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张宏良一定是看到了这篇报道,只是不知他怎么想?是右转呢?还是左转?还是狠狠地扇了他一记耳光!邓林谈邓小平的南巡:
“是对他的改革开放思想进行的一次总结。父亲在列车上最喜欢看农民的房子,看到大家盖起两层小楼,他就高兴……”
邓林谈邓小平对孩子的要求:
“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小出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家庭经历和教育也使邓家孩子认识到,人活在世界上,钱可以减少,职位可以降低,但是人有了知识、品质和精神,谁也拿不走,永远不会被打倒。”
沈泽玮 报道
北京特派员
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昨天在头版的突出位置,刊登了邓小平之女邓林的专访,借用邓林的话强调改革开放的路必须走下去。这是继去年底大谈民主法治建设之后,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再借官方媒体强调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相信是要进一步“转身”,明确表态遵循中国目前官方主流话语。
昨天是邓小平逝世15周年,《重庆日报》头版刊登邓小平长女邓林的专访,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则发号外纪念邓小平。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不仅扭转中国社会往“左”转的危机,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找到新的突破口。从今年1月份开始,《深圳特区报》和南方报系就针对邓小平南巡20周年纪念做了大幅报道。借邓小平逝世15周年纪念之际,《深圳特区报》再高举邓小平旗帜不让人意外,倒是重庆媒体罕见地与南方报章同时高调纪念邓小平而引人注目。
据《重庆日报》报道,邓林在专访中表示,“实践证明,南巡讲话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极其深刻”,“中国社会在经历转型,但无论怎么变,改革开放这条路不能变,必须走下去”。
邓林日前在四川广安举行画展,邀来重庆画家参加开幕式。《重庆日报》昨天在头版下方刊登邓林的专访内容,上方则图文并茂报道薄熙来会见来访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苏辉若。
出身红色高干家庭的薄熙来在2007年主政重庆后,因大力推广“唱红打黑”而被强烈质疑复辟文革。近日发生重庆副市长、重庆“打黑”的标志人物王立军走进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的爆炸性事件后,受左派拥护的“重庆模式”以及薄熙来的政治仕途是否受影响均受外界关注。
受访的时政分析人士评估,薄熙来借《重庆日报》报道邓林的专访来强调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是个“临时性、策略性的一个安排”,主要是“标榜我没有错”、“要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他以往走的路线都是邓小平的路线”,这可能是薄熙来要“向邓小平路线的,包括背后的人的示好”,以助他解脱他所可能面临的危机。
另一不具名分析人士认为,薄熙来确实想借机表态不反对改革开放,但重庆这几年是不是坚持了改革开放,“历史是会评价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表态就能完全证明”。
这其实不是薄熙来在王立军事件后首次表明坚持改革开放。据《重庆日报》报道,在上周的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上,薄熙来就强调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向改革开放要效益,以更大的勇气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重庆的科学发展。
去年底,薄熙来在重庆市委三届十次全会上作的主题报告时提出“民主法治15条”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当时此举也被视为是要改变外界对他“搞左”、“唱红”的刻板印象。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重庆模式》作者杨帆批评,薄熙来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才强调改革开放是有点晚了。
杨帆昨天在微博中写道:“(王立军)出了事,薄在2月15日讲改革开放,可惜晚了半年。重庆工作做得好,否则我也不会写《重庆模式》,但重庆去年理论定位有误,犯了左倾错误,加剧了对立,自身也被角色化了。”
杨帆较早前在其博客上发文时说,重庆领导去年在理论方面有摇摆有偏差,本来在2011年二月《重庆模式》的书出版以后,重庆就应采取他的建议,向右转一下,宣布进行民主法治实验,结果却是和“三左派”(老左派,新左派,文革派)靠拢,“引起了右派极大的反弹和中间派(沉默的大多数)的不安,直至引起了中央的不安”。
关海祥任重庆市
公安局党委书记
另一方面,就在王立军接受“休假式治疗”的时候,重庆市江津区原区委书记关海祥已经以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身份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他在2月17日重庆市公安局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部署深化打黑工作,要求春季攻势打出声威、打出成效。
今年43岁的关海祥有明显的共青团背景,从1994年到2009年都一直在共青团中央系统里,最初是团中央组织部干部科员,2007年升任团中央青工部部长,2009年调往重庆,出任江津区委副书记、代区长;2011年升任书记。
由于关海祥在2003年曾担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而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是现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关海祥的任命引起了网上舆论和境外媒体各种揣测。
受访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很多消息在疯传,但目前看来薄熙来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王立军事件怎么落幕将决定薄熙来下一步的姿态,一切要等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访回国,召开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后才能判断。
*
simtw@sph.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