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三篇第九章第六节 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 [复制链接]

1#
第六节  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

壹  本节概述

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五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有关事项。

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九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商定中央工作会议的议程,并通过出席会议的中央和地方党政军负责人名单。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日,周恩来向毛泽东报送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人员名单,其中有:陈云、李富春、邓小平。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日至三十一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246人。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日,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周恩来宣布会议主要议题是:一、筹备召开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二、讨论批林整风问题;三、讨论本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
周恩来指出:中共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九大是胜利的大会,但受到林彪的干扰,林是昙花一现的人物。今后,全党仍要继续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
在谈到邓小平“复出”一事时,周恩来表示: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文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件,对此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满意的。小平同志今天出席了会议,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一些人也出席了会议。
周恩来还宣布:王洪文被指定出席筹备十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并正式参加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王洪文出生于一九三二年,这时四十岁,做过农民,做过工人,当过兵,是上海工人造反派的头头。这些使毛泽东对他抱有很大希望,准备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培养和进一步考察。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王洪文从一九七二年九月起留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周恩来致毛泽东的信,手稿,1972年9月20日。)
周恩来在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一、项目多了,计划工作至今没有走上轨道;二、搞计划要依靠地方,以省、市、自治区为主;三、要把协作区搞起来。一旦有事好办。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
周恩来就中央关于党的十大代表产生的决定草案说:这个决定草案已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多次,总人数从九大一千五百人减为一千二百人自然有些困难但是可以解释的。
他提出:在九届二百七十九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当中,有二百二十三人均拟推选为十大代表。
毛泽东圈阅了此信。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中央工作会议分组进行讨论。
周恩来参加东北组讨论。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周恩来就党的十大代表名额产生情况讲话。
张春桥就党章修改问题作了说明。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处举行会议。
根据周恩来的建议,董必武、朱德、许世友、陈锡联参加会议。
毛泽东提出:要注意抓路线、抓上层建筑、抓意识形态,学一点历史,批判孔子。
毛泽东强调:批林整风,要批判从严,处理从宽,以九一三划线:犯了错误的允许改过,暂时未认识到错误的可以等待。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周恩来传达毛泽东五月二十五日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李先念讲解一九七三年国民经济计划。
周恩来说:关于基本建设问题,从大跃进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好,我们大家都犯过一些错误。关于开展对外贸易,我们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但先进技术还是要学,要互通有无,平等贸易。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中央工作会议分组讨论。
周恩来先后参加东北、华东、西南、华北、西北和军队组讨论。
周恩来听取各组汇报。

一九七三年五月三十一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周恩来在会上着重谈了国民经济计划问题:
要继续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指示,坚持企业下放,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要在中央统一计划下,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条条要督促帮助地方,不能放而不管;打倒条条专政,是打倒专政,而不是打倒条条。
关于计划体制,总是要搞协作区,东北、华北先搞,其他地区准备此外,中央将大力帮助西北、西南,首先把农业、轻工业搞上去,为今后建立协作区打好基础。
为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计委和中央有关部门要逐省进行调查研究,逐个项目研究商定。争取后两年半国民经济有一个更大发展。
会议讨论了《中央关于党的十大代表的产生的决定》,确定代表名额为1740人。
会议同意经毛泽东审定的《中央政治局关于修改党章问题的请示》中的各项规定。同意党章修改问题的重点是总纲部分;按毛泽东多次提出的现在还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进行修改,不写入“三个里程碑”的提法。不写入人名,增加毛泽东近年来若干新指示和“第十次路线斗争”的经验等内容。
会议决定由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负责中共党章修改小组,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起草《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会议宣布解放谭震林、李井泉、乌兰夫、李葆华、廖志高、江华、江谓清、王稼祥、秦基伟、李成芳、方强、陶鲁笳、曾希圣等13名老干部。
会议还宣布,经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决定王洪文从上海调中央工作,与华国锋、吴德两人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参加政治局的工作。
会议印发的文件有:林彪、叶群的日记和笔记;毛泽东审定的《中央关于党的十大代表的产生的决定》;毛泽东审定的《中央政治局关于修改党章问题的请示》。
会议结束。

一九七三年六月初,政治局确定政治报告起草小组成员并开始起草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
政治局确定的报告起草小组成员有周恩来、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叶剑英、李先念六人,由张春桥执笔。

一九七三年六月十六日,政治报告起草小组开会,确定报告要点。

一九七三年六月十六日,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政治报告起草小组讨论情况。
毛泽东在听汇报后,基本认可了报告稿的要点,并提出具体补充意见。
毛泽东提出:政治报告中要指出时代的特点,现在,仍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个的马克思主义与列宁所处的时代相同,要引用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说过的话为证。
还指出:报告中要指出一种倾向常常掩盖另一种倾向。
此外,应多引用一些马、列的话。

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七日,周恩来就起草十大政治报告问题给张春桥的信,转告毛泽东的意见。

一九七三年七月三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修改党的十大政治报告草稿和修改党章报告草稿。

一九七三年七月六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宣读、讨论十大政治报告国际形势和任务部分,并商定由张春桥、姚文元再加斟酌后,印成修改送审稿报送毛泽东。

一九七三年七月七日,毛泽东看了周恩来报送的几经修改并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的报告送审稿,表示“原则同意”。


一九七三年七月七日、八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通过十大修改党章报告草稿和关于林彪反常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稿。

一九七三年七月十日,在毛泽东处召开政治局会议。
讨论通过《关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
会议谈到由谁作政治报告的问题。
之后,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张春桥提出:十大政治报告可由王洪文来作。

一九七三年七月三十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周恩来传达毛泽东七月二十九日关于党的十大准备工作的指示。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继续讨论毛泽东七月二十九日关于党的十大准备工作的指示。
会议决定:十大代表分省、市、自治区在各地集中,召开不公开的预备会议,讨论十大文件草稿;中央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可先开预备会议,草拟各项人选项名单,此事拟由王洪文为主,张春桥、纪登奎、李德生为副进行工作。

一九七三年八月六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江青在会上传达毛泽东有关儒法斗争的谈话及所写的七律诗,并要求将此内容写入十大政治报告。
周恩来表示:对此需要理解、消化一段时间,不必马上公布。

一九七三年八月七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党政、军部门出席十大代表分别召开预备会议的有关问题。

一九七三年八月八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十大准备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将要出席中共十大的各代表组就地召开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的预备会议,讨论中共中央下发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草稿)、《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草稿)、《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等3个文件,并学习中共中央下达的有关批林整风文件,为中共十大的正式召开作好准备。

一九七三年八月十三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王洪文主持下的中央十大筹备小组提出的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名单和十大主席团名单。

一九七三年八月十三日,周恩来与王洪文联名写信给毛泽东。
信中提出:为使筹备和准备工作衔接得好,主任仍为洪文同志,副主任七人(周恩来、康生、叶剑英、江青、张春桥、纪登奎、李德生)均是在京政治局同志。
毛泽东圈阅了此信。

一九七三年八月十八日,毛泽东向中央政治局部分成员表示:“希望这次会议开成真正是团结的、胜利的大会。”

一九七三年八月十九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已列出的第十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名额及其成员名单,并作了增补。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日,在毛泽东处举行中央政治局会议。
议定名单。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日,毛泽东批示:原则同意十大政治报告稿。
并确定由周恩来作政治报告。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介绍各地召开预备会议情况,以及对十大政治报告和修改党章报告讨论修改情况/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正式批准《关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
宣读经毛泽东圈阅的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名单,获一致通过。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日,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周恩来介绍自五月中央工作会议以来十大各项筹备工作情况,宣布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即日成立,中央政治局内已先成立一筹备小组,由王洪文任组长。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晚,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商议十大主席团领导成员名单。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担任十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的人,也就是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的人选。
主席团主席由毛泽东担任,没有任何异议。
当议到副主席人选时,会上先后提出四人,即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和叶剑英。
这时,政治局委员许世友提出 :“我看只要一个副主席就行了!”他所讲的“一个副主席”,是指周恩来。
后来,他又认为有三个老同志(即周、康、叶)就够了。
许世友的态度,表明他对迅速“进入”党中央核心并在十大筹备工作中身居要职的王洪文强烈不满。这种看法也代表了很多老干部的意见。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周恩来到向毛泽东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选举筹备小组关于十大组织人事安排酝酿的结果。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商定:十大主席团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秘书长为张春桥。
关于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人选,除以上七人外,另增加董必武、朱德两人。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晚,在周恩来主持下,召开了中央党政军直属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会议,进一步协商将在十大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名单。
会上,周恩来讲话:
关于政治报告,他说;政治报告署了我的名字,但不是我写的,是张春桥按照毛主席的思想、路线起草的,经毛主席看过,报告是毛主席的思想,主席要我作报告。
他着重说明毛泽东选调王洪文到中央工作的情况,表示:主席讲的我要传达,因为主席给我不知说过多少次了。我们应该按照这一精神,重视选拔青年干部,不能看不起“儿童团”。他又说,我年纪大了,但我还是要为党鞠躬尽瘁的,我们是立党为公,不是立党为私。
在讲到十大方席团增加了一些老同志,他说,邓小平同志说过,有的老同志身体不好,可以做顾问。毛主席对邓小平同志的意见很重视,提出组织一个顾问委员会,他当主席。主席跟我讲,我说不行;他又跟政治局的同志讲,大家也都不同意。主席说,你们大家都不同意,我只好鞠躬尽瘁。
到会的许世友仍很不服气,多次插话陈述自己的意见。
会上,当提名为十大主席团秘书长的张春桥指责许世友“反对主席的意见”时,许世友当众大声训斥张春桥:“你有什么了不起!”
会议通过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央领导机构全体成员名单。
(中央政治局召集的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党、政、军直属机关负责人会议记录,1973年8月23日。)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十大选举筹备委员会各小组协商通过十大主席团主副主席、秘书长及主席团全体成员名单。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周恩来宣读并解释毛泽东圈阅的中共十大主席团名单、中共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预选)名单、中共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预选)名单。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十次大会预备会。
会议通过十大主席团一百四十八人名单。
会议通过十大的三项议程:(一)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二)王洪文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三)选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周恩来讲话:
讲话中传达了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希望这一次大会真正能开成一个团结的、胜利的大会。希望我们这次大会,大家团结起来,不搞阴谋诡计。我们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人,对外反对帝、修、反,对内反对刘少奇、林彪反党集团中最死不改悔的一些死党。我们要坚持原则,当然,不排除必要的灵活性。在任何一级党组织,大多数决定了,少数就应该服从大多数。”
(据周恩来在中共十大预备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73年8月24日。)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晚,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毛泽东主持开幕式。
大会通过的主席团领导成员是: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秘书长张春桥。
毛泽东宣布开会。
周恩来先问:“主席讲几句不讲?”
毛泽东说:请周恩来作报告和请王洪文讲话。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周恩来作政治报告
当周恩来读到报告中的“时代没有变,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今天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时,毛泽东插话:“哎,不错。”
当周恩来读到“应当强调指出:有不少党委,埋头日常的具体的小事,而不注意大事,这是非常危险的”时,毛泽东说:“对。”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四日,王洪文作党章修改报告。
周、王讲完后,毛泽东宣布:“报告完毕,今天就到此为止,散会!”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十大代表开始分组讨论。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在毛泽东处开会,汇报十大各项议程进展情况。
毛泽东表示将不参加十届一中全会。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十大主席团会议。
周恩来讲话中说:对文化大革命以来犯错误的省委第一书记,只要承认错误态度比较好,绝大多数都解放了,并都在这次提作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候选人;对犯有严重错误的老同志,有的也还要保留,这是一个代表性问题,体现了毛主席的教育干部政策。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十届大会,
通过了政治报告、修改党章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在新当选的一百九十五名中央委员和一百二十四名候补中央委员里,除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朱德、董必武、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外,还有在九大上没有当选的一批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谭震林、乌兰夫、李井泉、苏振华、杨勇、廖承志、陶鲁笳、叶飞等。
据周恩来说:这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工人、农民、现役军人以及其他劳动人民合起来比例约为百分之六十七,其余百分之三十三,很大一部分是革命干部,这里边很多过去也是军人。”
(周恩来在毛泽东会见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时的插话记录,1973年11月2日。)
不少文化大革命中的造反派被选入中央委员会。
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同他有亲属关系的毛远新、王海容等没有被提名参加中央委员会的选举。
(据周恩来在十大主席团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73年8月28日。)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十大主席团结束会
周恩来讲话:我们还是要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还是要抓批林整风这个纲、阶级斗争这个纲,纲举目张地解决各种问题,做好各项工作。

一九七三年八月三十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预备会。
就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成员事进行协商。

一九七三年八月三十日,召开十届一中全会。
在周恩来主持下,十届一中全会选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成员。
毛泽东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是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二十一名、政治局候补委员四名,政治局常委除主席、副主席外,还有朱德、董必武、张春桥三人。
这个选举结果,和会前酝酿、协商的情况是一致的,符合毛泽东对党中央人事安排的考虑。

一九七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闻公报

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二日,周恩来与王洪文向毛泽东汇报筹备四届人大会议情况。

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二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四届人大会议各项筹备工作情况。商定:
二、发出关于召开四届人大会议的通知,有关代表名额的调整,由中央指定的组织工作小组负责处理。
三、关于修改宪法草案工作,拟选几个重点单位度作修改。
四、关于四届人大的其他筹备工作,拟先在政治局内组成三个小组进行:
1,组织工作小组,王洪文任组长
2,宪法修改小组,康生任组长,张春桥为代组长
3,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周恩来任组长
以上三组工作,均需在十月五日前进行完毕。

一九七三年九月十四日,周恩来报告毛泽东
报告提出:这些程序如果进行顺利,四届人大正式会议开五六天就能解决问题。
毛泽东圈阅了报告。

一九七三年十月五日,周恩来就新华社的《国内动态清样》中一则反映浙江温州地区情况的报道,批告王洪文:如今天大字报仍在街上,无论如何,要劝张永生、翁森鹤(将大字报改到机关、工厂内,这与目前开人大形势也有关系,请你再过问一下。

一九七三年十月十六日至十九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四届人大会议筹备工作,并基本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一九七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安部部长李震自杀身亡。

贰、 本节简论

党的十大召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进一步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巩固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一九七一年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发生以后,党内外议论纷纷。右派势力乘机攻击文化大革命,散布林彪叛逃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破产了、失败了。
一九七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针对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批驳道:怎么能这样说呢?文化大革命把刘少奇集团揪出来了嘛,又把林彪集团揪出来了嘛,这是个伟大胜利。如果不是这场大革命,刘、林他们怎么能发现?怎么能打倒?
党的十大的政治报告正确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回答了人们提出的问题。
二、把工农干部选进中央领导机构。
毛泽东在九大后,特别是庐山会议和“九一三事件”后,“多次说要提工农出身的同志为党的副主席、常委。”
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同周恩来等的谈话说:“外国人说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寄希望于年轻人,说是我们死了就会变修。怎么办?我的意见就是要搞一点年轻人来当共产党的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所谓年轻人,就是年龄在三十至四十之间,要工人和农民。老年、中年还要。你们多找找,南方北方都找。文化水平低一点,用一批知识分子扶助。”
一九七二年九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王洪文从这时起留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日,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宣布:王洪文被指定出席筹备十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并正式参加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一九七三年五月三十一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宣布,经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决定王洪文从上海调中央工作,与华国锋、吴德两人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参加政治局的工作。
会议决定王洪文参加中共党章修改小组,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起草《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
一九七三年六月初,政治局确定王洪文为政治报告起草小组成员。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可先开预备会议,草拟各项人选项名单,此事拟由王洪文为主进行工作。
但是,选拔工农干部进入中央领导机构的设想,遭到了党内一些老干部的抵制、反对。这一方面是由于论资排辈的思想作怪,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文化大革命不满的思想作怪。其中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许世友。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晚,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商议十大主席团领导成员名单。
主席团主席由毛泽东担任,没有任何异议。
当议到副主席人选时,会上先后提出四人,即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和叶剑英。
这时,政治局委员许世友提出 :“我看只要一个副主席就行了!”他所讲的“一个副主席”,是指周恩来。
后来,他又认为有三个老同志(即周、康、叶)就够了。
许世友的态度,表明他对迅速“进入”党中央核心并在十大筹备工作中身居要职的王洪文强烈不满。这种看法也代表了很多老干部的意见。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商定:十大主席团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秘书长为张春桥。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晚,在周恩来主持下,召开了中央党政军直属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会议,进一步协商将在十大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名单。
会上,周恩来讲话:着重说明毛泽东选调王洪文到中央工作的情况,表示:主席讲的我要传达,因为主席给我不知说过多少次了。我们应该按照这一精神,重视选拔青年干部,不能看不起“儿童团”。他又说,我年纪大了,但我还是要为党鞠躬尽瘁的,我们是立党为公,不是立党为私。
到会的许世友仍很不服气,多次插话陈述自己的意见。
会上,张春桥批评许世友“反对主席的意见”,许世友当众对张春桥说:“你有什么了不起!”
轮到王洪文讲话时,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些老干部都没有像听了周恩来讲话后那样鼓掌,而是用沉默来表示不满。
十大的政治报告,毛泽东已决定由周恩来作。当讨论由谁来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提议王洪文的人寥寥无几。
虽然会议最后还是通过了各项预选名单,但以上这些迹象,已显示中央内部在十大前夕存在的分歧。对王洪文的反感和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人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
三、调整领导班子,建立新的领导机构。
十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共二十一人:毛泽东 王洪文 韦国清 叶剑英 刘伯承 江青(女) 朱德 许世友  华国锋 纪登奎 吴德 汪东兴 陈永贵 陈锡联 李先念 李德生 张春桥  周恩来 姚文元 康生 董必武。
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共四人:吴桂贤(女) 苏振华 倪志福 赛福鼎。
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共九人:毛泽东 王洪文 叶剑英 朱德 李德生  张春桥 周恩来 康生 董必武。
从政治局社会构成来看:
元老级人物占八人:毛泽东、叶剑英、刘伯承、朱德、李先念、周恩来 康生 董必武。(与九大比较减少二人:林彪、陈伯达)
原老级人物占十三人:韦国清、江青、许世友  华国锋 纪登奎 吴德 汪东兴、陈锡联、李德生 张春桥、姚文元、苏振华、赛福鼎。(与九大比较减少七人: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李雪峰、谢富治;增加五人:韦国清、华国锋、吴德、苏振华、赛福鼎)
工农级人物占四人:王洪文、陈永贵、吴桂贤、倪志福。
从政治局政治构成来看:
左派人物占七至八人,约为三分之一强;
中派人物占八至九人,约为三分之一强;
右派人物占六至七人,约为三分之一弱。
与九大比较,左派力量削弱了,中派力量加强了,右派力量也有所加强。
有人统计:九届中央委员170人,其中工农47人;候补中央委员109人,其中工农47人。十届中央委员195人,其中工农69人工农;候补中央委员124人,其中工农73人。 
四、十大以后立即着手筹备四届人大会议
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二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组织工作小组,宪法修改小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并决定三组工作,均需在十月五日前进行完毕。
一九七三年九月十四日,周恩来报告毛泽东:这些程序如果进行顺利,四届人大正式会议开五六天就能解决问题。毛泽东圈阅了报告。
一九七三年十月十六日至十九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四届人大会议筹备工作,并基本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这说明,中央对筹备四届人大会议的工作抓得非常紧,预计在一九七三年内就要召开。
可是,十月以后,筹备工作突然停下来了,一直拖延到一九七四年底,才又重新开始筹备工作。这说明毛泽东对当时的政治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9年12月14日初稿
2012年5月4日修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