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深层次观察文化大革命问题 Ⅱ―――从公有制与私有制思想体系上观察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私有化人们思想的变化
作者:范复拜
前言
前面的章节,我们阐述了人的思维(思想)的作用,阐述了现在的时代是公有制逐渐代替私有制的时代。阐述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从更深层次解释文化大革命和以后的改革开放私有化过程中,许多人们不能满意解释的问题。由于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思想又受时代的影响,因此,从更深层次解释文化大革命和以后的改革开放私有化过程中,许多人们不能满意解释的问题,必须从公有制与私有制思想体系上观察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私有化人们思想的变化。
Ⅰ 公有制与私有制界限的回顾。前面的章节,论述过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辩证关系,论述过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界限。为了讨论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私有化问题,再作一次回顾。
人类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单个人是组成人类的一分子。单个人的运动是在人类这种物质运动规律之中的运动,受人类这种物质运动规律地约束。单个人体上存在的思维(思想)器官,也就是脑器官,是单个人体的一部分,因此,它的运动也受人类这种物质运动的约束。人类这种物质运动的规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此,单个人体的脑器官指挥单个人体的运动,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人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服务的。单个人体的脑器官指挥单个人体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就是人类这种物质运动的规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
人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就属于公有制范围,因此,单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是公有制范围,不是私有制范围。但是,由于思维(思想)的特性,单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会越出界限,达到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形成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也就是形成剥削。这就成了私有制。
私有制就是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越出了界限,损害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私有观念就是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越出界限,损害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存在于思想中,尚未变成事实,以后的活动中,如果条件容许,将以这种思想指挥自己的行动,使思想中存在的想法变成事实。
私有制、私有观念的表现,也是塔型的,为个人,为家庭,为小团体,不顾社会,不顾人类,都是私有制、私有观念的延伸。毛泽东说,为中国,为世界大多数人服务。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代表了最彻底的公有制。
单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是人类这种物质运动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是规律的一部分;越出界限,达到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不是人类这种物质运动运动规律所决定的,是妨害规律的部分。但是,由符合规律到越出规律,没有天然牢固的防线,是很容易突破的。这就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有私有制,不是单个人思想中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有明确的界限,自觉限制越出界限,造不成损害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而是没有剩余物质,一旦有了物质条件,私有制产生就成了必然的了。但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了,由于生产方式把所有的人都以社会生产为中心,有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杜绝了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越出界限,损害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的条件,私有制也就消失了。
Ⅱ 现阶段,私有制与公有制界限的划分
在论述私有制与公有制界限时讲到,单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活动,单个人思想中存在的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活后代的思想,不是私有制,也不是私有观念。共产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社会,人们的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地追求,还要更上一层楼,只是限制、消灭了单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活动,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相同利益。人类地发展,要求人类成员时时刻刻地不能忘记保持自己的健康,生育扶养后代。那么,现阶段,是公有制逐渐代替私有制的历史阶段,人们的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方面,公有制与私有制界限在哪里呢?现阶段,为公有制斗争的人们,把他们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方面的追求,与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追求溶为一起。也就是把自己的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大多数人得到了利益,自己也得到一分。除此而外,没有自己特殊的私人利益。毛泽东培养的先进人物,都是把自己的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典型,比如,大庆的王进喜,他随社会给广大成员利益的提高,也得到提高,如公费医疗,劳保福利,都享受一分。但除此而外,没有别的,其它的特殊利益。
现阶段,还是私有制统治的社会,把自己的利益溶入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从个人观察,表现为付出辛勤大大的,得到的报酬小小的。人们熟知的陈永贵、焦裕禄,就是为社会、为社会的将来付出了巨大辛勤。但自己的报酬与劳动相比,存在私有观念的人观察是失衡的。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培养的模范人物,张思德、白求恩、周恩来、雷锋、王进喜、陈永贵、焦裕禄等,都是把自己利益溶入社会和将来社会的利益之中,这些人是现阶段公有制的榜样。这些人能够受到人们的敬仰,包括私有观念严重的人,表明了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可能和必然,但是,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将是一个长期地、艰苦地过程。张思德、白求恩、周恩来、雷锋、王进喜、陈永贵、焦裕禄等,是现阶段冬天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离山花烂漫还有一段时间。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革私有制的命,它的最后结果,就是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境界,进入张思德、白求恩、周恩来、雷锋、王进喜、陈永贵、焦裕禄等的思想境界,甚至超过他们。可见,革私有制的命,是异常艰苦的、长期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被现阶段私有制势力捧为总设计师的人物,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真正的内含就是鼓励人们的私有观念,鼓励人们为自己的私利,损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因而就是鼓励人剥削人。改革开放私有化的实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由于现在是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时代,短短的三十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已经成为人们批判、指责的靶子。可以预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口号的历史地位,将是私有制的历史垃圾堆,臭烘烘,千人踏,万人骂。
现在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把社会紧密地有机联系起来。社会出现的问题必须由社会地运行解决。不是社会运行以外的什么恩施解决,必须由代表社会运行权力解决。比如,保障工人工作,由社会制度规定不许失业,而不是由什么人给多少个人找到了安置等。又比如人们的看病,由社会给予公费医疗,而不是由什么人发善心,捐钱救济无钱看病的人。又比如拖欠工资,由社会保障不许拖欠,而不是什么官发善心,显示亲民,去代替讨要。
什么是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呢?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概念都是不相同的。公有制概念里的社会成员切身利益,是社会长远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当代人生老病死有关的事,都是社会成员切身的利益;私有制概念里的社会成员切身利益,都是眼前的,具体的。在长远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当代人生老病死有关的利益与眼前的,具体的利益一致时,公有制与私有制讲的社会成员切身利益是相同的;当在长远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当代人生老病死有关的利益与眼前的,具体的利益不一致时,私有制讲的社会成员切身利益,与真正的社会成员切身利益,就犯了竭泽而渔,饮鸩止渴毛病。改革开放私有化过程中,中国的私有制势力,用牺牲社会成员长远的利益,满足眼前的,具体的利益,欺骗蒙哄了许多私有观念严重的人。他们暂时得到蝇头小利的欢呼,永远补偿不了失去基本利益的痛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人类社会以生产为中心紧密的有机联系起来了,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发展到腐朽没落阶段,也就是私有制发展到腐朽没落阶段,公有制要逐渐代替私有制了。因此,社会成员的正当追求,只能由公有制解决,解决的原则就是把个人的追求溶入社会的利益之中,社会成员都得到的利益,自己也得到一分。这就是人们的生活所需,扩大社会福利分配,缩小给予个人的分配。比如,毛泽东时代的低工资高福利,医疗、住房、教育等都不通过个人收入得到。解决的方法,就是马克思指出的,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专私有制的政,逐步限制、消灭私有制的一切,进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Ⅲ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
为什么要反复地讲这一点呢?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打着共产主义旗号,进行的资产阶级应当完成的任务,是进行革资产阶级命,革私有制命以前的事。也就是革资产阶级命,革私有制命的准备。这一点中共六大的决议讲过,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讲的很清楚。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革资产阶级命,革私有制命混为一谈,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最大的思想障碍,许多问题的根源,出在这里。
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是私有制社会一切革命的共性。参加革命人的指导思想都是从自己私利出发,就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誓词,共享富贵。历史上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每次革命,都对社会地发展有所贡献,但不是参加革命人们有意识追求的目的,而是出乎他们追求目的外的意外。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大的旗帜是共产主义旗帜,但是,许多小的旗帜,具体的旗帜,比如,土地改革时的平分土地,就是刺激个人私利。又比如,实行等级工资制,也是刺激个人为私利奋斗。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虽然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且有毛泽东等一部分人完全接受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现实地实践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因此,毛泽东等一部分人完全接受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仍然是带着私有制为自己的思想参加革命的。由于实践的情况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从私有制理解马克思主义,口头上喊着共产主义,实践上为私利奋斗,在革命队伍,在共产党内形成了很大的力量,而且有了代表人物。许多抱着为私利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他们很有工作能力,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他们为私利的目的一致,在革命中发挥了卓越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私有制思想统治的人参加革命,表面上、口头上是为共产主义工作,实际上是为自己私利。表面上、口头上与实际的不一致,要变成形式上的一致,就是歪曲马克思主义,用私有制解释马克思主义。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带有私有制概念为自己利益的人参加革命是必然的,由于打的旗号是为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旗帜下,为自己,为私利,也就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革命成功后,带有私有制观念,革命中立有功劳,得到了高的政治地位,获得了优厚的经济待遇是历史的必然。这一部分人,是历史的功臣,但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功臣,是由半殖民地走向共产主义必须在先完成的任务中的功臣,不是革资产阶级命,革私有制命的功臣。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很有可能变成革资产阶级命,革私有制命的对象。文化大革命中,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很大一部分就是这种人。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出现许多问题,许多人不理解,有很大原因就是大部分人没有弄清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把打着共产主义旗号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错误的认为是社会主义革命,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
私有制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其结果都是一个私有制统治阶级代替另一个私有制统治阶级。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一个私有制统治阶级代替另一个私有制统治阶级,就是毛泽东说的,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共产党内产生的资产阶级,就是新的私有制剥削统治阶级,但是,它在表现形式上,都与历史上剥削统治阶级有所不同。它戴着马克思主义帽子,穿着消灭了剥削的外衣;在剥削形式上,用权力资本形式剥削剩余价值,取代了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剥削剩余价值的形式,而且用按劳分配的冠冕堂皇作掩护。
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形成的大多数人在社会运动方面的社会思想,也就是继续革命,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的社会思想是什么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次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但是,像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一样,是社会的前进。社会的前进,尽管是在私有制范围内,也会对社会成员带来利益,因此,大多数社会成员内心是拥护的。大多数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拥护,就是说大多数成员在一段时间与统治阶级思想是一致的。文化大革命斗走资派过程中,相当多的群众,特别是工人群众,当了保守派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形成的大多数人在社会运动方面的社会思想,也就是继续革命,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的社会思想,是微弱的,仍然是私有制统治的社会思想。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必须重新组织力量,要经过更加艰苦困难,多次地反复。
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许多功臣,由于他们继承了历史上私有制革命的遗留: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因此,必然成为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这就是共产党内资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必然。
Ⅳ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A 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含。
前面已经讲过,社会主义革命与以往任何的私有制革命不同。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革资产阶级的命,由于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后的一个私有制社会,因此,革资产阶级的命,就是革私有制的命。这个革命,不但要消灭资产阶级,而且要消灭私有制的一切,就是说,要把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私有制的残留,全部清除。总之,简略地讲,社会主义革命就是革私有制的命。由于私有制统治人类几千年,根深蒂固,消灭私有制,特别是思想领域的私有制,是非常艰难的,必须用与以往不同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马克思列宁指出的:首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新生的共产主义与腐朽的资本主义地斗争。用政权帮助、扶持新生的共产主义,也就是公有制,用政权限制、削弱、消灭腐朽的资本主义,也就是私有制。
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社会运动除了有人类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中国的封建社会慢速运动,经历了两千多年。资本主义社会,走的是半殖民地形式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紧密地相连。毛泽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一个序幕。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紧接着就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了。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但与社会主义革命,即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紧密相连,而且某些部分还交叉进行。还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在农村提倡和组织的互助组、变工组一类,就是限制私有制的小农经济部分。刚刚建国,还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过程中,全国大规模进行的“三反”、“五反”,就是对准了私有制,是历代私有制的传统。
随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地消灭了封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立即领导农民组织初级农业合作社,之后马不停蹄地进到人民公社。与农业集体化同时,进行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这时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改成无产阶级专政了。人民民主专政内容是,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专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是,无产阶级专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私有制的政了。
与农业集体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生产方式的向资本主义、私有制斗争同时,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思想领域进行了许多运动,反右派,批判电影《武训传》、知识分子改造,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四清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现在观察所有的矛头都是对准资本主义,对准私有制的。要限制、削弱、消灭的私有制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单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越出界限,达到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形成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也就是形成剥削,是变成事实的私有制部分;另一部分是存在于人们思想上的部分,也就是存在于单个人追求自身健康、生育扶养后代的行为,越出界限,达到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相同的利益,形成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也就是形成剥削的思想,但条件不成熟,尚未变成事实。因此,叫做私有观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成社会主义革命,有一个特殊的条件,就是没有夺权国家最高政权,因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最高政权后,一致牢牢地掌握着最高权力。但是,许多最高政权下的权力,并不是掌握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最高权力的握有,不是全部在毛泽东手里,但是,主导掌握在毛泽东手里。下面的政权,有的全部不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全部都是资产阶级私有制掌握。
C 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时的政权特点与社会思想
毛泽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连接着的。但是,两种革命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革命成功后形成的社会思想,仍然是私有制思想体系,不能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人们活动是为了本身得到某些个人利益,不是把个人利益溶于社会利益之中。革命成功后,革命者要以出力多少得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大于一般社会成员的特殊。得到特殊者,没有得到特殊者,思想上都是认同的。历代私有制改朝换代后,取得权力统治者的信条都是:自己打下的天下,要保住。也就是保住高于一般社会成员的特权、物质享受。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是私有制革命,大多数取得权力统治者这个信条没有变,一般社会成员由私有观念观察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没有变。这就是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时的社会主导思想。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处于逐渐没落的时代,在当前的社会主导思想基础上,一部分人发挥了人的思维(思想)在认识社会运动规律上的特性:认识社会这种物质运动将要出现的形式。但是,按照思维(思想)的一般运动规律,正确的认识只是少数人。〔思维(思想)运动规律本文前面论述过〕毛泽东就是基于当前的社会主导思想,正确认识社会运动规律少数人的代表人物。
毛泽东虽然正确地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的社会运动规律,但是,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现实条件决定了大多数人的思想,仍然只能是私有制体系。尽管由于毛泽东正确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人民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但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上,他的正确思想,仍然处于少数地位,大多数人跟上他的正确思想,要有一段过程。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就,毛泽东只能利用他的崇高威望和掌握的最高权力,加速人们的思想转变。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社会的运动规律,这些过程是必然要发生的,但是,没有毛泽东的崇高威望和他掌握的最高权力,当时是不会发生的。
上面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形成的社会思想,在这种社会思想下,社会权力的情况如何呢?社会存在的思想必然反映在政权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因素,继续革命,革私有制命的思想,和个人得到既得利益站在私有制立场上,死命维护私有制思想,都反映在政权中。两种思想体系存在在政权中,必然产生各种形式地冲突,也就形成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说的,两个司令部,一个无产阶级司令部,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
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完成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出现过重大的事件。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中,为了个人私利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因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以后取得既得利益的,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的人,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不积极了,逐渐在多方面变成阻力。比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用以一些小事为借口,大量解散农业合作社;在反右派运动中搞了扩大化;在大跃进中大刮“五风”;在四清中不相信农村大多数干部,打击一大片;文化大革命初期用反动路线镇压群众;文化大革命中,制造混乱,挑动群众斗群众。
社会的运动都是连续的,新的运动形式都是在旧的基础上连续运动转化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础上地转化,因此,带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某些形式,而且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毛泽东建立了崇高的威望,是权力的中心,掌握最高权力。社会主义革命中,毛泽东的权力并没有改变,但是,革命的对象改变了,变成了革资产阶级的命,革私有制的命。革命的对象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功臣,也就是跟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出了大力,革命成功后得到了大的既得利益,因而,变成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这个变化,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制定社会全局性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按毛泽东意图,但是,具体执行按毛泽东意图制定的社会全局性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是毛泽东的意图了。具体执行按毛泽东意图制定的社会全局性的路线方针政策,由于成了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地按私有制概念理解和执行,经常出现‘右倾’和‘形左实右’的干扰和破坏。由于抱着为自己私利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成功后,得到高于普通社会成员的既得利益,而且握有一部分权力的人,人数众多,分布于各层权力,因此,具体执行按毛泽东意图制定的社会全局性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出现‘右倾’和‘形左实右’的干扰和破坏,就成了自上而下全国性的了。当着‘右倾’和‘形左实右’的干扰和破坏,造成严重损失后,又把损失的原因归罪于按毛泽东意图制定的社会全局性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跃进中的“五风”错误,‘反右派’中的扩大化,就是典型例子。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的许多讲话,比如北京市委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中宣部是阎王殿,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部;文化部是才子佳人、外国死人部等,也是毛泽东感到这些权力单位,是打着毛泽东旗号,干与毛泽东想法相反的事。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革命,革命成功后形成的社会思想仍然是私有制思想体系,也就是社会大多数人仍然是私有制思想体系。又由于中国社会运动规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将即时地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和革命成功后,已经生产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是新生思想,没有形成占主导的社会思想。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占主导的社会思想,但是,由于它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已经掌握了最高权力的毛泽东等人,因此,在社会主义革命地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人从私有观念观察问题,千思百想不能解开的疑惑。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层思想是真正统一的。转到社会主义革命,由于革命的对象改变了,而且与以往的革命相比有本质地改变,原来真正统一的领导层思想,出现了分裂。这种分裂的表现形式,是特殊的表现形式,就是,表面上,口号上,仍旧与以前相同,在实践中以‘右倾’和‘形左实右’表示地分裂。
实际上社会主义革命,在表面统一的情况下,已经形成了两个司令部,就是如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时讲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和资产阶级司令部。两个司令部虽然没有公开地叫出,但是,各自有各自的人马,各自的体系。最明确的显示是:毛泽东要发表篇文章,在北京不能发表,不得不秘密到上海找姚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