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工农之声
» 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男人!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317
|
回复:
0
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男人!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052
精华
3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星火燎原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1205
积分
1473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3-17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6-25 14:31
|
只看楼主
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男人!
作者:沧州子系 点击数:414 更新时间:2011-6-25
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男人!
在偏远的深山村,有个终生未娶的光棍老汉,名叫王栓宝。5年前,村里把他的生活困难情况上报乡里,乡里又报到县里,县民政局领导研究了半年,终于批准他为村里的“五保户”待遇,每月60元的生活费。2010年12月4日,享年80岁的王栓宝走完了他艰难的一生。
王栓宝在病重期间,没有看过过医生,也没有人照看。他每天躺在炕上叫喊:“好心人们,给我一碗水吧,快要渴死我了;好心人们,给我口吃的吧,快要饿死我了……”。前两个月,善良的村民们还不断给他送些吃的、喝的,时间一长,送吃喝的人也就少了。当人们听不到他的喊叫声,再进屋看他时,发现他已经掉下炕头,光着干瘪的身躯蜷缩在地上,嘴里还含着小半块干馒头,已经死了好长的时间了。
在只有七、八十口人的村子,死了一个人,算村里的大事。按照民俗,村里谁家死了人都要去烧告别纸,村里的人们不知是可怜他还是想起了他在世时对别人的恩惠,都跪在他的遗体前,一边哭,一边烧纸,一边念叨。村里的长辈老人杜老头,按亲戚辈分是王栓宝的表叔,也拄着棍子来给王栓宝烧告别纸,也许他和王栓宝是同代人,有伙伴和亲戚的情意,跪在地上边哭边大声念叨:“表侄你活的苦,死的也苦啊……”,引来大家的一片哭声。王栓宝同族同辈的远门兄弟,有的赶快跪在地上还礼,有的赶快搀扶杜老头,嘴里还念叨:“他有何德,还让表叔你跪拜。”杜老头老泪横流,哽咽着讲不出话来。
王栓宝被安葬有一个月了,老人们坐在一起都还要念叨他的生前。
解放前,王栓宝一家住在远离我们村20里外的流水崖,那里是山沟的尽头。那时流水崖只住着他们一家人,家里除了父母外,还有兄弟5人姊妹3人共8个兄弟姐妹,王栓宝在兄弟中排行老二。那年代,人们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王栓宝从10岁起就跟父亲和哥哥种地、卖柴、卖炭养活全家人。他们一家人春秋季节很少走下山来,秋冬季节父子们会经常从山上背些干柴和木炭卖给富人家,挣些钱贴补家用。听老人们讲,那时他家非常穷,孩子们冬天没有棉衣穿都挤在屋里不敢出门,就连王栓宝父子们在寒冬腊月到山外卖柴、卖炭也是穿着单薄的衣服,露脚后跟的鞋子。人们在冬天雪地路上行走,经常会看到他们父子冻裂的脚板留下的红色血迹。
也许是王栓宝一家人与外界沟通少,兄弟们在人前都不爱讲话,与人讲话都会脸红。村里有人称王栓宝家的男人为“山汉”,称他们家的女人为“山里女人”。其实都是山里人,只不过是王栓宝家相比我们村里人住的更偏远更闭塞罢了。
在王栓宝9岁的那年,我们这里也解放了,政府动员王栓宝一家10口人搬到我们村生活。苦啊!起初,一家十几口人住在两间破房子里,炕上只有4床被子,每晚兄弟姐妹们都是两、三个人合盖一床被子。当时刚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土薄产量少,加上人口多,粮食不够吃。全家每顿饭大都是野菜和玉米糊糊粥充饥,年年靠吃政府救济粮度日。王栓宝18岁的那年,3个姐妹先后都出嫁了。那时候农村嫁姑娘,娘家是要花钱的,王栓宝的3个姐妹出嫁后也花了男方家数百元钱,在村里一时成了有钱人家了,弟兄们又盖了3间平房,住的也宽敞多了。
按说,土改后村里又很快成立了集体生产队,王栓宝家父子5人都挣工分,日子在村里应该是上层的,弟兄们娶媳妇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他弟兄们心眼都不太“亮堂”,说话办事都不太端正,兄弟五人没有一个娶上老婆。大约十几年过去了,兄弟5人中除“小五子”到外村倒插们做了人家养老女婿外,其他兄弟们仍然都是“孤家寡人”。天有不测风云,在后来的年月里,王栓宝的父亲不到70岁就去世,大哥和三弟因疾病不到三、四十岁就撒手人寰,四弟名叫小根子,到山上背柴跌下山崖摔死了,死时还不到三十岁。七十年代末,家里只剩下王栓宝和他娘俩人相依为命了。母亲在家里做饭,王栓宝在地里干活,日子过的还算凑合。
人们都说王栓宝在弟兄们中身体是最结实的一个,也是心眼最不“亮堂”的一个。他不会算数,超过一百的加减乘除就算不来了,但也不是实心傻的那种人。七十年代,村里生产队都是用钩子大秤分东西,一次生产队分玉米,王栓宝当场就说给他家分的玉米不够斤称,非要把倒在篓子里的玉米重新过秤,结果是生产队长说是看错了秤少给了王栓保家50斤玉米。生产队长被王栓宝大骂了一顿,但自感理亏不敢还声。
村里把上地干活的男人称作“受苦人”。老一辈的“受苦人”都是剃光头,为的是洗涮方便。王栓宝和别人不一样,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始终留背头,直到白头发很显眼了才剃成光头。有人说他留着头发是因为他怕冷,头发可以御寒;有人说他是个“烧包”,留背头只是为了讨老婆;也有人说他是跟吃商品粮的公社干部学的,有人看见过他兜里还装着一把小梳子和一面小镜子,在地里一个人干活时还要拿出梳子和镜子打理一番。但是村里的老一辈人都看不惯王栓宝留“背头”。由于常年在地里劳作,洗涮又不勤快,王栓宝的背头里经常变得乱蓬蓬的,里面还掺杂不少灰土和树叶,背后管他叫“鼓鼓子头鸡”。和他差不多岁数的人有时也和他开玩笑“王乡长下乡了”?王栓宝知道是讽刺他留着的背头,故意学着乡干部甩头发的模样,把头发向后边一甩,还要反击几句“留长头发犯法吗?你管事太宽了!”引来大家一阵大笑。
那个年月,在那山沟里,娶不上媳妇的光棍不少,我们村3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六、七人。光棍们坐到一起大都爱谈论女人,上岁数的老光棍对一辈子没有与女人睡过觉感到遗憾。每谈到这些,王栓宝就会兴奋,他会谈论他二十几岁时在山西修铁路的经历。据他讲,他住的房东是一个小寡妇,人长的非常漂亮。他在工闲时,常为房东小寡妇推碾围磨,担水扫地,一来二去小寡妇看上他了,不但和小寡妇经常睡觉,还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只因为怕想家,后来工期完了还是与伙伴们一起回来了。王栓宝认为与小寡妇睡过觉,尝过女人的滋味,也算是“结过婚”,有别于其他光棍。当然,村里的光棍们都知道王栓宝爱吹牛,多数人不相信,一笑了之。
说起爱吹牛,王栓宝在十里八乡也算小有名气。外边来村里的人很少,但无论是从山外来的城里人还是十里八乡来这里做小买卖的人,王栓宝总会热情地与来人搭讪。他一生只到过山西修过半年铁路,从没离开大山,但他好像对山外面的事请都很了解,说起山外的事头头是道。几年前,有几个石家庄市里的年轻人走进山里游玩,他在这些年轻人面前大吹四、五十年前在石家庄修西客站的经历,还讲火车站姓郭的站长是他的朋友。但村里人们都知道王栓宝从来没有去过石家庄。城里来的几个年轻人大都是八十年代后出生,对他们没有出生前的事不了解,非常相信这位曾经为他们居住城市做出过贡献的深山农民伯伯的话,都感到这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山里人。王栓宝爱抬高自己不假,但对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热忱是真实的,他跑前跑后为这几个年轻人安排吃住,还专门做向导带着这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到深山转了两天。王栓宝与这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分别时又给每人旅行袋里装了五、六斤山核桃,城里来的年轻人为山里人的质朴、善良所感动,掏出五百元钱非要塞给王栓宝,感谢为他们这次旅行提供的帮助和照顾。王栓宝生气了,“你们这些娃娃,来这里就是我们全村的客人,收钱就见外了”,硬是拒绝了递过来的钱。几个年轻人被感动的直流眼泪,走出村子老远还回头向站在村口送行的王栓宝招手。
王栓宝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七十年代,他学会了杀猪,专门花钱置办了杀猪的所有用具。从1972年开始到2008年的36年中,每年村里20多头猪都是由他宰杀,但他都是义务帮忙,从没有收过他人半分钱。人们都说他傻,别人家男人冬天背柴火卖到供销社,每天能挣三、四元钱,而他义务为别人家杀猪没有任何收入;公社宣传队也宣传过他的事迹,说他是学习雷锋的先进典型人物。他说,雷锋咱不知道是谁,受些劳累为别人家杀猪只是为了心里痛快。不知他心里的“痛快”是什么感受,大概在他心里的“痛快”,就是比别人多了杀猪本事,为村里人办点事是应该的;也有人说,王栓宝受到了“高僧”点化,为他人做好事、做善事,只是为了行善积德,来世有个好的造化。王栓宝到底是如何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王栓宝认情,他是村里有名的孝子。他老母亲因几个儿子英年去世伤心过度,眼睛几乎失明,耳朵也基本失去了听力。家里做饭和地里的庄稼活,里里外外都靠他自己。人老了都爱管闲事,王栓宝的老母亲特别爱操心家里家外的事。只要王栓宝在家里,他都要问地里的庄稼长得如何,种了些什么,猪该喂了,鸡该圈了……。王栓宝都会趴到老母亲的耳朵前说话,声音小了老母亲听不见,声音大了老母亲又说呛她了,家里家外的事情不如她意了也要发火。为此,王栓宝挨了不少耳光,在王栓宝五十多岁时也还是这样。每当王栓宝老母亲打王栓宝时会引来不少小孩子的围观,王栓宝会把头伸到老母亲的面前任由她打几个耳光消气,然后还要趴到老母亲耳边道歉赔不是。看热闹的小孩子们都会喊:“王栓宝又挨妈妈打了,王栓宝又挨妈妈亲打了……”。王栓宝也不生气,对着孩子们大声讲“快回家吧,你们没有挨过妈妈打吗?……。”孩子们又会推搡着散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王栓宝的老母亲病逝了,王栓宝按照当地民俗最高礼仪,大办了三天丧事。几个姐妹来了,亲戚们都来了,村院的乡亲都来了……。王栓宝在老母亲的遗体前哭了三天三夜,边哭边念叨:“妈妈啊,相依为命的妈妈,你不管儿子了,你不为你儿子操心了……”哭声是那样的凄凉催人泪下。到他妈妈出殡的那天早晨,王栓宝的嗓子哑的连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了,只是不住的用头在地上磕,额头上流出了斑斑血迹。
2010年9月,王栓宝闹病了。村里人和远门王家人向大队干部提出请求,请医生为王栓宝看病,雇人照看王栓宝。大队干部也犯难了,因为这需要钱,说是要向公社汇报,公社干部也很重视,说是要向县里汇报。这样,王栓宝在病重期间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加上吃喝凉一顿热一顿和有一顿没一顿,死亡都在情理之中。3个月后,王栓宝真的死了,后来听村干部讲,县里给王栓宝的特殊医疗费和护理费批下来了。人们都知道,王栓宝不是病死的,而是因为没人照看冻、饿而死的。王栓宝的亲戚和王姓远家提出要上告村干部和乡干部。
在王栓宝死后的第五天,乡干部和村干部来到村里找到出头准备上告的王家人,村干部、乡干部大声呵斥:“王栓宝是你们同族、同姓的家人,他在病重期间你们不念同族同宗情意,不请医生,不照看,他死了你们要闹事告我们,你们最好在族宗牌位前问问自己的良心!”说的几个准备告状的王姓人头上直冒汗。村干部、乡干部临走时留下一句话:“你们想上告可以,我们等着你们!”几个原本想要告状的王家人自知理亏,以后就不再提告状的事了。
人总是要死的。王栓宝死了,人们都在谈论他生前对村民所做的好事。有几个和王栓宝年岁相仿的老人都说他是好人,就连他年轻时修铁路睡过女人和到过石家庄修建铁路西客站也相信是真事。大家都说像他这样的好人会有因果报应,死后一定能到天堂。
有无好报应,王栓宝的灵魂能否登上天堂?大概只有王栓宝的亡灵明白,人们只是这样想想和说说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栓宝的一切将会淡出人们话题。
我们死去的老祖宗们中有多少王栓宝这样的人和事,我们的后代是否还要出王栓宝这样的人和事,谁知道呢……。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2/10/15 11:01:26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新闻.评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