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无产阶级看历史
» 平原游击战的实际经验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4667
|
回复:
0
平原游击战的实际经验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60
精华
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切格瓦拉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531
积分
701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12-29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0-03 15:00
|
只看楼主
平原游击战的实际经验
(一九三九年五月三十日)
一 敌人后方的军事设施
“谁能战胜谁?”在敌人后方看的最明显。“平原能否打游击?”在敌人后方看的最清楚。
抗战以来,在敌后平原地带进行游击战的结果,不仅解决了平原地带能否打游击这一问题,而且又在战士们
——尤其是“山地游击活动者”们的心理上,起了一种“平地游击似乎较之山地还要舒服些”的变化。原因很简单,出于平原游击周旋容易,运动便利,即是给养也还易于筹措,至于隐蔽,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还要较之山地更周到些。自然这是指在村庄稠密,群众众多,敌情不严重,而又能和游击兵团及其分队共患难同生死的境遇中。
敌人后方的最大特点,是敌人兵力薄弱,我们的活动地域广大,不管是公路与公路间,公路与铁路间,都可以使我们的游击部队甚至游击兵团“如入无人之境”。敌人从他们长期苦恼的经验中,采取了以下的战术上的兵力匹配。
敌人在步兵一日行程,骑兵约五小时行程,汽车约二至三小时行程之间的点与点驻上军队,驻军兵力的数量,则以该点的工事之强度,火器之优劣,及敌之增援部队的速度之不同而不等。敌之这些据点之间及其周围,则分布伪军(皇协军、“剿共军”、自治军之类),以及敌用金钱收买的土匪武装,和威力胁迫的土劣武装做其外围。敌人善于利用我地方政府之某些与民众不融洽的弱点,实行挑拨离间,至于各种会门力量,尤其是敌人工作的主要对象。
在政治上,则极力推行伪组织,树立敌之耳目,扶植敌之爪牙,政治与军事并重,甚至政治多于军事。比如敌占领杞县之后,每日“汽车流动宣传队”出动四乡,成立维持会,大小村庄差不多都走遍了。
敌人后方在如以上所述的军政设施建设条件下,很明显的暴露着不少弱点:第一,在敌战术上的配备是被动的。第二,敌之一点受我袭击时,其他个点不能灵活的同时出动来援,若我有计划的打敌一点,而使用佯动部队(特别是夜间)迷惑其他各点时,则更使敌失去相互增援的效能。第三,伪军及所利用之土匪武装,战斗力薄弱,战斗时日军往往不积极加以援助,便于我对伪军之扫荡。第四,土劣武装及少数受敌威胁的地主武装,多含有浓厚的两面性,易于中立,并便于我之争取。第五,敌之配备圈内空隙很大,封锁不了我们的此来彼往,更限制不住我们的战略和战术上的机动。
二 敌人的“剜肉补疮”战术
我们不断胜利,逐渐发展,从敌人所占领的 “面”缩小成为“点”,孤独的城镇是敌人,广大的乡村是我们。豫东的军民有一种歌谣说:“敌人是城隍爷,我们是土地爷,土地爷也快要升为城隍爷了”当然,当敌人感到威胁——城隍爷的位置将动摇的时候,他就要实行“扫荡”了。
正是因为敌人存在着以上弱点,所以在敌人每次实行的“扫荡”战中,都是所谓“剜肉补疮”战术。抽调其他各点的兵力,出动机械化部队,妄图“风卷秋叶”;然而在敌我对比的不利情况下,我们在必要时则采取“敌进我退”、“敌打我不打”的战术,使敌人扑空(不仅没有军队而且群众也“清野空舍”了),而敌人也往往占领一个空地点为满足,不即追赶。而主要是敌人“捉襟见肘”,不放心他的“老巢”。加上我方游击部队能协同动作,配合行动,实行“攻魏救赵”,于是敌人只能等于铁栏内的疯狗,到处狂吠,然而到处是咬不着人的。
除开敌人要彻底的实行大规模的进攻外,一般的我们所通常碰见的“扫荡”往往是这样的:
(一)集中其各点各线兵力以对我时,十九不能持久,一则其各点线空虚本有顾虑,兼之我其他各处之游击队即乘其虚而功之,使敌人更为恐惧,故敌常早出晚归,各返原防,至多亦不过在外三五日而已。
(二)敌每一出动,除汽车、骑兵及三五坦克,并配以少数日寇外,十分之九为伪军,而伪军又为受胁迫利诱而乌合者,战斗能力脆弱。在我兵力较小时敌则单用骑兵来袭,但经验证明敌之骑兵并不可怕,下马时比步兵更打不得。
(三)敌对地形道路不熟,每一出动必依靠汉奸带路与白昼行动,而汉奸之恐惧心理大,敌之机械化部队夜间运动亦不易,故极力避免夜间战斗。
(四)敌侦查不明则不轻易出动,出动后于到达预订目的地时,不论我在与否,通常即不再前进。
(五)到达进攻出发地后,即在较远射程内实行炮兵及自动火器的火力准备,往往要颇为长久的时间才进入冲锋,根据敌人的舆论,对于“朱毛的军队”似乎顾虑特别多。
三 我们怎样操纵敌人
第一 ,敌以强大兵力向我前进时,根据兵力火器的对比,我们应即灵活执行游击战术原则——“硬得不打软的打”、“敌打我偏不打”,待机而侧击敌人。如无机可乘时,即派一部深入敌之来路以迷惑敌人。条件可能时甚至全部兵力利用平行道路,深入敌人后方,实行与敌人“换防”。转移时通常应在夜间。在敌人“扫荡”期间,战斗生活特别紧张,应集中精力,寻求有利条件下的歼灭战斗。
最近永城地方团队于先一晚得到情报,敌数百人配合少数坦克到达龙岗以北之会亭宿营,相距仅二十里。其目标自然是攻击县政府所在地的龙岗无疑。这时的地方团队的处置应该是:机夜派出一小部袭扰会亭之敌,主力撤出龙岗,位于翼侧以“待机”,并立即发动群众实行“空舍”工作,保障我主力得以“功其不备”。然而,该地方团队首长,凭一时之勇,企图死守龙岗,结果次晨拂晓,敌人炮兵猛轰,继以步兵冲锋,该地方团队死伤大半,不得已而冲出;但敌人的火网早已在我之退路布置好了,以致受到三分之二的壮烈牺牲!我地方团队这种牺牲精神,斗志意志,的确惊天动地,可泣可歌,然而不善于甚至不运用游击战术所遭受到的损失,这血的教训,当使抗日军队铭刻不忘。
第二,夜间动作是平地游击战的基本作战原则之一。为了隐蔽我之行动以欺骗和迷惑敌人,为了避免敌人之机械化兵种,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夜间行军。夜行军可以使敌人的汽车飞机失去作用,使敌人迷失了寻找我们的方向,我们就可以从容不迫。即便是大的游击兵团,也可以在敌人之公路线内穿过来而又插过去。较大的兵团于夜间在两方敌人相距只有一二十里的间隙通过,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危险”的事。问题在于如何求得夜行军组织的周密和纪律的严格,以及如何保守军事秘密而已。
夜间行军要求秘密和不失联络,首先在于严密的行军组织上:
1.经过路线,到达目的地,在不妨碍军事秘密的条件下,应事先通知各分队长,必要时须发下行军路线图。
2.途中遭遇敌人或发生其他故障时的处置方案,须预先定出,万一部队途中分散,应有第二集合点。
3.连及连以上之分队,必须有熟路的向导,向导应当十五里到二十里一换(即当小休息时),如不可能,则于到达目的地后挽留向导多住一时,待下次行动之前,欢送向导回去。
4.保障不失联络,应:(子)取消分队与分队之行军距离。(丑)采用三路甚至四路纵队(平原地带的道路是可能的)行进。(寅)岔路须设立标兵,并用石灰或白粉拦路,但后尾部队须指定专人将路标消去。(卯)分队与分队间,派出联络兵和联络干部。应当肯定的规定前头部队向后头部队联络,倘若失联络,责任应由前头部队负。
5.行进中要绕过大的村镇,以免群众见有动静即行胡乱打枪,一村打枪,村村打枪,不仅有失秘密而且妨碍行动。
至于夜间的行军纪律应当是:
1.不发声——不说话,不咳嗽,防止马嘶,不使东西响。
2.不发光——不点火,不吸烟,不打手电。
3.没有命令不乱动,发生意外或扰乱时,不惊慌——要彻底弄个明白,然后采取适当处置。
4.各分队首长应直接掌握部队,而各部队战士,则紧跟随着他的首长。
夜行军切忌笨重。那种大车小车,骡子马屁,再加上一些家眷老小,不仅行起军来等于老百姓搬家,拖泥带水,而且高喊低叫,大惊小怪,容易泄露秘密,引起部队慌惑。所奇怪的是这种部队在敌人后方或者接近战区,居然也不在少数,这实在是游击运动领导者们所应着重取缔的事。
夜间战斗是平原地带游击部队主要的斗争手段。平地游击不可能像正规军夜战的“按步就班”。它经常是远道而来,给敌人以突然的袭击,接着是突然地远逸。它往往免去了战斗侦察和火力准备。然而在平地夜间游击战中,要特别注意的是:
1.明确的侦察,先一天的便衣或地方居民的报告;
2.突击队不宜过大,更不宜过于分散;
3.严密规定各种识别与联络的记号;
4.各级指挥员要有固定的指挥阵地,又要规定预备的指挥阵地;
5.规定袭击成功后的处置和不凑效的处置。
第三,经常转移位置,是游击领导者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因为转移位置首先是避免敌之袭击,其次是迷惑敌人,分散敌人,疲劳敌人,而中心的目的则是寻找有利时机,创造有利条件以打击敌人。转移位置包含着奥妙的学问——即不能早又不能迟。转移里程既不能多又不能少,须根据敌情、地形、民情、时间、气候之不同而决定。有时离敌人很远,而必须转移很大的行程,有时离敌人很近,则仅转移十里八里也就可以了,这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与游击领导者的战术素养及其巧妙的运用。
游击部队切不能忘掉,只有争取主动和灵活积极,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敌人袭击,而后能顺利的袭击敌人。常找敌人去打,使敌人无招架还手之力,更使他无法摸清我们的行动方向和宿营配备。
当部队达到一个新的地点,必须侦察我与敌人相距的里程、道路、敌军兵力、群众条件以及我之周旋地域,而后对敌人来袭与否作一正确的估计,最后决定部队在该地点存留时间之长或短。倘若非在一个地方停留,而又非停留一个长的时间不可时,必须采取各种保障办法——如派小部队扰乱敌人,散步谣言迷惑敌人肃清汉奸闭塞敌人,然而一分一秒也不可疏忽的,是应付敌突然来袭时的各种处置。
去冬我军开始到达睢杞太边时,第二天在砖角楼宿营,该地距太康五十里,睢州六十里,柘城八十里,而且在公路交叉线上,一两点钟之内,敌人的汽车就可以出现在游击战士们的面前的。然而由于对敌人兵力配备及其对我之侦察时间、兵力集中的时间正确的估计,能够安然在那里停留一天一夜,而且开了群众大会,做了各种宣传鼓动的工作。果然敌人集中了归德、太康、睢州、宁陵数处兵力,乘汽车八十九辆,坦克车七辆,附一部骑兵及数百汉奸武装,势如骤风暴雨,企图截击我军于砖角楼。然而我们已经离开那里一天有半了,但还是相距着二十里,不过不能不严阵以待了。可是敌人终于认为这是“第二个情况”,不得不扫兴而返。结果我们一无所失,而敌人所得的是懊丧和气愤,以及四百余箱汽油的消耗,一辆坦克的自行焚毁,最倒霉的则是带路的汉奸们的饱受一顿侮辱!
经常转移位置,正确的判断敌情,断然的定下决心,每天十里八里,甚至三里五里的小行动,既不疲劳又不紧迫,这是极好的。
比方有一次,我方较大兵团企图通过X河之XX桥,进而通过甲乙两城敌人公路封锁线,傍晚时把部队运动到达该桥附近,以便夜间行动。但因某部队未能按时赶到,而打破了当夜行动的计划。X桥附近之某集镇有汉奸组织和两面性的汉奸武装,X桥距甲城又仅十八里,毫无疑问的这一企图是暴露了。第二天怎么办呢?决心是仍然要通过那个桥,仍然要通过那个公路封锁线。处置是:部队全部向南面二十里之XX集,并扬言攻击XX集西南方向的丙城。翌晨,部队离开X桥的两点钟后,甲城敌人的汽车和骑兵果然开到了,汉奸报告我军已经远去,而且是去攻击丙城的,敌人盘旋到下午仍回城去。X桥及附近之某集镇又空出来了。我们在距X桥二十里之XX集休息一天,黄昏以后,继续北进,终于安全的通过了X桥及公路封锁线。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1.靠近敌人时,只有灵活的转移地区,才不致受到敌之袭击。2.本来企图是向北,但不得已时只有向南佯动,以欺骗敌人,实行“声南走北”之法。3.敌情侦察明白,情况判断正确,则危险之中有安全,紧张之中有太平。
游击运动领导者们应当记着,所谓“转移地区”,所谓“游来游去”,决不是逃跑主义,决不是“游而不击”。只要有一定的方针与计划,则在“游”的范围中包含了消灭敌人的积极意义。我们曾经说过:“游击队为要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而又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万不能够驻扎在一地,和敌硬拼。他必须要‘游’,而后才能找得‘击’的时机”。白健生将军也说过:“我们要明白,‘游’是我们的手段,‘击’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绝不是‘游来游去’,我们正是‘击来击去!’”
第四,平地游击的兵力大小,一般说来,以一个营——五百人左右为适宜,倘若领导正确,部队坚强,并获得人民之拥护,则一千人到一千五百人为活动单位也未尝不可。每一活动单位,都要求装备轻便,政治觉悟高,组织严密,训练纪律严格,并应当有自己的自动火器,以及附属的轻迫击炮。此处最好有自己直属的骑兵(三十匹马左右),以及附属的脱离生产的地方游击队一个到两个,围绕与本部队二十里范围的周围。除去自己的健全的侦察组织(完全便衣的侦察排)外,必须有健全的地方行政系统和群众组织的侦察机关。侦察机关所绝不可少的是公开和秘密的交通网、通讯网,并约定通讯记号。为要赶上敌骑及机械化部队的速度,应布置固定的烟(白天)火(夜间)记号,设置固定的观察哨望见即一目了然,迅速报告,而有所准备。
这样的活动单位,不管到任何地方,都可又把握的达成任务。领导者坚决的战斗意志,加上灵活的战术部署,积极而迅速的动作,常常是能够打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打。“远道夜袭”是平地游击运动家从血的经验中所体验出来的最有力的原则之一。
倘若敌情紧张,应当是“随打随分”,倘若遇到敌人汽车进攻,应当是一面分散,一面炸毁桥梁道路。豫皖苏边广大平原的河流小溪淤地很多,桥梁亦多,炸毁一座桥,可使敌之汽车与一个小时内不能横冲直撞,而我就可以安然远扬了。
汉奸们有的是自愿,有的则不自愿的做了敌人的耳目手足。我们除在政治上(这是最基本的问题)争取伪军反正以外,仅在军事上说,他们常是雄踞村寨,深沟高垒,使你急切攻他不下。而豫皖苏边的寨子,寨河是那么宽且深,墙寨是那么高且厚,硬功是徒劳无益的。最妙的办法是炮的威胁和事先化装入寨的里应外合,才能收一举而歼灭之效。
总之,平地游击战的主要战术有着眼点和战术教育,应该养成指挥战斗员的“独立自主作战”的精神和作风。单独一个队或一个人,都能够大胆无畏,勇敢坚决,而且按照战术原则去独立的进行作战机动。
第五,关于平原地的警戒(驻军的)
1.平地警戒不同山地。一般来说,不要前哨、连哨、小哨、军士哨等的派出。
2.不应在交通要道及大村寨宿营。游击队的宿营地应当捡僻静的村庄。
3.如驻寨子而兵力又过小时,则只应驻寨子之一角或一门。以备有警时便于集合,便于撤走。
4.警戒应是周围的。情况紧急时,指定兵力的三分之一为“值班部队”,不卸装具。平时则只须兵力的九分之一。
5.必要时封锁消息,准进不准出。
6.值班部队日间派出监视各方的了望哨和四门的警卫兵。
7.预先规定驻地的紧急集合场,及万一失联络后的第一第二集合地。
8.凡宿营于有寨墙河的寨子内时,须谨防敌人来袭时的火力封锁四门。所以要保持一个门一个桥与我手中,并且这个门这个桥必须是便于我们撤退的。
9.凡在一处有八小时以上的休息时,必须破坏敌人汽车坦克可以通行的道路桥梁,并筑掩体。六小时以内的休息,亦应做简单的工事,以防万一。
四 平原游击战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军队中对本军、对敌人、对群众的政治工作,在平原地带作战,越发显出它的重要性。对本军没有政治工作,将使部队指战员感到没有胜利前途,失掉胜利信心,一遇到敌人扫荡或生活艰苦之时,势必土崩瓦解,或大形削弱。常遇到一些敌后抗战的朋友们说:“我们的队伍化整为零倒容易,要化零为整就不可能了”。那原故就在于不懂或者不愿进行政治工作。有一次某地方部队派出一个连,向敌人游击侦察时,全部一哄而散,不知所终了。这还不足以证明游击部队没有政治工作必会土崩瓦解的血的教训吗?
对群众没有政治工作,将使军队孤军苦斗,无人援助,使军队与民众对立,关系恶化起来。尤其是在那些敌人汉奸极力争取会门及其武装的区域,在其挑拨离间之下,一遇军民对立,流血惨剧即会爆发。鹿豪失守以后,我某地方武装曾数次被红枪会包围追击,并被缴去步枪不少。这还不足以证明没有群众政治工作必会形成与群众对立,以致走向被会门武装消灭的前途吗?
不少的平地游击武装,他们轻视政治工作,他们继续保持着“单纯的军事观点”,因之使他的部队不能巩固,打骂制度,破坏纪律等现象浓厚存在。这在平原地带进行游击的艰苦环境中所应立即要克服的。
第二,争取会门武装,首先使他们不被敌人诱惑,其次使他们走向抗战道路。这必须要求游击部队有高度的政治积极性和模范的纪律,获得他们的好感。一般说来,他们由于过去的印象过于深刻,对于军队是恐怖甚至是仇视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曾加以严重的注意,进行了比较艰苦的政治工作,以致博得会门武装对抗日军有“天下文明第一军”的美称。
豫东皖北苏北是历史上著名秘密结社及会门武装的发源地,倘不小心,一生冲突,他们三声号炮,村村集合,人人出动,流血惨剧就要发生。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平原游击战的迫切问题,也是一般游击战的基本问题。建立根据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巩固的各党各军队各团体的统一战线。2.切实的军民合作,军民一致,军队爱护群众,群众协助军队。3.普遍的各种群众组织,尤其是群众武装组织。4.改善政治机构与政治设施。
敌人后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的斗争方式,应该是从秘密的和平组织到公开的武装斗争,从小块到大块——小到一个村,大到一个县和几个县,从一块到多块,块与块再联系起来。
抗日根据地就算初具规模了。
长久期间在敌人后方活动的结果,在平原游击战的经验中,证明:平原能不能打游击呢?能够的。谁能战胜谁呢?我们能够战胜敌人的。
一切与敌人斗争着的民族英雄们,在浴血苦斗的经验教训中,鞭策着我们,朝着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前途迈进!
本主题由 管理员 论坛值班员 于 2011/10/4 5:33:36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文革讨论
激进革命者之家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