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游击战术及相关战略资料汇总
经验1. “傍着发展的工作路线”和“同时扩大同时深入”
对革命根据地应该怎样巩固和发展的问题,在毛泽东三月十八日主持起草的共同前委第三号通告中,提出了要实行“傍着发展的工作路线”和“同时扩大同时深入”的工作方针。
所谓“傍着发展”,就是“傍着原有小块红色区域发展,及建立新的红色区域后再促进它去发展”。红四军代表给中央的报告中对这条工作路线作了这样的具体说明:“鉴于过去的经验:‘傍着发展有成效,流动游击只徒劳。’”“凡有党或有一小点政权的地方,红军一去配合起来,傍着这一块区域发展,立刻大有成效,政权也建立了,土地也分配了,群众的武装也扩大了。尤其是这一块分了田的政治影响深入群众,及这一块政权在敌人数次会剿之后不但不消灭,还继续扩大与发展,使群众更能认识他本身的力量而奋勇的斗争起来,更便利搞更有效的扩大赤色区域达到我们的任务。”同这相反,“无党的地方,红军一去,用下很多的功夫,努力发动群众,创造群众组织,建立党,不怕你作半个月也好,作十天或两三天也好,只要红军一走,靖卫团一回来,仍旧是白色政权,红军的努力只留些政治影响,其次就一切没有了。”⒄这也就是毛泽东历来所说的“波浪式地向前扩大”。显然,这是一条符合实际情况而行之有效的工作路线。所谓“同时扩大同时深入”,就是在一定时间和指定区域内集中精力扩大这个地区,同时深入这一地区,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设红色政权。
经验2
经验2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
见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一天广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我们的战术就是游击的战术。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三年以来都是用的这种战术’。
这里所谓“打开”,就指近距离的,或如湘赣边界第一次打下永新时,二十九团与三十一团之永新境内的分兵;第三次打下永新时二十八团往安福边境,二十九团往莲花,三十一团往吉安边界的分兵;又如去年四月至五月之赣南各县分兵,七月之闽西各县分兵,都是适例。至于远距离的分兵,则要在好一点的环境和在比较健全的领导机关两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因为分兵的目的,是为了更能争取群众,更能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政权,更能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若不能这到这些目的,甚至反因分兵而遭失败,削弱了红军势力,如前年八月湘赣边界分兵打郴州一样,则不如不分的好。如果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那是无疑地应该分兵的,因为在这两个条件下分兵比集中更有利。至于在严重环境下为保存实力避免目标集中而分兵,此点我在原则上是反对的,前头所引前委给中央的信内业已说明。此外,将来是否有因为经济情况不许可集中而应该分兵工作的时候呢?那也或许会有,但我不能对此下一肯定的断语,因为我们还没有这种情况的具体经验。
1.集中作战,分散游击;
2.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
3.敌情不明,不与作战;
4.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5.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
6.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次采取突击的方式;
7.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09-6-12 00:15 编辑 ]
鄂西地区军民游击战术经验
敌来我飞,敌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