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这是把孝敬作为一个道德标准来要求无产阶级。好像无论什么样的父母都要孝敬,这就得出了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只知道阶级立场,不知道有道德。对于站在反动阶级立场的父母,必须坚决地与之决裂并打倒。很多人污蔑文革,说文革造成父子反目之类。这正是站在封建道德的基础上来指责无产阶级的革命,好比是桀犬吠尧,可笑之极。子女对父母有感情,也应该是阶级感情。脱离阶级去谈什么感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 牛牛饮水 发表于 2011-8-22 10:53:00  |
马克思主义不是冰冷的机器,如果连基本的对父母的孝敬之心都没有 何谈对整个阶级的爱? 马克思主义 不是要灭绝人类的感情,马克思主义是要升华到人类世界为大同世界,也就是你好我也好的大同世界。 如果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为父母洗脚 也算是剥削,那请问 这种剥削之下 子女能得到几分的剩余价值? 按照你的理论,子女都应该罢工了? 那请问你 ,你父母在你生下来为你洗脚 洗澡的时候,是不是你在剥削你的父母呢? 尊老爱幼 人之常情,即使到了共产主义 就不要尊老爱幼了吗? 尊老不是愚尊,没有说 你为父母洗了一次脚,你的阶级立场就改变了? 没有说,你为父母做了点什么,你的共产主义信仰就达到折扣了! 如果在当前道德崩溃 信仰缺失的 法西斯资本主义的人间炼狱 ,连孝敬父母 这样重塑一个人的基本良知的行为都算是 剥削,那我希望这种剥削来的更猛烈些吧。 我知道 毛主席的父母 不是无产阶级,按照你的理论,毛主席是不是就只能坚决的与之决裂并打倒? 毛主席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毛泽东的母亲姓文,湘乡县人,十八岁时嫁给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生了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兄弟三人,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建。他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母亲非常信神,每当母亲生病时,毛泽东就按母亲的愿望去求神拜佛,他曾为母亲治病去南岳山“朝拜香”,手拿小凳,背上干粮,走十来步就跪下去一次,嘴里还要唱“南岳圣帝,阿弥陀佛……”。十五岁时,毛母生病,希望母亲早日病癒,毛泽东和两个弟弟用竹杆加上躺椅製成一副轿子,抬着母亲走了两百多华里,登上海拔1289公尺的南岳衡山祝融峰去进香还愿。
1919年10月,毛泽东接到二弟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立即带上在长沙读书的小弟泽覃,星夜兼程直奔韶山冲。没想到,母亲已在他们赶到家的前两天去世了。他守在母亲灵前,对着暗淡的油灯,悲痛中毛泽东席地而坐,挥笔写出了一篇《祭母文》,文中写道: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过了“头七”,毛泽东才忍着悲哀,咽着泪水,和二弟泽民分别,带着小弟泽覃,离开韶山,回到了长沙。后来,又作泣母灵联两幅:
其一: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其二: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请注意毛主席的祭母文中 写到 :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这比着为父母洗一次脚,还不被你批判死。
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教养之恩。1959年他回韶山时,在故居母亲的遗像前端详良久后说,我像母亲。第二天天未亮,他独自一人寻到父母的坟墓,久久伫立,寄托哀思。他对后来找上山来的随行人员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但生我者父母,这还是要讲的。
再补充一句,毛主席大学时候修的最好的一门学科 就是 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