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芝圃关于信阳饿死人的认罪录 [复制链接]

1#
吴芝圃关于信阳饿死人的认罪录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康鑫
    
    本文摘自:1962年1月,吴芝圃给中南局的检查承认:“对河南58、59年粮食产量……不止一次向主席作了河南粮食数字的假报告……反映全省群众生活只有5%安排不好,其实那个时候正是信阳地区大批发生浮肿病和死人的时候。”吴芝圃说:“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2年8月27日第14版,作者:快乐老人报编辑部,原题:河南省政府主席吴芝圃——他一心想河南4年实现共产主义
    
    吴芝圃,1906年3月生于河南杞县。在“大跃进”运动中,吴芝圃的头脑发热,使河南人民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彭雪枫称他为“老母鸡”
    
    1925年12月,吴芝圃入党。第二年春,吴芝圃参加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的学习——这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的惟一一期讲习班。同年9月毕业后,吴芝圃被任命为中共杞县县委书记。1927年5月,吴芝圃等人领导了豫东暴动,吴芝圃出任杞县革命政权的第一任县长。
    
    1928年,吴芝圃奉上级党委指示,转入了地下斗争。他在睢县、扶沟县、永城县、考城县(1954年与兰封县合为兰考县)和偃师县等地,以教书为名,在进步教师和学生中间秘密发展地下党员。1937年春,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吴芝圃到豫西山区大力开展救亡运动。1938年4月后,担任豫东特委书记的吴芝圃,回到豫东平原,担负开辟睢县、杞县和太康等县抗日根据地的重任。
    
    1938年10月,吴芝圃率部与彭雪枫等部合编。彭雪枫任新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他们着手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彭雪枫风趣地称吴芝圃为“老母鸡”,意思是说他把一批批农民青年引上了革命道路,为革命做了重大贡献。

接远迁河大师生回开封
    
    解放战争时期,吴芝圃任新成立的豫皖苏区党委书记。吴芝圃和张国华领导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拥有将近5万人的强大地方队伍,有力地支援与配合了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的千里跃进和陈粟、陈谢大军的中原逐鹿。
    
    1948年冬开封解放后,吴芝圃担任开封市委书记兼市长。1949年5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从那时起,吴芝圃陆续担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河南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1955年2月任河南省省长。吴芝圃主持河南省党政工作期间,在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根治黄河、淮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5月至1950年10月,吴芝圃兼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果断地解决了发展国立河大的重大问题,决定河大设立文教学院、理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行政学院,还派接管组把搬迁到苏州的国立河大1200多名师生及图书仪器接回开封。

批右倾“斗”倒潘复生
    
    但吴芝圃在主政河南的10多年中,也有严重缺点和深刻教训。
    
    1957年春,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主持制订了《关于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争取秋季农业大丰收的宣传要点》,经省委常委通过并发出。然而在8月的省委五次全会上,吴芝圃发动突然袭击,批评宣传要点存在“指导思想上的右倾情绪”。省委决定停止执行“宣传要点”,并立即在农村开展大规模的社教运动,批判党内右倾思想和农村资本主义思想。潘复生以及坚持实事求是的省委书记处书记杨珏、省委副秘书长王庭栋受到吴芝圃的打击。
    
    在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吴芝圃作了《右倾机会主义是当前河南党内主要危险》发言,点名批评了潘复生。毛泽东表扬了吴芝圃的发言,同时批评了潘复生。5月18日,党中央宣布撤销潘复生河南省委第一书记职务,任命吴芝圃为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在全省掀起批判潘、杨、王的群众运动。结果,潘复生被降为西华农场副场长,杨钰和王庭栋被下放到生产队当社员。

“处以极刑,也应引颈受戮”
    
    在“反右倾”的高压政策下,河南“大跃进”、公社化狂飙陡起——《河南日报》报道亩产小麦3530斤,放出全国第一颗农业“高产卫星”;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出现在河南遂平,即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伴随着农业“大跃进”的是大炼钢铁,大量农民上山炼焦、炼铁、炼钢,秋粮烂在地里无人收……1958年10月19日的《河南日报》发表了吴芝圃的文章《跃进的哲学与哲学的跃进》,用伪哲学、伪科学为浮夸风正名。吴芝圃得出结论:一个省可以单独进人共产主义,河南要在4年之内实现共产主义。
    
    实际情况是,1958年11月底,密县已发生饿死人的事件。1959年春,豫东黄泛区浮肿病和死人事态更加蔓延。遂平嵖岈山公社总计4万人,却饿死4400人。更严重的是“信阳事件”:据当时信阳地委向中央报告,仅1959年春,正阳县就死亡8万多人,新蔡县死亡约10万人……就在河南这样惨烈的灾难之中,吴芝圃在郑州北郊的黄河岸边,兴建起了豪华的别墅群,期待着党中央在郑州开一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不料,别墅群建成之后吴芝圃就下台了,别墅长年闲置,渐渐毁坏。尽管吴芝圃等人尽力隐瞒真相,但纸毕竟包不住火。1961年2月,党中央决定调整河南的领导班子。7月,党中央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改任第二书记。1962年4月,吴芝圃到中南局担任负责文教的书记处书记。
    
    1962年1月,吴芝圃给中南局的检查承认:“对河南58、59年粮食产量……不止一次向主席作了河南粮食数字的假报告……反映全省群众生活只有5%安排不好,其实那个时候正是信阳地区大批发生浮肿病和死人的时候。”吴芝圃说:“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1967年10月19日,吴芝圃在广州去世。(摘编自《党史文苑》《河南日报》《今日安报》)
分享 转发
TOP
2#

这篇文章,在为某些人掩盖罪恶。
文化大革命后,文化大革命中打倒的党内第二大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邓小平攫取了党政军最高领导权,随后把文化大革命的案翻了过来,刘少奇被平反,河南的最大走资派吴芝圃也随之被平反。为什么呢?因为吴之圃是河南执行刘、邓资产阶级路线的最坚决者,也是执行刘少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最坚决者之一。吴的罪行当然应该由他自己来负!但是,文章作者无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实,把由于刘邓推行资产阶级路线而在河南犯下的滔天罪恶统统让吴芝圃来承担,其目的就是为某些人掩盖对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恶。
下面就是吴之圃被革命群众打倒后对刘邓等人罪恶的揭露:
----------------------------------------
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与办案人员谈话记录
1966.11.23
   问:“吴书记,你跟着毛主席、共产党干了一辈子革命,红卫兵为什么说你反对毛主席,喊着要打倒你呢?”
  吴:“我不反对毛主席。毛主席说过,吴芝圃是个好同志,只是爱讲假话。红卫兵打倒我,可能指的就是爱讲假话吧。”
  问:“毛主席批评你爱讲假话,怎么回事?”
吴:“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河南省的五风刮的厉害,尤其是铺张浪费风。后来,就出现了信阳事件和密县事件,饿死了人,对大跃进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我是有责任的。毛主席批评我批评的对。可当时我也有苦衷。”
    问:“苦衷?你当时是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呀?”
  吴:(摇了摇头)“一九五八年河南和全国一样,夏粮获得了好收成。可是,报纸上却出现了有的省份亩产上千斤、上万斤的报道。记得是七、八月份,刘少奇同我谈了话,大概意思是让我要跟上形势,各项工作不能落后,尤其是中央提出的各项生产指标更不能落后。河北省对各项生产指标落后的单位实行了拆白旗和背黑旗,对先进单位竖红旗的做法很见成效,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你们河南应该向人家学习学习么。之后,我的头脑开始膨胀了。受刘少奇的引导,便学着别的省份刮起了浮夸风。当时河南的情况你是了解的。”
  问:“信阳地区饿死了人,是不是信阳地委有问题呢?”
  吴:“信阳地委是有责任。文敏生省长也应该负责任。但,我应负主要责任。现在回想起来,信阳事件和密县事件主要是由铺张浪费风造成的。五八年的大跃进使得全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可是,很多粮食都坏在了地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没想到五九年、六零年全国大面积连年遭受特大旱灾,农业严重欠收,仓库里没有粮食,能不饿死人吗?”
  问:“我五八年曾回到农村,对铺张浪费风亲身做过调查,很多农民当时看着被毁掉的庄稼都掉泪了。现在看来,那时真是做了不少傻事。”
  吴:“是呀。那时太冲动了,不该听风就是雨。”
  问:“听风就是雨?怎么回事?”
吴:(深深回忆了下)“大概是五八年九月上旬的一天,刘少奇再次和我谈话,他说今年全国夏粮获得了大丰收,白面、大米足够吃上两、三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应该提高人民的生活,没必要再让老百姓吃杂粮了。如果河南的细粮不充足的话,可以从其他省份调拨么。苏联老大哥吃的是面包加土豆烧牛肉,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么。还说他一九二零年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就喜欢上了吃面包,那时赫鲁晓夫是校长,对他特别偏爱,专门找来做面包的大师教会了他做面包等等。当年,在刘少奇的倡导下,全国各地都学苏联做起了面包。时隔不久,从河北开始,全国均出现了不重视秋粮的现象。受刘少奇谈话的影响,河南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刘少奇和我的这两次谈话,无形中起到了河南滋生浮夸风和铺张浪费风的作用。”
    问:“集体食堂、大锅饭失败了。河南有人写了你的大字报。”
  吴:“这个呀,全国都是刘少奇让搞的,与别人无关。河南省委、省政府是执行者。”
  问:“……?”
  吴:“在这次谈话之前,大概是五八年的四、五月份吧,刘少奇和我通过一次电话,他说苏联的集体食堂很值得推广,既省工省时又节约卫生。他已请示了主席,这项工作由他亲自抓,正在向全国布置。并强调河南一定要在全国带个好头。之后,河南便合了大伙,吃起了大锅饭。”
 “后来,安徽的曾希圣、湖北的谭震林、山西的陶鲁茄,还有江苏、湖南的一些干部在一起碰面时,都说刘少奇也找他们谈过内容相似的话。这些,我都向中央写过书面汇报材料。”
  问:“你的材料什么时间写的,交给了谁?毛主席看到了吗?”
  吴:(想了想)“一九五九年初写过一份。据听说……,对,听刘子厚说这份向中央和毛主席反映刘少奇助长五风的信被刘少奇压了起来,毛主席没有看到这份材料。另一份是一九六二年元月一日,中央在河北省定县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是在这次会议期间写的。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大跃进中的失误和制定出新的政策。大会开了二十多天。以省为单位分组讨论时河南省向中央递交了两份书面材料,一份是以河南省委、省政府写的,另一份是以我个人名义写的,实际上是我向中央作的一份检讨。材料上提到了刘少奇五八年和我的两次谈话,记得材料交给了大会秘书处,糟糕的是,后来又从刘子厚口中得知,这份材料被××扣了起来,他交给了刘少奇。毛主席看到没有就不知道了。”
  问:“对了,咱们河南有人写你的大字报,说你在七千人大会上私下和刘少奇谈过话,关于大跃进的问题站在L、X一边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发难,是事实吗?”
  吴:“不!大字报不完全正确。我没向毛主席、周总理发过难。可以说我吴芝圃一向对毛主席、周总理都是很崇敬的。”
  问:“……?”
  吴:“事情是这样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确实找我私下谈过话,直接不直接的意思是说当初周总理不应该提倡搞大跃进,周总理提倡搞大跃进是个人表现,想以此压他刘少奇。毛主席更不该支持周总理搞大跃进,把一些超越刘少奇权利的事让周总理去办。刘还说三面红旗提法过激,出了这么多问题。谁提倡搞的大跃进谁应该对问题负责。我们在第一线为他们干了那么多工作,不应该再承担责任挨棍子了。并说五风问题河南是重点省份,要我们河南深挖深究。刘少奇临走时还对我说,他五八年那两次关于大跃进和我的谈话收回,就当没说算了。”
 “对刘少奇这种说话前后矛盾、说了又否认的态度我都懵了。大会结束时,我向毛主席写了一封反映刘少奇态度的信,交给了胡乔木同志。”
  问:“刚才你说了,五八年刘少奇找你那两次谈话,你还是以书面材料向中央捅了出来,当时刘少奇对你这种行为就没有什么反映吗?”
  吴:“刘少奇并没有什么反映。不过,之后××找我谈了话。”
  问:“××找你?什么意思?”
  吴:“××说刘主席(刘少奇)是毛主席的接班人,毛主席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刘主席很快要主持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河南要全力配合好刘主席的工作。中央今后正需要人才,你吴芝圃尽力争取么。××找我谈过话后,我就意思到是刘少奇变着说法向我敲警钟,只不过他没有出面罢了。”
  问:“当时你为什么信了刘少奇的话,使河南的工作受到那么大的影响呢?”
  吴:“这话就不对了。刘少奇当时是政治局常委,后来又升为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家主席,下级有啥理由不服从上级的?谁知道他当时是别有用心呢?还有,王任重在一次谈话中向我透露过,刘少奇正式成了党中央主席后,准备让××当国务院总理哩。当时谁都知道王任重同刘少奇接触的多,我相信他的话是真的。”
  问:“看来刘少奇、××早已组成了资产阶级黑司令部不是子虚乌有哇?”
    吴:“现在回想起来是这样。我再补充一句,刘子厚还向我说过,关于河北率先虚报粮食产量,拔白旗插黑旗的做法是刘少奇鼓励他们那样做的,并多次让他们向外省介绍经验。河南就是吃了这方面的大亏。我个人认为,刘少奇、××对大跃进中的瞎指挥风、浮夸风和铺张浪费风是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当时他们二人在第一线工作,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布置的。”
————————
转帖者注:吴,既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文中的L、X与××,是上传这篇文稿时上传者为某些人故意作的讳!不过,读者不难想到L和××等人是谁。X可能有些模糊。
最后编辑华莱士 最后编辑于 2012-10-15 16:20:58
TOP
3#

看河蟹时期文章一定得留点心眼,前后对比看,河蟹为刘邓集团开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