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析】令狐冲: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分析】令狐冲: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令狐冲



当前,国内外经济继续处在不断深化的经济危机之中,并且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国内,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我国以欧美为主要出口对象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受到沉重打击,沿海大量出口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为了给大量的积压产品找到销路,我国实行了内需型的经济政策,自08年我国四万亿货币宽松政策实施以来,大量的资金投到了以房地产和铁公基为代表的项目上,结果是饮鸩止渴,虽然得以苟延残喘于一时,却造成了今天我国GDP70%是钢筋水泥的局面,并且,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由于劳动者的工资并没有太大的涨幅,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许多劳动者的收入,实际上是负增长的,高物价再加上高房价和其他苛捐杂税,导致老百姓手中可以自由支出的钱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国内消费市场的萎缩,大量的产品无法销售,结果造成了更大的产能过剩,进而造成更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加上通货膨胀啊,叫做滞胀,目前我国的经济,就处于滞涨的形势下。

这就是这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
和欧债危机一样,我国的经济危机,现在也主要以债务危机的形式体现出来。目前,我们政府总共发行了483个城投债,其中33%现金流失,利息、本金通通还不起,地方政府负债十几万亿;每个省都是希腊,地方政府面临破产;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以铁道部为例,截至2011年9月末,铁道部负债合计为2.23万亿元, 较2010年年底增加18%。资产额达3.74万亿元, 增速则只有14%。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年末的57%上升至59.60%。其负债如下图所示:




可以肯定,目前中央负债加上地方负债,一定是一个天文数字。除了滞涨和大量政府负债问题,目前还有一个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社会资金链断裂的简析:
    
2011年,从4、5月份开始,民间拆借利率开始飙升,用以解决已经开始的资金链断裂。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虽然中国用尽了各种手段,但是中国的资金链断裂已经不可阻挡。 资金链断裂从体制外蔓延到体制内,集中表现为高利贷盛行。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指挥棒。 而资金作为经济的血液,其价格又集中反映经济状况,而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从年初开始,各地高利贷迅速蔓延不仅反映出中国经济状况,更为未来提供指向标。
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资金链断裂的状况终于掩盖不住。根据《上海证券报》2011年8月30日新闻:“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与销售空前火爆,根据各家银行目前披露的半年报,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就突破了9万亿元。”。 2010年,在“2010年经济分析”的帖子里粗浅地测算过,2010年M2需要增加15-20万亿,2011年需要增加25-30万亿,才能够保障中国的资金链不断裂。也就是说,中国必须持续印钞,才能维持体制对金钱急剧扩张的胃口。 当然,从公布的M2数字来说,实际增加的数字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所以,在2010年底和2011年1月底,连续就出现利率急剧飙升的情况。 当然,由于通胀已经严重加剧,所以国家不敢大量印钞。印钞的路堵死后,国家不能坐以待毙,就要想其它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社会资金链断裂指的是政府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而民众的资金(主要体现在存款上)总量还是很充裕。当然,民众资金链断裂就不叫资金链断裂,叫人们“吃不上饭”了,就不是资金的问题了。这时候,国家就想到了民众,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总要想起民众。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温顺的民众,而且民众还有巨款存在银行中。 所以,大量理财产品迅速出台,吸引中国民众来购买。仅仅四大行利用理财产品从民众手里骗到的钱,在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体制的资金需要。 其它银行同样也在从民众手里吸钱,而且还有其它方式吸钱。所以,上半年国家虽然印钞不太多,但是基本上维持了下来。到了下半年,由于民众手中的资金迅速减少,而且更重要的是高利贷的全面普及,理财产品基本上做到了尽头。大规模资金进入高利贷后,理财产品的吸引力自然就没有了,体制的财源在很大程度上断掉。于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榨干体制外资金保体制的方法基本上失效。而随着高利贷蔓延,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单位资金链断都开始断裂,而且是快速断裂。
高利贷的盛行反映出,社会资金链断裂基本无法解决。如果汇聚三方面的资金需求,就可以看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资金状况。虽然铁道部左遮右盖,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巨大的资金链缺口到最后重要暴露。即使不考虑贷款和利息偿还,铁道部现有的欠债和停工万里的摊子,怎么都得上万亿的资金来重新启动。而启动后,还需要多少钱将所有项目完工,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必然是个更加巨大的数字。
除了铁路之外,电力系统也是一块“黑洞”。发电企业也在大规模“跑马圈地”,不论煤电还是核电,都在耗巨资建设当中。而根据原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翟若愚称,五大发电集团2010年合计亏损137.19亿元,过去三年合计亏损超过600亿元。也就是说,连最不缺钱的央企都开始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说明资金缺口必然超出人们最大胆的想像。
而在地方上,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发生积压,或者停工等钱继续,或者建好也卖不出去。2011年9月14日,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北京年内新增的商品房住宅库存积压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米,库存面积市值达到717亿元。根据新浪财经2011年10月25日消息,北京住宅总库存创下2009年6以来新高,达到117673套。根据房地产相关中介机构数据,北京8月份一手房价超过2万元/平米。如果按照一套房平均100平米,每平米2万元的话,那么消化11万套住房就需要2200亿元。
另据亚豪机构统计,截至2011年9月4日,北京商业地产存量面积959万平方米,沉淀的资金金额高达2296亿元。也就是说,仅仅消化北京的一手商品房住宅和商业地产,就需要将近5000亿元的资金。而根据《每日经济新闻》9月16日的预估,到10月份,上海的商品房库存估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跟北京的情况类似。同样道理,如果把全国范围内的商品住宅、商业地产和小产权房的库存都计算进来,如果要全部卖掉,可能要超过10万亿的资金。
而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离开中国的资金越来越多,中国的银行开始大量“失血”。 2011年9月1-14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比8月末减少了大约4200亿元。同时,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额创新高,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也大幅上升。四大行的存款不仅被其它经济单位分割,而且一部分留出境外。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点地区,成为避开大陆的严格外汇管制,将人民币变现为美元“走出去”的管道。一旦美元重回升势,大量资本可能要开始离开中国。一旦资本撤离中国,中国的资金缺口还要进一步扩大。
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压力下,高利贷已经蔓延到各地,把各个经济部门的缺钱状态基本上拉平。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国家印钞给银行、同时民众将钱存入银行,然后银行按照国家政策将钱贷给央企、地方等“体制内”系统。体制内单位靠着银行“输血”,大都能够过得非常滋润。但是,从3、4月份开始,民间贷款利率开始飙升,随后普遍达到月息4-5%(年息50-60%)左右,有的高利贷达到年息100%,甚至150%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民众将钱投入高利贷。由于高利贷以“熟人”间集资借贷的方式进行,所以很容易变成“全民高利贷”的情况。 当一个地方开始出现高利贷之后,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地区。当地民众纷纷将自己银行中的钱取出,交给高利贷中间人,以赚取较高的利润。
还需要明确的是,社会资金链的断裂已经蔓延到整个社会的微观层面。在2011年初的时候,社会资金链问题还主要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矛盾,体制内依靠优势地位掠夺体制外的生存空间。但是半年之后,随着高利贷的快速蔓延,资金链断裂已经不仅仅是体制内外的问题,而是形成遍及全国、深入到每个环节、蔓延到大部分的经济细胞。
体制内的铁道部,面临遍及全国的铁路停工的问题;地方则从上半年的卖地难,到房地产项目大量停工,再到供应商手里的各种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也都砸到了手里;而私营老板大量“跑路”、出口量锐减、也是私营经济走到尽头的标志。打个比方,中国资金链断裂是“冰崩”到“雪崩”的过程。如果说,在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会资金链是“冰崩”,整个社会资金断裂成几大块,体制内依靠掠夺体制外而生存;到了下半年,就开始了“雪崩”,整个经济资金链开始“碎片化”瓦解。
需要强调的是,高利贷已经扰乱了整个社会的秩序,给整个社会带来极为深刻的危机。随着社会资金链的断裂程度加深,高利贷的利率更高、规模更大。 而大规模的高利贷促使从事实业的资金退出实业,进入虚幻的收利息的金融市场。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开始,年息超过100%的高利贷出现,加速辛苦做实业的资金退出实业。这意味着,社会上从事实业生产的资金更加短缺,生产更加艰难,而且利润更薄,实业生产商加速倒闭。在税负水平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实业生产商关门倒闭的越来越多,让剩下的生产商负担更重,进一步加剧生产商倒闭。
在分配方面,我国的贫富差距在扩大。近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披露,1985年到2009年,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其中,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人均年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9倍扩大到2009年的8.9倍,还有扩大趋势。
在广东,这一数字还更高。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采用同一统计口径),2009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4.72元,城镇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6931.45元,城镇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83元,两者差距约为9.49倍,高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这就是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国内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滞涨之中,整个社会的资金链开始断裂,面临雪崩的危险。任凭修正当局如何折腾,他都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到最后总是按下葫芦起来瓢,一点一点的加剧经济危机;我国的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现在就是坐在这样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做着痛苦的挣扎。

国际的经济形势如何呢?
当前,欧美围绕欧债危机的问题,正面临着互相妥协的可能性。
欧央行在美国不断施压下, 12月8日晚在议息会议后欧央行就再降息0.25%。最近几天,标普针对欧元区15国、欧盟以及欧洲大商业银行都进行负面展望并准备降级;而这两天,美国财长盖特纳正在欧洲访问。这是两个方向的威胁和施压。这个施压的压力主要在于,美国向欧盟提供注资以给欧洲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这个注资至今并未兑现,而欧债危机又迫在眉睫,所以欧盟最终以降息来换取美国的流动性支持。
欧盟今年连续两次加息向中国货币政策靠近,但也只加了两次,并未加第三次,最终在欧盟峰会后萨科齐向中国求援而不得开始转向美国。欧盟本是想利用政策靠近中国以得到中国援助,但中国显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凭欧盟的货币政策靠近就为其提供什么援助,中国要的条件欧盟一个没办,当然不可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合作。那么,欧盟要想利用美国的流动性,当然就必须把之前向中国靠近的货币政策给调回去,果不其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调回去了。
欧盟这的这两次降息,美国当然还是不会罢休的,在2012年上半年,美国会继续施压欧盟降息,对美国来说什么时候欧盟降息到0.5%,美元大放水欧盟再想半路不和美国一路就难了。而美国的目的,就是不要欧盟半路跳车。就美国来说,欧盟把利率调降到1%,至少释放流动性相对有些空间了。
欧洲股市在欧央行降息后只是向上稍微上涨就开始下跌,这个主要应该是美元援助资金未进入欧洲金融机构的原因,估计这些钱等盖特纳回去就会进入欧洲金融机构,美国的进一步经济计划估计也就接近出台了。欧盟的戏份演完了,该美国上场了。
12月9日,欧美股市大幅上扬,欧元区17国和非欧元区的欧盟其他6国就加强财政监管达成一致,欧元区17个成员国在预算赤字降至最低水平方面成功达成协议,并同意赋予欧洲法院驳回对预算纪律贯彻不力的成员国法律的权力。欧洲领导人同意将“欧洲稳定机制”的资金上限设在5000亿欧元,除此之外,欧盟国家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注入巨资。欧元区国家暂时得以喘息,欧元的地位暂时得到保证。这说明美元援助资金已经进入欧洲金融机构,欧美资本暂时性达成妥协。

南方经济体也难以独善其身。08年世界经济在周期的作用下见顶回落后,09年各国政府纷纷祭出救市大旗,中国政府更是快速放出4万亿救市策略,然一年之间,恶性通货膨胀显现世界诸国,尤以中华大地更甚,诸国中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相继因恶性通货膨胀百姓失业而相继爆发动乱,相继有诸国执政者被推翻。
在欧债危机前景悲观的格局下,貌似景气的新兴经济体包括金砖国家会不会是一个待破或已经开始破灭的大泡沫,其最终危机的程度甚至比发达市场还要严重?
印度是一个突出例子。无论在全球经济舞台还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最近十年的印度都非常风光。但最能衡量一国综合指标的货币汇率——印度卢比汇率,近日却贬值到了过去十年来的最低点,比2008年9月雷曼破产之后危机最深重的时期贬值还要多。相比危机前的2007年底——近十年的汇率高点,卢比贬值已经达到24%。从今年8月1日到现在,卢比贬值幅度接近15%。
11月29日瑞银面向客户举行了一次关于印度的电话会议,题为“印度大爆炸”。瑞银说,“似乎突然所有的问题都印度涌过来,投资者的对印度已从‘谨慎’转向‘恐慌’。”      10月28日至11月25日,印度央行的外汇储备减少160亿美元,印度央行有可能入市干预了卢比,但同期卢比兑美元依然贬值了7%。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印度央行已经完全沦陷,如果说中国问题严重,那印度几乎遍地都是问题,而这一轮,美国资本可能也就是通过引爆印度问题,将危机波及东南亚和其他新兴经济体。
实际上自今年8月欧债危机加剧以来,几乎所有的新兴经济体货币都在贬值,既包括金砖国家的巴西、俄罗斯、南非,也有墨西哥、匈牙利、土耳其、越南、肯尼亚等各大洲的新兴经济体代表。据新华网河内12月9日电 据越南统计总局公布的最新数字,今年前11个月该国外贸出口总额为871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60.7亿美元,累计外贸逆差近90亿美元。
可以说,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将深刻的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目前来看,危机将会进一步深化和激化,短期内没有化解的迹象。
最后编辑切格瓦拉 最后编辑于 2011-12-11 22:35:40
本主题由 管理员 论坛值班员 于 2011/12/11 23:31:45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