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当代国际共运
» [转贴] 刑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根源之探讨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10156
|
回复:
1
[转贴] 刑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根源之探讨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232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粤齐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496
积分
385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4-27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06-13 17:28
|
只看楼主
按语:毛泽东有句诗很让革命的人们自豪: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六亿中华儿女虽然事实上不如神话传说里的尧舜那样完美无缺,但也的确产生了数不尽的向尧顺看齐的中华好儿女.今天中华大地上势不可挡的共产主义思潮,就是这些好儿女推动的结果.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资本输出同时也伴随发生了观念输出,只不过采取了被动输出的形式.如文革派人士为了躲避围剿而漂洋过海,他们骨头里的早反精神就在异国许可的限度内表达了出来,此类人代表人物是项观奇;如主观上是追求与众不同,客观上是文革敢于打倒一切精神的变种,不满于法西斯政党的政治高压而远走他乡,他们虽然步履蹒跚得有点滑稽,但客观上是向真理冲击的作为就在地球的其他角落放开了脚步,如王希哲就是标本之一;如骨头里是反抗法西斯党徒的血腥统治,却选择了错误的反抗路线,加上不敢直面血淋淋的世界,幻觉引导着他们选择了投靠可爱主人的路子,这类人大家心里清楚我说的是什么人了.我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类人:他们主观上是到国外寻梦的,但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他们心中的毛泽东基因终于在梦想破灭后苏醒了,很快走上了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道路.赫赫有名的我就不提了,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即将有名的人:刑天.其实,"一切权利归人大"既不是潘冬子的发明创造,也不是王铮的传家珍宝,而是刑天思考的结论.应该说,刑天已经具备了不是思想家,也是思考家的特点了,相对于心在左边跳来说,是少了点阶级感情,多了点唯心色彩,但是,是不可多得的为无产阶级思考问题而且有相当的思考能力好青年(实际是中年).如下的文字是刑天近期发表的,不要说还没有完备表达,即便是已经发表的文字,也并非完美无缺的.我更加看好的是题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列宁逝世后,就几乎没有了正确总结经验教训的理论论述了,眼看着就过去100年了,100年来我们竟然是熊瞎子掰棒子,一路掰一路丢.这竟然是另一类的"盲目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没有出现之前,阶级斗争就是用蛮力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果继续不能正确地总结自己的奋斗历史,就必然继续熊瞎子掰棒子下去.所以,我推荐刑天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根源之探讨>,为的是引起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心,当然我也期待产生正确的结论,产生如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类型的总结文章.有个笑话:"不是我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大家都知道这是失败的国民党为自己找的台阶.难道我们要闹新的笑话:不是我们阶级无能,是各类反动派太狡猾.任何历史的结局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斗败了就要从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中找问题的根源,骂死几个反动派头子解决问题吗?我感觉到刑天有找到正确结论的素质,当然,也完全可能是其他同志找到了正确的结论,只要大家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总有人能破题的.这就是我推荐如下文字的动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根源之探讨
更新至2013-06-1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失败了,这是当今大多数媒介和民众的普遍观点,本文也就借用了这个说法,但是我们的态度是,该说法并不客观,因为任何生命,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能说它灭亡了,社会革命也是如此,只要革命的理论还被人们接受,那就不能说革命已经失败,我们只承认,共产主义运动目前陷入低潮,这和欧洲在拿破仑战争之后,陷入资产阶级革命低潮没有区别。
国际共产主义的“失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前苏联解体,第二,东欧巨变,第三,中国目前的改革模式。
除上述三点之外,目前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其余国家,有些在徘徊观望,也有的已经开始尝试和中国类似的经济改革,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大都采取竞选议会席位,和资产阶级政府合作的方式。所有这一切。都很自然的使人们得出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结论。
上述现象并不彼此独立,而是互相影响的,但是毫无疑问,苏联的解体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公开宣布放弃社会主义,这无意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了思想混乱,人们起初疑惑,即而对以往的信念产生怀疑,一旦信仰产生动摇,那么放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本文就先从苏联解体开始讨论。
苏联诞生于一战末期,尽管参战前它还是沙皇君主制的封建军事帝国,但国内的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的发展,在战争末期,由于国内出现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了“二月革命”革命的领导阶层是资产阶级,可是革命的力量终主要来自低层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革命之后的俄国成为资产阶级国家。但是由于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无法解决国内的社会矛盾,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号召人民举行社会主义革命,既“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诞生。
请注意到这一点,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也就是说,从资产阶级的俄国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苏联,时间跨度仅九个月,而“二月革命”之前的俄国,处于沙皇专制制度之下,那么俄国的资本主义能否健康发展呢,显然不能。战前的俄国与英法德奥相比,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从“二月革命”之后到“十月革命”,俄国从政治制度层面来说,成了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可是当时的国内外危机,已经不允许它的改革仅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就是说,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除了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别无选择。
社会主义苏联,脱胎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资本主义尚未成熟,这是关键之所在。
如果马克思理论还未诞生,俄国自然也就不会爆发“十月革命”,因为“十月革命”是马克思理路在俄国的具体实践。可是,如果科学理论已经告诉我们了历史规律,人类社会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为什么还一定要拘泥于成规,非要等到资本主义成熟以后,才进入社会主义呢?这就好比说,如果我的目的是上楼,那么在体能足够的时候,为什么不能三步并两步,而一定要逐阶而上呢?
如果上述比喻成立,那么社会主义革命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俄国爆发,就很容易理解了。
列宁是这样解释的:举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往往更容易成功,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反倒更困难。因为在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力量也就更加薄弱,在发达的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体制更加完善,资产阶级的手段更加狡猾,因而资本主义的外壳更加牢固。除此之外,革命是否能成功,还取决于革命政党的策略正确与否。
但是在革命成功之后,在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会遇到更多的阻力,甚至可能出现某种倒退,在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建设会顺利得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落后的国家,是少数觉悟的工人阶级率领广大的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合力向资产阶级发动进攻,可是革命成功之后,过去的联盟会破裂,小资阶级和农民阶级会合力阻碍社会主义建设,因为他们革命的目的,并不是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在发达国家,一旦革命成功,由于工人阶级占据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建设也就会顺利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了,可是列宁一再告戒我们,要防止出现资产阶级复辟,要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因为过去的革命盟友,会背叛社会主义事业。
苏联的历史,无非证实了列宁的高瞻远瞩。并且我们还可以说,如果社会主义事业夭折,破坏更容易从我们的内部开始。
苏联解体的的根源也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二,苏联社会结构的变化。
我们先讨论第一点,即从意识形态方面开始分析。
众所周知,前苏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政府严密控制,而政府权力又高度集中,因此,苏联政府领导人的思想意识就尤其显得重要了。
根据苏联政府领导人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苏联划分为四个阶段:列宁时代,斯大林时代,赫鲁晓夫时代,勃涅日涅夫时代,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建立于列宁时代,解体于戈尔巴乔夫时代。
既然列宁是苏联和苏共的缔造者,因此就无需再讨论列宁时代,关键在于斯大林时代和赫鲁晓夫时代,因为苏联意识形态的变化,主要产生于这两个阶段。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最高领导人,虽然许多人对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有争议,但是对我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们关心的是他的思想意识。
尽管斯大林在处理某些事情上做得有些过火,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知道为了长远的目标,工作中出现暂时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值得的,历史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苏联抵住了纳粹德国的进攻。
斯大林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来自于他对马克思理论的深刻认识,他本人也发表了许多阐述马克思理论的著作,并且对列宁主义也做过精辟的分析。凡是对斯大林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他非常博学,除了精通马克思理论之外,他还是民族学和语言学专家。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曾写到,斯大林对马克思理论非常了解,并且时常抽出时间研究。顺便多说一句,毛泽东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另外举个例子,在斯大林晚年的时候,苏联经济学界准备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呈交斯大林并征求他的意见,斯大林因此写了名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在该篇著作中,他阐述了利用价值规律的的重要性,并探索在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如何消灭三大差别的问题。
也正因为斯大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他对资本主义根本就不抱幻想,无论从他的各种策略,还是资产阶级政客对他的各种漫骂,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出于需要,他可以暂时和法西斯德国结盟对抗英法,也可以和英美结盟对抗法西斯德国,但是他很清楚,联盟关系只是暂时的,敌对关系却是永恒的。
蒋纬国回忆和斯大林有关蒙古问题谈判时很不明白,为什么斯大林念念不忘把美国当作头号敌人,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既然是马列主义者,就必然如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可能长期和平相处。不仅是斯大林,和他同时代的苏联领导人也都是同样的认识。
但是到了赫鲁晓夫时代,开始出现了变化。
赫鲁晓夫是令美国敬畏的苏联领导人,在他执政期间,苏联的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例如火箭和太空技术方面成就惊人。
但是,尼克松是怎么看待赫鲁晓夫的呢?
尼克松大致是这样说的,赫鲁晓夫相信共产主义会实现,但是,他之所以相信,并不是因为对资本主义有深刻的理解,而是一种出于共产党的本能。
现在我们要问,赫鲁晓夫的这种本能是从哪里来的?只可能是官方宣传灌输的结果,也就是说,是不假思索的接受,自己没有咀嚼消化,也可以理解为,以为自己接受了。许多自诩为马列主义者的人也都这样。
尼克松继续说:可是很难想象,赫鲁晓夫会捧着厚厚的《资本论》研读,他也是在公开场合酗酒次数最多的苏共领导人。
的确,赫鲁晓夫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因醉酒而睡着过,也曾拿自己的鞋子敲打桌子,阻挠别国代表的发言。
尼克松最后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连给斯大林擦皮鞋都不配。
试问,既然赫鲁晓夫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会不会花时间学习马列理论?一个人如果不有意识的学习马列理论,不可能是马列主义者,可是,即使真的学习,也未必能成,这就要看学习方法了。
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方式,不可能在我们的头脑里自发形成,它需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任何人如果没有经历这种训练,他必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再看赫鲁晓夫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赫鲁晓夫曾访问过美国,战后的美国,西欧,日本都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赫鲁晓夫目瞪口呆,回来告戒毛泽东,“资本主义不是纸老虎”,并提出一种观点:社会主义可以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社会主义应该采取和资本主义和平竞赛的方法消灭资本,就是说,资本主义会自己灭亡,但不一定需要武力。
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列宁的定义是“苏维埃加全国电气化”,赫鲁晓夫的新定义是“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可以看出,在外交政策上,赫鲁晓夫完全违背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指导方针,列宁和斯大林坚持对资本主义针锋相对,即使矛盾出现缓和,那也只是偶然的,但是在战略意图上,体现出主动进攻的姿态。
赫鲁晓夫采取委曲求全,但求相安无事的姿态,采取守势,这有点像蒋介石的消极抗日。
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方面。在列宁的定义中,有权力模式和经济制度两方面规定,有血有肉,赫鲁晓夫却把它变成干瘪的物质生活水平,这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观点类似。
苏联的现代修正主义起源于赫鲁晓夫,但是赫鲁晓夫从不承认对他的指责,因为他从来没企图在理论上修正马列主义,但是他的思想观点的确违背了马列主义,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被武装起来过,一个人的头脑如果没有被马列主义武装起来,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现象,必然会手足无措,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俘虏。
赫鲁晓夫时代的意识形态一直延续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虽然苏联一直在全球和美国争霸,但是从思想意识上来说,苏联根本无意和资本主义制度决战,尽管它有这个实力,还未开战,已露败像。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94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锤子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2662
积分
2227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7-17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06-14 09:47
|
只看该用户
刑天写得不错,总结一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产生了10月革命以及后来中国革命的实践。
2)中国的革命与俄国的革命相似,革命成功后内部分裂加剧,其原因是中国和俄国无产阶级力量还不强大。
3)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必然产生的激烈的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完全依赖于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4)无产阶级革命后的现实环境造成了党的二代三代领导人变修的可能性很大。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如今显现出来了。
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3-06-14 09:48:28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民族主义舞台
新闻.评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