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侃侃学雷锋 [复制链接]

1#
侃侃学雷锋 

雷锋是那个时代的人,雷锋精神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当年,周总理题词概括了雷锋精神:“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风格”、“无产阶级斗志”,周总理概括的雷锋精神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界定了雷锋精神特定的涵义。

如今,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代不同,时代精神自然不同。在一个权力和金钱万能的社会,一切向权看,一切向钱看,便是这个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决定社会氛围。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为了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成立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

且不说学雷锋与社会氛围格格不入,成立“学雷锋基金”也是“离谱儿”的事情。“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指的是无私奉献、不图“名利”,将“学雷锋基金”用做奖励学雷锋的人们,岂不是对雷锋精神的亵渎?那些学雷锋的人们,在领取基金会奖金时,是否会有几分尴尬?

一切都在“与时俱进”。学雷锋被诠释为行“善举”,做“好人”。

那些“血管里流淌着道德血液”的富人,自会以“善举”来证明自己是“好人”。“善举”便是“恩赐”;“恩赐”之后,当然要感恩。在富人看来,是他们把“蛋糕”分给穷人。然而, 他们似乎忘记一个事实,――“蛋糕”毕竟是穷人做的。

“公仆”们会学雷锋么?说破天老百姓也不会相信。名为“公仆”,实为主人。“以民为本”,却视百姓如草芥,甚者视为“刁民”。“为人民服务”,不如在“人民”的后面加一个“币”字才真。

穷人延续着雷锋精神。“穷不帮穷谁照应,两根苦瓜一根藤”。穷人未必会行“善举”。 骑在穷人脖颈拉屎,自会有倒霉的一天。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自阶级社会以来不变的道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