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无产阶级看历史
» 江淮大地,一位伟人曾经走过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932
|
回复:
0
江淮大地,一位伟人曾经走过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052
精华
3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星火燎原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1205
积分
1473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3-17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6-20 17:30
|
只看楼主
江淮大地,一位伟人曾经走过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生前对安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安徽人民给予了无限关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五次来到安徽,江淮大地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这位伟人的足迹――
1953年2月,毛泽东巡视长江,夜宿安庆,考察长江防洪、南水北调、北煤南运问题,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1958年9月,毛泽东亲临安徽,进行为期5天的视察。他到学校,下工厂,去农村,进城镇,访兵营……每到一处,都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繁忙身影。
1959年10月,毛泽东再次视察安徽,先后走访了省委机关钢铁厂(现合肥钢铁公司)、合肥市郊区蜀山人民公社(现井岗镇)、含山县长岗公社(现长岗乡)、马鞍山钢铁公司等单位,深入群众中间,倾听各方面意见。
1961年7月,毛泽东到南方视察,途经蚌埠,听取安徽推行农业生产责任田制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
1965年11月14日,毛泽东停车蚌埠,约见李葆华、李作之、王光宇等汇报工作,并询问了安徽煤矿资源情况,对安徽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以及如何开展群众工作,作了明确指示。
·我们亲历·
毛泽东同志在安徽视察期间,我省的一些党政领导陪同参加了视察,有幸亲聆毛泽东同志的教诲,亲身感受他工作和生活的一些细节。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张深入实践,从群众中来
王光宇
六十年代初,正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安徽农业严重减产,粮食非常紧缺。为了扭转当时的困难局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安徽省委根据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于1961年3月6日决定在全省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3月7日,曾希圣赴广州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他向毛主席汇报请示了试行责任田办法的意见。当时毛主席对安徽试行责任田办法很感兴趣,答复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当晚,曾希圣打电话给省委,传达了毛主席的这一指示。于是,责任田在安徽很快试行起来。当年7月,毛主席在蚌埠火车站又听到了曾希圣的有关汇报,他听了后说:“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如果责任田确有好处,可以多搞一点。”根据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安徽省委立即部署各地,广泛推行责任田。安徽责任田是在毛主席亲自关怀与支持下得以试验并推广实行的,虽然不久后夭折,但它毕竟是人民群众的一个伟大创举,而且它为后来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最初的成功经验。
1965年11月14日,毛主席停车蚌埠,约召我和李葆华、李任之等向他汇报工作。
毛主席对安徽的矿产资源十分关心,他问我们:“安徽有多少煤?据说睢溪煤矿很大,储量多少?”我和李任之将沿江及淮北地区的煤炭储量向他作了详细汇报。
当李葆华介绍到安徽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情况时,毛泽东接过话题说:“机关可以留1/3,2/3下基层。机关人越多事情越难办。”
毛主席在和大家谈到工作方法时说:“只有一般号召,没有具体指导;只有领导核心,不与群众结合;只到群众中去,不从群众中来,是不行的!只剩光杆,怎么能领导呢?干什么事情都要走群众路线。”
在谈到粮食征购问题时,毛主席又关切地说:“你们不要调出8.5亿斤,给中央少调一点嘛。要稳重,不要冒失,要藏粮于民。”
衣食简朴平易近人,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
郑锐
1958年9月和1959年10月,毛主席两次视察省城合肥时,在省委统一领导下由我实际负责接待工作。这里着重谈一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当时,我任省委委员、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省委让我负责毛主席来安徽的接待和保卫等方面的组织工作,我非常高兴,感到十分光荣。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疏忽。
在这之前,1956年党的八大后,曾希圣就要求毛主席视察安徽,并希望党的九大在安徽召开,他还通过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叶子龙等了解到毛主席的一些工作和生活习惯,比如不住楼房,夜里工作,睡硬板床,爱看史志等等,根据这些,省委要我们做好接待准备。
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很差,合肥的江淮旅社和稻香楼宾馆没有一处适用的平房,曾希圣交待我们尽快在稻香楼建了一幢普通砖瓦结构、简单实用的小平房,取名“西苑”平房。1958年9月16日下午7点多钟,毛主席从安庆乘汽车经舒茶公社到达合肥,就下榻这座平房。室内陈设简单整洁,办公桌上放了歙砚、宣纸、徽墨、毛笔。他睡的是硬板床,在他的床头还放了一些史籍和安徽、合肥的方志。毛主席吃的饭菜也很简单,没有作陪的,一般是三菜一汤或四菜一汤,有辣椒和红烧肉就行。吃完饭总是用茶水荡荡饭碗,哪怕是碗里的几粒饭,也连同茶水一起吃进去。
这里特别需要说到的是,毛主席同合肥广大干部群众会见的热烈场面,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次会见几十万群众的隆重场面。
1958年9月16日,随同毛主席来安徽视察的张治中先生说:我们家乡的人都想见见您。毛主席欣然答应。对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我们都很兴奋,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既要满足广大群众看望主席的愿望,又要保证万无一失。
9月19日下午,本来下着雨,2点15分的时候,忽然雨止天晴,阳光透过薄云洒向大地。毛主席接见省直机关处以上干部并合影后,由曾希圣陪同乘着一辆我们从南京军区借来的绿色苏式敞蓬汽车,从稻香楼出发,沿着金寨路、长江路、胜利路前往合肥火车站。沿途20多万人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很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毛主席万岁!”这发自肺腑的欢呼,响彻十里长街。毛主席慈祥地向欢呼雀跃的人群频频招手。公安部长罗瑞卿陪同张治中乘另一辆敞蓬汽车随后,我和合肥市委书记刘征田、公安厅长邢浩乘一辆吉普车为前导。5公里的路程,车行半个多小时才到火车站。毛主席站在台阶下摘下帽子,面对站前广场上如潮的欢呼群众一再挥帽致意。这一幕感人的镜头,成了以后好多天省城广大干部群众津津乐道的焦点话题。我和大家一样,在紧张工作之后,久久沉浸在光荣与幸福之中。
·我们缅怀·
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期间,深入基层,所到之处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工作作风平易近人。许多当年受到过毛泽东同志接见的同志,以及他视察过的单位的负责同志,回忆起当年的镜头时,仍然万分感动。
山坡要多开辟茶园
杨道德
1958年9月16日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毛主席视察了我的家乡--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作为县委领导成员之一,我有幸参与了那次接待工作。
毛主席是由当时安徽省委领导曾希圣、黄岩等同志陪同来舒茶的。他们一行首先来到茶厂俱乐部小憩一会。毛主席待人和蔼可亲,当服务员潘忠惠送上毛巾时,他笑着说:“谢谢你,小同志。”洗过脸,主席环视四周,室内墙上张贴着公社劳动竞赛进度图表和各种奖旗、奖状,西墙中央有一幅“把鲜花献给劳动模范”的宣传画,他见到后连连点头说:“这很好,这很好。”
接着,毛主席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室和茶厂车间。在展览室,主席和讲解员葛富良亲切握手。面对模型上显示的水库、电站、拖拉机站等规划项目,他问得十分详细。他还关切地问到村庄建设有没有规划、什么时候实现园林化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当他看到展览室摆放的由农民自己发明创造的打稻机、收割机、筛土机等20多种新式农机具时,非常满意。
在茶厂车间,毛主席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杀青、揉捻、炒胚等整个绿茶初制过程的机械设备。有时还同曾希圣幽默几句,引起阵阵笑声。当主席走出茶厂远眺后山时,他叮嘱说:“啊,那就是茶树,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
他在参观中还询问了社员多少天吃一次肉等生活情况,并指示人民公社要种菜,“种菜也要实行专业化。”
沼气在大发展
戴宏仓
1959年10月28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合肥市蜀山人民公社(现蜀山区井岗镇)视察。
10月27日晚,毛主席在下榻的稻香楼宾馆,听取了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合肥市委书记刘征田关于农村情况的汇报。当刘征田汇报到蜀山公社有万头猪场、沼气站、化肥厂、少年号电灌站时,毛主席高兴地说:“去看看好啊,有特色!”
28日下午3时许,毛主席一行来到蜀山镇,在干部群众簇拥下,直向沼气站走去。
“我吸烟对沼气有没有影响?”毛主席走近沼气站问。
“没有影响!”蜀山公社党委书记钱朝胜随即回答。但主席还是立即扔下烟蒂,并用脚踩灭。
在沼气站,他仔细地察看了沼气站规模、生产沼气情况,观看了沼气烧水、烧饭、炒菜、点灯情景,满意地说:“这样很好嘛,又能点灯,又能烧饭,又能做肥料,要大发展。”
搞农业不搞化肥不行
尹涛
1958年,为了解决农业用肥,全国第一套年产400吨合成氨在四方集团的前身――蜀山化肥厂建成投产。
1959年10月28日下午,毛泽东主席来安徽视察时,凭着对新生事物特有的兴趣和对农业用肥的极大关注,在省委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和合肥市委书记刘征田等陪同下,亲临我厂视察。在厂内毛主席听取了省石化厅厅长黄诚同志的汇报,参观了造气、变换、精炼、高压和合成车间,并不断地和当班生产工人亲切握手问好。
在听取汇报后,他赞赏地说:“很好,大中小结合,一个化肥厂可以解决一个公社问题,一亩地几十斤化肥就基本解决了。”他对身旁的曾希圣同志说:“你要抓紧,这是一项有意义的事情,要推广下去。”并强调:“搞农业不搞化肥不行。”毛主席回京后,在有关会议上提到化肥发展问题,会后陈云同志亲赴安徽达40多天,调查、了解、决策化肥的发展,准备搞好后在全国推广。在此情况下,原化工部布点又建成一套年产800吨合成氨装置,化工部袁德荣司长和黄诚厅长亲自指挥,在现场指导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生产出合格的氨水。1961年,蜀山化肥厂被评为小氮肥生产红旗单位。
主要城市要有博物馆
邓峰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作为安徽省博物馆,我们对毛主席怀有一份独特的感情。毛泽东主席在文化领域,一再强调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毛主席在1958年9月17日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曾经指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博物馆工作作出如此重要的指示。它高度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博物馆的宗旨,是对新中国博物馆工作的鞭策和促进,也给安徽省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和人文资产。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毛主席的指示,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人民网合肥12月24日电)
来源:人民网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学习.讨论
新闻.评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