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成瑞:对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及有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1#
李成瑞:对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及有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发布: 2011-10-09 18:02 | 作者: 李成瑞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1449 | 回复: 0

对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及有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2011年9月9日在东方红网纪念毛泽东逝世



3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 成 瑞



今天我们开会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逝世35周年。大家围绕毛主席一生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发动和领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意见,使我很受启发。

近来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各有关方面对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应当肯定还是否定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想就这个问题争论的新情况,并联系到毛泽东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问题,以及当前观念形态领域斗争中须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同大家商讨。




一、肯定还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当前斗争的一个焦点



目前在我们国家,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还是否定毛泽东思想,而代之以修正主义的理论和旗帜,这是当前政治思想战线上斗争的焦点;而肯定还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则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今年又恰逢建党90周年和《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30周年,于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且出现了“两极现象”。

一极是人民群众和大批知识分子(包括干部)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意义的进一步肯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已超过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达国家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从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切身体会中,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打倒走资派是完全必要、完全正确的。有的人还提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的走资派表示低头认罪,“永不翻案”,就对他们高抬贵手,没有彻底斗垮,使他们后来得以东山再起,应当引为教训。在知识分子和干部中,原来对文化大革命持肯定态度的人,思想更加坚定了;原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亲眼见到原来政治思想上的走资派,现在已经成为“腰缠万贯”(甚至十万贯、百万贯)的官商结合的大资本家,因而对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不再怀疑了;原来对文化大革命“很不理解”“很不得力”,甚至持否定态度的人,面对当前资本主义复辟,甚至公然让资本家合法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严酷的事实,也幡然醒悟了。王震将军临终前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毛主席比我多看了五十年!”

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个怀念和赞颂毛泽东,研究、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动以打倒党内走资派为主要目标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伟大的远见卓识。不管它在具体过程中有多少这样那样的失误和不足,但为了捍卫和巩固用千百万烈士鲜血换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打倒走资派、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如果否定文化大革命,就是站在走资派一边,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也就是否定马列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另一极,是很少数既得利益者及其代表人物,想方设法固守彻底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阵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资产阶级精英学者和右派分子,他们在今年8月27日的集会上惊呼:“决议”遇到了“挑战”,有些人要“为文革翻案”;并说这股思潮正借着“唱红”顺势而上,“达到一个高潮”,“愈演愈烈”,从而“使改革发生动摇”。因此,一定要打退这股 “文革沉渣泛起”的“逆流”,一定要坚决守住“决议”中彻底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条“底线”。

但是,怎样打退这股“逆流”,守住“决议”的“底线”呢?这可真让右派分子们作难了。翻开30年前的“决议”,白纸黑字写着:毛泽东最严重的错误,是他认为出现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必须“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揭发上述的黑暗面”。“决议”还说“这种被概括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一种‘左倾错误论点”,它“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见“决议”第19条)

近30年来走资派推行修正主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活生生的现实,正好证实了毛泽东当年英明预见的正确性,从而把上述“决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说法打得粉碎!现在的右派分子再不能拾起这些烂言为自己辩护了。30年来的事实还有力地证明:“决议”中硬要把毛泽东亲自倡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不仅在逻辑上是荒谬可笑的,而且在事实面前也已经彻底破产了!

右派分子们究竟怎么办呢?面对已经复辟资本主义的现实,如何进行辩解呢?看来,他们有些心慌神乱,提出的说法五花八门,互相矛盾。从8月27日会上及会议前后的说法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说法是干脆 “赤膊上阵”。例如说:中国太落后,本来就应当“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资本主义阶段;必须走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走的道路(资本主义);等等。这类说法不仅不能成为“守住底线”的理由,反而把自己的真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另一类说法则要想方设法加些新的伪装,例如说:我们搞的不是资本主义,而是人民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股份制就是公有制”;“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由此可见当年毛泽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要打倒的走资派并不存在,只是故意制造了一场“内乱”,等等。这样的谎言很难令人信服,很难成为“守住底线”的理由。

在主张彻底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极中,还有一派人,就是体制内的走资派和官商结合的资本家。这些人正是30年前炮制“决议”、彻底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主要人物。由于当时复辟资本主义、复辟阶级分化的事实还不明显,加上他们利用手中的国家宣传机器大力鼓吹,确曾蒙骗了一些人。但为时不久,资本主义复辟的事实越来越明显了。他们最初是一味回避,掩盖事实。近来实在掩盖不住了,就只好承认事实,但要编造一些说法来骗人。例如,2010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在一篇题为《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的文章中承认:“我国城镇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已占GDP的65%—70%,城镇劳动者的70%—80%在私营企业中工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所说的“富民”是富了少数资本家,决不是富了广大劳动者。至于当前关于肯定还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激烈争论,他们的态度是始终佯装不知,故作镇静。在官方报纸上只字不提,只是一味地按照“特色理论”的要求,鼓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改革文化体制”之类的观点。无妨说,在找不到“坚守底线”的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这样做也许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办法吧!

总的说,只要跳出官方媒体的圈子,从整个舆论界特别是网络舆论来看,在这场肯定还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两极”争论中,“肯定派”占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处于进攻的态势;而“否定派”则处于劣势,“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这个事实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它表明,尽管左派掌握的宣传阵地比资产阶级的宣传阵地小得多,但我们手里有真理,有事实,有群众,因而仍然可以对资产阶级思想展开进攻,并取得胜利。


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防止片面性,首先要正确理解这个理论的前提,即无产阶级专政。

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权。它对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保证,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所在,因而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同阶级敌人和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斗争的核心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是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个孕育着一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资本论》1963年版第一卷,第828页)恩格斯在1889年写给格·特利尔的信中说:“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唯一的大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9页)这就是说,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在谈到他对理论的贡献时,曾经说发现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功劳,他指出:“我的新贡献在于以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63页)马克思在这段话中,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广阔视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产生的必然性以及它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因此,我们研究无产阶级专政,不得不化些篇幅连带讨论一下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

人类的历史是从猿人开始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开始的。正如毛泽东在《读史》一诗开头所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从那时起,经历了大约二百万年。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他们把这种分配方式视为神圣的原则),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只有实行这种制度,人类才能生存下去。到了距今大约六、七千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和剥削。这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阶级社会虽然只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却取得了超越过去一切时代的惊人成就,从而使人类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不过,这个文明时代,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方面,却把此前时代中普遍存在的平等、公正、友爱、自由、民主等美德传统抛弃殆尽,代替它们的是自私、贪婪、欺骗、掠夺和盗窃这样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社会上流行着“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的“丛林法则”即动物法则。这就是毛泽东诗中所说:“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 ,郊原血。

阶级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种社会制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后期,由于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化的固有矛盾日益尖锐化,这一制度越来越变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又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有组织有觉悟的无产阶级。于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的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里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3页)。恩格斯指出,建立起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脱离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08页)。

由此可见,从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社会不过是人类历史上在生产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时间有限的阶段。从原始社会到各种形态的阶级社会,只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序幕。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从共产主义社会开始的。正如毛泽东诗的结尾所说:“盗跖庄屫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斧钺。歌未竟,东方白。

马克思主义指出,整个人类历史包括三大阶段:无阶级的原始社会——阶级社会——更高级的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仅仅存在于第二阶段的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时期,它的历史任务是消灭一切阶级,使人类进入第三阶段的更高级的无阶级社会。

马克思还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须的历史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生产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104页)请看:通过“不间断革命”来完成消灭和改变“四个一切”,这样的历史任务是何等的复杂和艰巨啊!

毛泽东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不间断革命的思想。特别是发展了关于继续革命长期性和曲折性的思想。

毛泽东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他说:“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单有经济战线上(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和一个思想战线上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引自《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他又说:“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斗争,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几十年内是不行的,而要一百年到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成功。在时间问题上,与其看得容易些,宁可看得难些。这样想,这样做,较为有益,而较少受害。”(同上)

毛泽东充分预见到斗争的曲折性、反复性。他指出:“文化大革命既然是革命,就不可避免地会有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那些混进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时也来自旧的生活习惯势力。”“由于阻力较大,斗争会有反复,甚至可能又多次反复。这种反复,没有什么害处,它将使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得到锻炼,取得经验教训,懂得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这里说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性。他还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曲折性:“中国如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句老话。”

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有关教导,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从阶级社会到进入无阶级社会的长达一百年到几百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须要坚持继续革命的时期。由于过渡时期任务的复杂和艰巨,必然会出现斗争的曲折和反复,一次或多次出现资本主义复辟。由此可见,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个理论在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和资产阶级专政下的不同时期,对这个理论的具体运用上,在斗争的手段、途径、形式以及策略和方法上,要有所不同,如果脱离这个实际,就会陷入教条主义。


三、当前观念形态领域的斗争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毛泽东在1940年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毛泽东选集》4卷本,第688、692页)我认为,在当前我国观念形态领域的斗争中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建立和发展以互联网为主的左派阵地。互联网具有信息发送迅速、传播面广、机动灵活等特点。当然,有关方面对网站进行着严格的检查和管制,往往采用“撤稿”甚至“封闭”等手段进行限制,但毕竟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有限的空间,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让广大网友群众进行可能条件下某种程度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自本世纪初左派建网以来,在有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争论中,在“反思改革”中,在重新评价文化大革命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的任务是进一步把网站办好。同时也要通过纸介质进行宣传。有关方面只准许右派办平面媒体,却不准左派办平面媒体,我们还要争取在中间派的平面媒体中发表一些进步言论。

二是团结和提高左派队伍。左派队伍应当是老中青相结合。他们各有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政治经历和风格特点,彼此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当前要特别注重培养青年人,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左派内部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要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思想统一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上来,在此基础上达到加强团结的目的。一时不能统一的思想问题,可以求同存异,大家继续切磋和思考。

三是抓住主要矛盾。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特别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走资派)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包括劳动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对我国形成严重威胁和某些侵害,但在帝国主义尚未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下,民族矛盾还不是主要矛盾,不能把民族矛盾放在首位而冲淡甚至掩盖阶级矛盾。当然,我们决不忽视反帝的任务,要团结一切爱国人士,跟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在资产阶级阵营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有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修正主义的“特色派”;还有打着“普世价值”旗号的新自由主义的西化派。两者本质相同,互相勾结,互相利用,但也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我们也要加以利用,但按照列宁的说法,这只能成为革命斗争的“间接后备军”,不能把它们之中的任何一方当作“依靠力量”。我们的依靠力量只能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如果脱离了广大群众,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就会变成被敌人所利用。

四是把握本质,识破画皮。中国的走资派在掌握了政权之后,一方面彻底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另一方面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资产阶级文化大反扑,造成整个社会文化的大倒退、大复辟。他们提出和大肆宣扬一套“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实际上复辟了资本主义。这不仅为身处其中的中国人民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也被外国人看清。美国出版的《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一书已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类四大畅销书之一。由于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流行,已经造成贪污腐化大蔓延,极端个人主义大泛滥,社会风气大败坏。在毛泽东时代早已基本消灭的种种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在有些方面比旧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修正主义者为了推行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用尽各种伎俩,进行不同形式的伪装。时而披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外衣,时而只保留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而去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外衣。当这种做法过于暴露而引起群众不满时,往往又在一些场合披上毛泽东思想的外衣,但他们重提毛泽东思想,是把它与修正主义的“特色理论”相并列的,把它们说成都是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的;同时常常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古董”放在历史博物馆内,说它过去起过作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如此等等。一些左派同志积极要求把毛泽东思想重新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热情是很好的,但切不可被他们口头上、文字上的种种伎俩所迷惑,甚至把虚假的作秀视为本质的“进步”而抱有幻想。如不提高警惕,在政治思想的斗争中就会吃败仗,甚至不自觉地成为敌人的“俘虏”。

五是旗帜鲜明地反对改良主义。改良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护士”,也是当前我国修正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欺骗性。有关方面还把它当作瓦解左派队伍的一种工具。我们对于改良主义,要按照列宁的教导:不反对乃至促使改良措施的实现,在斗争中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同时,最坚决地反对把斗争限制在争取眼前利益、否定革命根本目标的改良主义。我们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彻底揭穿改良主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反动本质,孤立极少数顽固坚持改良主义的骨干分子,教育和争取受蒙蔽、受欺骗的大多数人。

六是紧紧依靠劳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大受害者,是进行继续革命、重建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据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亲身体会,看透了“特色理论”的本质。他们说,某种理论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让大官们自己先富起来,“老子大官儿大款”“老子抓权儿抓钱”。他们说,“三个代表”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是大款,代表先进文化的是大腕,代表人民利益的是大官。他们说,“以人为本”的“惠民政策”,就是“先打断你的腿,再给你个拐棍。”他们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种深刻认识,比之某些知识分子和大学者还要高明。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他们革命的自觉性;要关心我们的切身痛苦和迫切要求,支持他们进行斗争,维护社会主义宪法所规定的劳动者的权益。

围绕劳动群众这个中坚力量,还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我们的口号是:反腐败,反卖国,反复辟。其中,反腐败、反卖国,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但始终要抓住反复辟这个核心。一切腐败现象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剥削思想;而卖国主义又是对内推行修正主义、压迫剥削人民在对外政策上的延续。对这三个口号,既要全面把握,又要抓住核心。

在观念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能不能取得胜利?关于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段论述。毛泽东用1927—1937年“文化革命深入”的历史事实说明,当时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位,但最后无产阶级文化把资产阶级文化打得一败涂地。他说:“第三个时期是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的新的革命时期。因为在前一时期的末期,革命营垒中发生了变化,中国大资产阶级转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革命营垒,民族资产阶级也附和了大资产阶级,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这时就剩下三个,剩下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包括革命知识分子),所以这时候,中国革命就不得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而由中国共产党单独地领导群众进行这个革命。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这两种‘围剿’,在帝国主义策动之下,曾经动员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反革命力量,其时间延长至十年之久,其残酷是举世未有的,杀戮了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人农民。从当事者看来,似乎以为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是一定可以‘剿尽杀绝’的了。但结果却相反,两种‘围剿’都惨败了。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一九三五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这三者都是积极的结果。其中最奇怪的,是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位,为什么文化‘围剿’也一败涂地了?这还不可以深长思之吗?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2页)
为什么当时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虽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最后却打败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手里有真理,而真理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代表人民利益、受到人民拥护的;再加上有鲁迅这样的共产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伟人的引导,终于取得了胜利。

再来看看当前的情况,尽管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阵地很小,但它们的声音和影响相当广泛,在舆论界形成一股越来越重要的潮流。就拿新世纪开头的十年说,起初,有关方面提出要讨论如何“深入改革”,但在舆论界却引发了“反思改革”的大讨论,出现了批判资本主义复辟的高潮;有关方面在党的十七大,公开把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之外,但在舆论界却引发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讨论,出现了捍卫、赞扬、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高潮;右派分子们纪念“决议”30周年,要“肃清文革余毒”,但在舆论界却出现了肯定和赞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意义的高潮;有关方面在文学艺术领域排挤工农兵,把他们边缘化,但在文艺创作园地里却开始涌现出一些工人阶级的诗人和小说家,并在一步步茁壮成长。虽然在资产阶级统治下,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在信息传播上受到很大限制,但它毕竟表现出革命文化的重新崛起,而且还在以锐不可挡的势头向前发展。

在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许多毛泽东时代培养的文化老战士起到了骨干作用。其中魏巍同志可说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一位英勇旗手。他一贯忠实执行毛泽东提倡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他在上世纪50年代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艺术地再现了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人民军队的本质,教育了几代人,成为传世名篇。以后他又撰写了《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和《东方》三部革命战争长篇小说,镌刻了从长征到抗美援朝的宏伟的人民战争的三座文艺丰碑。在毛泽东逝世后,他面对修正主义的逆流,顶住种种压力,以《中流》杂志为阵地,擂响了反腐败、反复辟、反投降、反卖国的战鼓,并不断地针对反动文化的进攻掷出锋利的投枪和匕首。他在上世纪末发表的《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是一篇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批判修正主义的战斗檄文,传遍了大江南北,启发了广大人民。2008年,魏巍逝世后,许多人称他是“具有鲁迅硬骨头精神的当代鲁迅”。他的遗言“继续革命、永不投降”,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我国人民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甚至是毛泽东所说的“血雨腥风”的考验。然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最后的胜利肯定是属于人民。资本主义的灭亡与共产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让我们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高举继续革命的大旗,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吧!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2#

完全同意李成瑞同志这篇文章的的立场、观点!向李成瑞同志学习、致敬!
TOP
3#

完全同意李成瑞同志这篇文章的的立场、观点!向李成瑞同志学习、致敬!
收藏了,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