左思潮影响,7•20事件之后,我在北京往学院写了三封公开信,把当时自己对形势的看法及处理黑龙江省问题的个人意见都向全院公开了。我作为院革委会主任站在炮轰派一边,有派性。我诚恳地检讨。他有错误,中央允许他改正,为什么他就不能理解别人,允许别人犯错误、改正错误。”
    
    一九六八年六月初,哈师院和农学院一些人相继在省革委会办公楼内贴出大字报。师院的大字报称范正美是黑龙江省“二月逆流”的黑干将、炮打“三红”的急先锋、破坏黑龙江省文化大革命的罪魁祸首、文化大革命的变色龙、小爬虫。对宋振业的大字报用语多少显得调子稍低一些,没有扣罪魁祸首的帽子。
    此后不久,在师院院内和附近的大街上,“打倒范正美、宋振业”的大字报和大标语,随处可见。
    各个院校炮轰派里,在捍联总的“工作”之下,纷纷出现了“立新功”、“开新宇”、“揭老底”等名目繁多的战斗队,出来杀范正美和其他炮轰派头头的“回马枪”。“打倒范正美”、“把范正美赶出省革委会”的大字块已频频见于街头。
    
    一九六八年六月十日,范正美和宋振业联名给潘复生、汪家道呈上了他们给毛泽东、林彪、中央、中央文革、省革委会常委的书面检查。
    
    一九六八年六月十八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
    1968.06.18;中发[68]98号
    批示规定,东北农恳总局所属农场,与黑龙江某些省属农场、黑河农建一师、合江农建二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汪家道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一九六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开始,潘复生以省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先后8次召开电视、有线广播大会,分专题揭批欧阳钦、李范五“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问题”:
    第一次是6月29日,专题是批“推行修正主义建党路线”;
    第二次是7月15日,专题是批“反对毛主席军事路线,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罪行”;
    第三次是7月26日,专题是批“政权建设方面修正主义罪行”;
    第四次是8月3日,专题是批“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第五次是8月12日,专题是批“对抗无产阶级司令部罪行”;
    第六次是9月16日,专题是批“推行修正主义城建路线”;
    第七次是9月24日,专题是批“修正主义新闻路线”;
    第八次是1969年2月5日,专题是批“招降纳叛,结党营私”。
    
    一九六八年七月四日,潘复生在黑龙江省革委会机关干部会上的讲话
    
    一九六八年八月五日,穆国兴自杀身亡。留下一个没有署名的遗书《几点说明》:
    
    一九六八年八月,哈尔滨师范学院正式成立了专案组,经院革命委员会认定并由院专案组负责清查的所谓反革命集团成员有:范正美、穆国兴、任万新、胡云飞 (范正美专案由省文革组负责)
    
    一九六八年十月五日,《人民日报》通讯员报道《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
    编者按:黑龙江“五·七”干校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经验很好,建议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同志们和广大干部、知识分子认真读一读。我们已经有了关于精简机构方面的经验,再加上关于干部下放劳动方面的经验,对如何实现机关革命化、干部革命化,认识就比较完整了。
    毛主席最近指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对反修、防修,对搞好斗、批、改,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引起我们各级革命干部和广大革命群众的高度重视。希望广大干部(除老弱病残者外),包括那些犯过错误的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下放劳动的过程中重新学习,使自己精神面貌来一个比较彻底的革命化。在革命委员会中工作的新老革命干部,也要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分期分批下放劳动,使自己不脱离劳动人民,既当“官”,又当老百姓。新干部要特别注意不要染上脱离群众、脱离劳动、一切依靠秘书、做官当老爷的剥削阶级坏作风,要保持无产阶级朝气勃勃的革命的青春。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中旬,潘复生借贯彻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在省革委扩大会议上,组织对范正美、宋振业的大会批斗。先是在小组会上,宋振业检讨自己犯了罪,而范正美只是在小组会上检讨自己犯有错误,从而激起潘复生的强烈不满。于是连续出了好几期简报,登载各小组批评范正美认识不高、检讨不深。,潘复生在扩大会上连续两次在晚上召开批斗范正美的大会,由宋振业陪斗,
    省革委会全会扩大会议还没有闭会,潘复生不经请示中央批准,就将范正美和宋振业隔离审查,派人轮流看管,直到1969年5月,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这期间,共组织对范正美的大小批斗会近十次。其中有省直机关干部大会、省政治委员会、工代会和贫代会成立大会、哈医大以及哈师院师生大会等。
    
    贰、本节简论
    
    黑龙江省这个阶段的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非常丰富。
    首先是群众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起来造反,原省委企图镇压但没有成为事实;也遇到过对立面但很快就垮台了。
    一九六七年一月革命风暴,在潘复生、汪家道的支持下,革命群众组织一举夺了省委、省人委走资派的权,很快成立了省革命委员会。用周恩来的话说:这确实是太顺利了!干部和群众都没有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锻炼。
    正因为如此,在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很快就遇到了新问题:革命造反派如何对待新生的革命委员会,特别是在它成立的初期不可避免产生的缺点错误?参加革命委员会的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过程中产生的缺点错误?黑龙江省的炮轰派抓住省革委会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动不动就要炮轰,这是撤台,不是补台,因而是错误的。省革委会的主要领导人潘复生抓住炮轰派缺点错误不放,无限上纲,把炮轰派打成二月逆流,这就错上加错。
    在潘复生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挑起了革命造反派内部的矛盾斗争,利用捍联总打压炮轰派,造成大规模武斗。在斗争中由于原八八团的人员大量参与其中,使斗争的形势更加复杂。
    经过中央反复工作,于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两派达成协议,潘复生也作了检查。但是,一九六八年,潘复生又利用“反右倾”的机会,打击原炮轰派的领导人,把他们打成反革命集团。他自以为得意,其实,这就为他自己在一九七一年的垮台创造了条件。
    1971年8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潘复生的黑龙江省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任命汪家道为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刘光涛为第一副主任,傅奎清、张林池为副主任。
    
    2007年6月30日初稿
    2011年8月9日修改
分享 转发
TOP
2#

潘是投机分子,耍反革命两面派的手法,骗取了造反派的信任。潘复生、汪家道二人都是镇压造反派的刽子手。
没有写出各市、地文革的情况。其实,各市、地在成立革委会之前,造反派便被打压下去了。从全省来看,悍联总和炮轰派的斗争,就是保皇派和造反派的斗争。成立革委会之后,基本是悍联总掌权。潘、汪二人,其实是黑龙江省“二月逆流”的总后台。
TOP
3#

汪家道就是军内的走资派,是liudeng在军内的代理人。黑龙江有多少造反派被打致死致残,与他有极大的关系。
TOP
4#

在中央,也并不是只有林彪是“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还有人!
TOP
5#

历史也需要沉淀,才能看的更加清楚。
TOP
6#

看来,潘复生担任省革委主任,范正美是有很大责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有时幼稚得很,确实如此。
TOP
7#

黑龙江的文化大革命是做了一锅夹生饭。
TOP
8#

戚本禹这个人也是主席当年否定的人物,如今被一些人说成是革命者,不知是什么原因。老朽纳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