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无产阶级看历史
» 格奥尔吉•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5203
|
回复:
1
格奥尔吉•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405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藏森淼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132
积分
1097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08-28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9-28 09:29
|
只看楼主
格奥尔吉•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1912年以前是学识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逐步背叛马克思主义立场,从而走向革命的反面。
1856年12月11日(俄历11月28日),普列汉诺夫诞生于沃罗涅什省利佩茨克县古达洛夫卡村。他父亲是世袭贵族、退职上尉瓦连廷•彼得罗维奇•普列汉诺夫,母亲马丽亚•费多罗夫娜是维•格•别林斯基的侄孙女。
格•普列汉诺夫,童年时代在素有教养的父母的教育下,学完了中学一年级的课程。于1868年进入了沃罗涅什军事学校二年级。在该校毕业后于1873年进入彼得堡的康土坦丁诺夫炮兵学校。1874年秋转入彼得堡矿业学院。
在矿院学习期间他结识了著名的革命家、经济学说史专家伊万•费多罗维奇•费先柯以及在当时先进青年学生中闻名的民粹派工人代表米特罗范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普列汉诺夫从1875年起就参加了民粹派的革命活动。1876年12月6日民粹派的"土地和自由社"在彼得堡喀山教堂前组织了一次政治性示威游行,普列汉诺夫在演说中宣告:“土地和自由归农民和工人!”“土地和自由万岁!”
此后,他逐渐变成了一个职业革命家。1877年他秘密出国,先到柏林后到巴黎,织识了著名的民粹派思想家彼得。拉甫罗夫(此人和马克思恩格斯有书信往来)等人。同年7月又回到彼得堡。7月底他到萨拉托夫在青年学生和工人中进行革命宣传。1878年夏天他决心"到民间去",在顿河地区活动。出任民粹派机关报《土地与自由》的编辑。这时,普列汉诺夫自认为是"彻头彻尾的民粹派"。
1880年初,第二次逃亡国外,自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七年(直至1917年回国)182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泛滥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1901年--1916年)的流亡生活。同年年底,他到了巴黎,结识了盖得、考茨基、威廉•李卜克内西和伯恩施坦等人。1881年底普列汉诺夫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他后来写道:"阅读《共产党宣言》是我一生中的新时期,我受到《宣言》的鼓舞,并立即决定将它译成俄文"。1882年当他收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1882年俄文版序言》以后,很快把《宣言》印了出来。钻研和翻译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促使普列汉诺夫从民粹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曾写道:"我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在1884年,而是在1882年。“1883年普列汉诺夫与波里索维奇•阿克雪里罗得、维拉•伊万诺夫娜•查苏利奇等志同道合者在日内瓦创立了"劳动解放社”。该社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如《雇佣劳动与资本》、《哲学的贫困》、《费尔巴哈论》、《关于自由贸易的演变》、《恩格斯论俄国》等书译成俄文出版。普列汉诺夫在这期间写了一系列反对民粹派、伯恩施坦主义以及俄国经济派、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优秀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是《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1883年)、《我们的意见分歧》(1885年)、《论一元史观的发展》(1895年)、《唯物主义史论丛》(1886年)等等。这些都说明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领导的《劳动解放社》的活动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劳动解放社”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基础。普列汉诺夫的一些著作曾受到恩格斯的称赞和列宁的推崇。恩格斯看过《我们的意见分歧》一书后说:"我感到自豪的是,在俄国青年中有一派真诚地、无保留地接受了马克思的伟大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如果马克思能够多活几年,那他本人也同样会以此自豪的。”《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一书出版后,恩格斯在给普列汉诺夫的信中说:“您争取到使这本书在本国出版,这本身无论如何是一次巨大的胜利”。列宁认为本书“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
1889年,应拉法格邀请,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社会主义者的代表,出席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1889年7月14日至21日于巴黎),他在大会上发言说:“革命的俄国无论如何不应置身于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之外,相反地,它今天同欧洲现代社会主义运动接近起来,必将给全世界无产阶级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他的发言受到恩格斯的好评。这次大会结束后,他前往伦敦拜会恩格斯,以实现他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宿愿。他得到恩格斯非常盛情地接待。普列汉诺夫后来回忆说:“我很高兴我能在几乎整整一个星期中和他就各种实际和理论的问题作长时间的谈话。”
1893年8月在第二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普列汉诺夫第二次见到恩格斯。1894年7月普列汉诺夫秘密来到英国,第三次会晤恩格斯。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艾威林等都劝普列汉诺夫留在英国。他也喜欢能够与恩格斯经常会面。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普列汉诺夫一生中最光辉的年代。1896年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刚一出现,普列汉诺夫就立即给《新时代》主编考茨基写信,请他在杂志上留出位置,以便回答伯恩施坦的挑战。他写道:"今天的问题就是谁埋葬谁的问题,是伯恩施坦埋葬社会民主党,还是社会民主党埋葬伯恩施坦?我个人是不怀疑而且从没有怀疑过这一争论的结局的。"
当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经济派"出现以后,普列汉诺夫一边继续与伯恩施坦论战,一边同"经济派"斗争。他指出,"经济派"与西欧修正主义者沆瀣一气,试图使工人变为听命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工具。
1900年普列汉诺夫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三个俄译本,回击了"经济派"篡改《宣言》的企图。同年,他支持列宁创办《火星报》,为《火星报》撰稿37篇。阐明正在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许多理论和政策性问题。
在1903年7月30日开幕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普列汉诺夫被选为大会主席团主席,并由他宣布大会开幕。在讨论究竟什么人可以做党员的党章第一条条文时,他说,他深信真理在列宁一边,对马尔托夫草案的拥护者所说的不敢苟同。"列宁的草案可以成为防止他们钻入党内的保障,单是由于这一点,一切反对机会主义的人就应当赞成这个草案。"这说明,普列汉诺夫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二大"上是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的,会上他被选为《火星报》编辑和党的总委员会主席。
从1903年到1918年是普列汉诺夫生命的最后15年。1914年,列宁在评论普列汉诺夫时写道:"普列汉诺夫个人功绩在过去是很大的。但是从1903年以来,普列汉诺夫就在策略和组织的问题上极可笑地动摇着:(1)1903年8月是一个布尔什维克;(2)1903年11月(《火星报》第52)号主张同'机会主义者'孟什维克建立和平;(3)1903年12月是一个孟什维克,而且是一个热烈的孟什维克;(4)1905年春天,布尔什维克胜利以后,争取'敌对的兄弟们'的'统一';(5)1905年年底到1906年年中是一个孟什维克;(6)从1906年年中开始,有时离开孟什维克,在1907年伦敦代表大会上斥责孟什维克(切列万宁已经承认)'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7)1908年同取消派决裂;(8)1914年又重新转为取消派"②。列宁的这一评述,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应成为研究普列汉诺夫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后活动的指针。在党的二大以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国外的组织--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03年10月26日到31日在日内瓦召开。普列汉诺夫希望二大上的分歧能在这次会上得到消除。;但是,由于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继续坚持错误路线,致使分歧更加扩大了。在这次会上普列汉诺夫是同列宁站在一起的。但在会议刚一结束,普列汉诺夫就动摇了。他囿于和他共同创立"劳动解放社"的几个老朋友的关系,从党二大的正确立场倒退,开始同孟什维克调和,终于转到了"另一个阵营"去了。他擅自把阿克雪里罗得等补选到《火星报》编辑中来,遂使该报急向右转,成了反对党的二大决议的机关报。在《火星报》52号(从此被称之为新火星报)上发表了《不该这么办》一文,反对列宁维护马克思主义革命原则的坚定的立场。
普列汉诺夫对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采取了国际主义的立场。在社会党国际局全体会议上,根据他的倡议通过了谴责日俄战争的宣言。在第二国际第六次(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上,普列汉诺夫与日本社会主义者片山潜热烈握手,引起了与会者的欢呼。普列汉诺夫认为,对这次罪恶的战争承担责任的不是俄国人民,而是它最凶恶的敌人--沙皇政府。
当普列汉诺夫听到俄国1905年革命消息时,感到欢欣鼓舞。他写了《分开走,一起打》一文,说明党在新条件下的策略思想。他认为,首先必须使人民不去仰仗教堂的神幡和十字架,而用某种更严肃更现实的东西武装起来。其次是无产阶级必须得到"社会人士"的同情和支持,特别是要得到军官们的支持。因为军官"是我国'社会人士'的亲骨肉"。其中心思想是要同资产阶级联盟,完全忽视了农民的作用。这是他转向孟什维克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为了制定1905年革命的战略和策略路线,由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召开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普列汉诺夫硬以"不合法"为借口拒绝参加,并以党的总委员会名义通过决议不准其他代表出席,否则开除出党。但不久,他却参加了孟什维克在日内瓦召开的所谓党的工作人员第一次全俄代表会议,会上按照孟什维主义修改了党的"二大"决议。大会后,把决议给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了解了决议内容后,认为这些决议给了党的中央机构以致命的打击,他因此于1905年5月29日发表声明退出《火星报》和党总委员会。开始采取所谓站在"派别之外"的特殊立场。列宁对此表示欢迎,并希望同普列汉诺夫联合起来,但后者对列宁的热情不予理睬。
1905年10月17日沙皇发表召开立法杜马宣言,普列汉诺夫急切地希望回国参加斗争。但是在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失败后,他不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反而责怪政治罢工"开始得不合时宜","本来就用不着拿起武器。"①列宁批判了他这种对待武装起义的机会主义观点。
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1907-1912年),特别是1908年和1909两年,他几乎完全脱离了党的实际工作而从事大量理论研究与写作。当孟什维克的取消主义刚一露头时,普列汉诺夫就开始同取消派斗争,尤其是同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新式的取消派"、"改头换面的孟什维克"作了不可调和的斗争。他领导的"护党派"主张保存党的秘密组织和秘密工作。在1908年发表的《战斗的唯物主义》就是直接针对取消派。
普列汉诺夫反对取消派的斗争,是他政治经历中的光辉一页。列宁指出,普列汉诺夫的过去的策略上的错误"没有妨碍他在1908-年代里歌颂地下工作并揭露其敌人和对手"。
但是,在1912年布拉格代表会议后他反对开除取消派分子出党,却指责布尔什维克分裂统一的党,他说"问题不在于寻找谁有过错,而只在于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同分裂作斗争"。他企图不惜任何代价在一个党内使革命者和机会主义者的重新"胶合"。社会党国际局为了实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各派别的联合,于1914年7月16-18日召开了布鲁塞尔"统一"会议。普列汉诺夫仍站在错误立场上,为不惜任何代价的"统一"辩护,攻击列宁起草的关于布尔什维克准备进行谈判的条件是"新的刑法典的条款"。列宁在一封信中说,普列汉诺夫思想"十分模糊","模糊之处就在于他想同谁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普列汉诺夫攻击这个口号是"梦话"。普列汉诺夫在洛桑的一次讲演中尖锐地批评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及其党团在国会投票赞成预算,"充当了德国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政策的支柱"的可耻行为;但在许多方面竟同意法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的沙文主义观点。列宁称赞普列汉诺夫对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所作的批评;谴责他为法国社会民主党领袖的沙文主义立场所作的辩护。列宁不止一次批评普列汉诺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立场是对社会主义利益的背叛。是"俄国的(和英法的)社会沙文主义,即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的代表"。从此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俄国"二月革命"不久,普列汉诺夫回国。他在几次讲演中极力鼓吹把对德战争进行到底的必要性。这就迎合了反革命势力的需要。为了战胜德国,他亲自出任临时政府的铁路职工生活改善委员会的领导,并亲赴莫斯科参加临时政府为动员反革命势力"将战争进行到底"和制止社会主义革命而召开的国务会议。他在会上号召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都应当(根据自愿)寻求一条经济和政治妥协的道路"。这是他对自己以前革命活动的彻底背叛。
普列汉诺夫不相信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潜力,认为俄国还没有成熟到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地步。所以在他看来十月革命为时过早。对十月革命持否定态度。
1918年5月30日,普列汉诺夫逝世。在列宁的主导下,苏维埃俄国出版了普列汉诺夫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撰写的哲学著作,依然要求俄国青年人认真学习。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94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锤子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2662
积分
2227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7-17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9-28 11:56
|
只看该用户
从这篇文章所讲述的经历看,普列汉诺夫并非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而是游离于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机会主义者。当他占在无产阶级一边时,对无产阶级革命有一定促进作用,而站在小资产阶级一边时,对无产阶级革命起很坏的作用。
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6-09-28 11:58:07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