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胡锦涛7•1讲话(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复制链接]

1#
读胡锦涛7•1讲话(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6月底起,我重新发表了2007年的系列文章;在《我看错了,但错不在我》中说过,把自己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开创的认识错加在胡锦涛的观念上了,但是错误不在我。三年多过去,高层认识有了变化。现在不再把二者完全分割开,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两个理论成果,而且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我当年的观点在接近。这样讲不是要肯定我,我早已否定了自己过去的认识,认为三中全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与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东西,而是倡导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
官方媒体作为“喉舌”一般唯上,对两个讲话是清一色的朗诵,“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项制度”,关起门来成一统。民间传媒则是各唱各调,据我看到的,无论是左翼网站还是右翼网站,对中央讲的并不以为然;情况类似合作化时毛泽东讲的,对党和国家,左派不满意,右派也不满意,他们也是关起门来成一统。我希望大家都稍微开点门缝,让新鲜空气吹点进来。不过,现在派性重得很,大家——左派、右派、当权派——都很难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尽管大家都主张言论自由,人民民主,党还讲要“包容异质”,实际上一些网络管理员还是不发表我的文章,不让我说话。不过不要紧,事实终会说话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久前,2011年7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文昭在《北京日报》发文:《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委婉地批评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滥用。我赞同他的这段话:“分清以上‘中国特色’不同使用的差别,就能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涵义上的变迁。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时标准用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要有点中国特色,着眼点是摆脱苏联模式、走中国自己的路。”
2007年8月6日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讨(三)》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指出邓小平原来讲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写入十四大党章时,删去了“邓小平同志”这几个字,这说明,邓小平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提出的,他只是在重申毛泽东思想。后来,人们删掉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的”这些词和短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概念,脱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不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

这个观念在胡锦涛和习近平的讲话中有无变化呢?有所改变,未触及根本。现在,越来越多的民众越来越怀念毛泽东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再用毛泽东的错误来衬托其正确,而需要把它归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上,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说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是胡锦涛还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包括他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在内的一个不同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习近平的落脚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我想,下一届是不是也要化出一个新的理论成果?毛泽东逝世后,中共每一代新的领导人都要创造一个新观念。这是一种特色。
我们看到,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没有提出“恩格斯主义”,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也没有提出“斯大林主义”,毛泽东也不赞成提“毛泽东思想”,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说马克思是大树,他只是枝叶。毛泽东逝世后,每届中国领导人都要提出一点特色,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不是中国特色呢?也不是。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也有过这种特色,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共产党也有过这种特色。他们总想把马克思主义改变点什么。再说,市场经济也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世界早已是市场经济了。
正如生物细胞有了新的染色体这个生物就会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呢?胡锦涛讲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果说“怎样建设”的是方式方法问题,各个国家的基础和环境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方式方法,经过的道路也象从西安到北京不同于从上海到北京。那么“建设什么样的”则是内容本质问题,是到北京还是到台北。
“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有科学社会主义那样的“社会主义”的之外选择。《共产党宣言》里指出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也提出了诸如“市场社会主义”、“人民社会主义”、“普遍幸福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等等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它的内容本质是什么呢?从这些年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前30年是“市场社会主义”,现在可能要搞“人民社会主义”、“普遍幸福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了?

胡锦涛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许多色彩,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绝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特色。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有市场,但不是市场经济。美欧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市场经济。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无中国特色,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它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转成资本主义基因的雇佣劳动制社会主义品种,转基因品种大多没有再生能力。社会主义要消灭私有制,要消灭雇佣劳动制,因此肯定地说,资本雇佣劳动的社会制度,决不能延续社会主义,也不是“特色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蜕变产生的一种特色资本主义。
我们记得,邓小平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当时也是这样提出问题的。现在,胡锦涛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改变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这样的问题,问题的提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知道胡锦涛能不能给我们讲讲马克思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然后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它们有什么不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两极分化的、产生了资产阶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必由之路”吗?我看,如果不否认大家曾经公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讲话或邓小平理论,应该是认为“走了邪路”,“失败了”。如果要否认,修正,那么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崩溃了。
我相信总书记应该不会认为提出这些问题不是不恭,而会认为这才是认真学习他的讲话。总书记说得清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理论能够服人,就可统一全党,以转化为民众的物质力量。
分享 转发
TOP
2#

原以为刘金华和张宏良是一路人,现在看来是不对的,因为刘金华同志在对待邓小平同志的态度上,已经明确地和张宏良决裂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