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第三卷第四册(1)
第三篇 文化大革命第二战役的伟大胜利
第四章 林彪集团的反革命政变政活动
第一节 制定反革命计划
一、文献资料
“571工程”纪要
(一九七一、三月二十二──二十四)
[*这个反革命政变纲领.用铅笔编了页码。原本页码编到第二十四页,但缺第八页。从原本记载的情况看,第七页已记完一个问题,第九页是另起一个问题,文意是连贯的。文中划【】者,是原本中删去的句、段。明显的错别字,改在( )内。]
(一)可能性
(二)必要性
(三)基本条件
(四)时机
(五)力量
(六)口号和纲领
(七)实施要点
(八)政策和策略
(九)保密和纪律
可能性
# 9•2后[据李伟信交代,是指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政局不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右派势力抬头
军队受压
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群众和基层干部、部队中下干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
统治集团内部上层很腐败、昏庸无能
众叛亲离
(1)一场政治危机正在蕴[酝]酿,
(2)夺权正在进行。
(3)对方目标在改变接班人
(4)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逐渐地和平演变式的政变。
(5)这种政变形式是他们惯用手法
(6)他们“故计[伎]重演”。
(7)政变正朝着有利于笔杆子,而不利于枪杆子方向发展。
(8)因此,我们要以暴力革命的突变来阻止和平演变式的反革命渐变。反之,如果我们不用“五七一”工程阻止和平演变,一旦他们得逞,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中国革命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9)一场新的夺权斗争势不可免,我们不掌握革命领导权,领导权将落在别人头上
我方力量
经过几年准备,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的水平都有相当提高。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在全国,只有我们这支力量正在崛起,蒸蒸日上,朝气勃勃。
革命的领导权落在谁的头上,未来政权就落在谁的头上,
在中国未来这场政治革命中,我们“舰队”[舰队”、“联合舰队”是林彪一伙组织的
反革命别动队的代号]采取什么态度?
取得了革命领导权就取得了未来的政权。
革命领导权历史地落在我们舰队头上。
和国外“五七一工程”相比,我们的准备和力量比他们充分得多、成功的把握性大得多。
和十月革命相比,我们比当时苏维埃力量也不算小。
地理回旋余地大
空军机动能力强。
比较起来,空军搞“五七一”比较容易得到全国政权,军区搞地方割据。
两种可能性:
夺取全国政权,
割据局面
必要性、必然性
B──52[据参与反革命政变的案犯交代,是林彪一伙反革命污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代称。]好景不长,急不可待地要在近几年内安排后事。
对我们不放心。
如其束手被擒,不如破釜沉舟。
在政治上后发制人,
军事行动上先发制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受到严重威胁,
笔杆子托派集团正在任意篡改、歪曲马列主义,为他们私利服务。
他们用假革命的词藻代替马列主义,用来欺骗和蒙蔽中国人民的思想
当前他们的继续革命论实质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
他们的革命对象实际是中国人民,而首当其冲的是军队和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人
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
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式的】
把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的家长制生活
当然,我们不否定他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
但是现在他滥用中国人民给其信任和地位,历史地走向反面,实际上他已成了当代的秦始皇,
为了向中国人民负责,向中国历史负责,我们的等待和忍耐是有限度的!
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基本条件
有利条件:
国内政治矛盾激化
危机四伏
──独裁者越来越不得人心,
──统治集团内部很不稳定,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几乎白热化。
──军队受压【军心不】【高级】中上层干部不服、不满,并且握有兵权
──一小撮秀才[仗势]横行霸道,四面树敌,头脑发胀,对自己估计过高。
──党内长期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排斥和打击的【高级】干部敢怒不敢言。
──农民[生活]缺吃少穿
一—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已经发]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
国外矛盾激化
中苏对立。整苏联。我们行动会得到苏联支持。
最重要的条件:我们有首长[威]名望、权力和联合舰队的力量
从自然条件上讲
国土辽阔、回旋余地大,加之空军机动性强,有利于突袭、串联、转移,甚至于撤退。
困难
# 目前我们力量准备还不足
# 群众对B──52的个人迷信很深
# 由于B──52分而治之,军[队]内矛盾相当复杂,很难形成被我们掌握的统一的力量,
# B—52身(深)居简出,行动神秘鬼[诡]窄[诈],戒备森严,给我们行动带来一定困难
时 机
敌我双方骑虎难下
目前表面上的暂时平衡维持不久,矛盾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是一场你死我活斗争!【只要他们上台,我们就要下台,进监狱。卫戍区。】或者我们把他吃掉,或者他们把我们吃掉。
战略上两种时机:
一种我们准备好了,能吃掉他们的时候;
一种是发现敌人张开嘴巴要把我们吃掉时候,我们受到严重危险的时候;这时不管准备和没准备好,也要破釜沉舟。
战术上时机和手段
#B一52在我手中,敌主力舰[指我党中央负责同志]均在我手心之中。
属于自投罗网式
#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
#先斩[局部]爪牙,[先和B—52]既成事实,[逼]迫B一52就范,
逼宫形式
# 利用特种手段如毒气、细菌武器、轰炸、543[一种武器的代号]、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
基本力量和可借用力量
基本力量
# 联合舰队和各分舰队(上海、北京、广州)
# 王、陈、江[指王维国,陈励耘.江腾蛟,下同。]掌握的四、五军[骨干力量]
# 九师,十八师
# 二十一坦克团
# 民航
# 三十四师
借用力量:
国内:
# 二十军
# 三十八军
# [黄]军委办事组
# 国防科委
# 广州、成都、武汉、江西、济南、福州、新江、西安
# 【社会力量、农民、[红卫兵]青年学生、机关干部、工人、】
国外:
苏联(秘密谈判)
【美国(中美谈判)】
借苏力量柑(箝)制国内外【其它】各种力量。
暂时核保护伞[林彪一伙要把我国置于苏修核武器的“保护伞”之下,也就是要把我国变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动员群众口号、纲领
全军指战员团结起来!
全党团结起来!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打倒当代的秦始皇---B52,
推翻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封建王朝,
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外:
全世界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联合起来!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我们对外政策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承认现有的与各国的外交关系,保护使馆人员的安全。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全军指战员团结起,全党团结起来】
用民富国强代替他“国富”民穷
使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治上、经济上【组织上】得到真正解放
用真正的马列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代替B52的【封建专制的社会主义,即】社会封建主义。
全国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各行各业要坚守岗位,努力生产,保护国家财富和档案,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
因此,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不准串联。
全国武装力量要服从统率部的集中统一指挥,[坚决]严厉镇压反革命叛乱和一切反革命破坏活动!
实 施 要 点
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
(1)计划
(2)力量
# 指挥班子
江、王、陈
# 两套警卫处
公开的李松亭[王维国安插的上海市警卫处处长]
秘密的
上海小组[林彪一伙通过王维国建立的反革命特务组织]负责
新华一村
教导队[林彪一伙通过王维国组织的为反革命政变服务的武装力量,其中绝大多数是
受欺骗和蒙蔽的战士。新华一邮是教导队的驻地。]
# 四、五军部队训练(地面训练)
# 南空直属师工作
(十师)
周建平负责
争取二十军
(江、王、陈)
──【扩大舰队】
──【加速根据地建设】
【京 沪 杭 蜀 穗】
(3)物质准备
武器
领
自造
通讯器材【(包括0l工程)[指林立果为搞反革命政变专门设计制造的一种收发报机车辆]
掌握他们仓库地点、主要军械库
(4)情报保障
掌握三个环节
搜集
分析
上报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奇袭式】
一个先联后斩,上面串联好,然后奇袭。
一个先斩后联。
一个上下同时进行。
一定要把张抓到手,然后立即运用一切舆论工具,公布他叛徒罪行[这是林彪一伙对张春桥同志的造谣污蔑和陷害]。
总的两条:
一是奇袭。
二是一旦【进行】开始、坚持到底。
第三阶段
巩固阵地,扩大战果【夺取全部政权】
(1)军事上[首先]固守[阵地]
# 尽力坚守上海
占领电台、电信局,交通
把上海与外界联系卡断。
# 力争南京方面中立,但做好防御
# 固守浙江、江西
# 掌握空降、空运
(2)政治上【采取】进攻
# 上面摊牌
# 掌握舆论工具
开展政治攻势
(3)组织上扩大
# 迅速扩军
# 四方串联
政策和策略
打着B一52旗号打击B一52力量
【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
缓和群众的舆论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解放大多数
集中打击B一52及其一小撮独裁者
【打着B一52旗号来打击B一52力量】
【我们的政策:】
解放一大片(大多数)
保护(团结)一大片
【打击一小撮独裁者及其身边的】
他们所谓打击一小撮[保护]不过是每次集中火力打击一【派】批,各个击破。
【他们一批】今天利用这个打击那个;明天利用那个打击这个。今天一小撮,明天一小撮,加起来就是一大批。【他们这样做,不】【他用封建帝王的统治权术】
不仅挑动干部斗干部、群众斗群众,而且挑动军队斗军队、党员斗党员,是中国武斗的最大倡导者
他们制造矛盾,制造分裂,以达到他们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巩固】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的目的。
他知道同时向所有人进攻,那就等于自取灭亡,所以他【今天拉】每个时期都拉一股力量,打另一股力量。
今天拉那个打这个,明天拉这个打那个;
今天甜言密[蜜]语那些拉的人,明天就加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宾,明天就成了【他】阶下囚;
从几十年的历史看,[究竟]有哪一个人开始被他捧起来的人,[不被]到后来不曾被判处政治上死刑?!
有哪一股政治力量能与他共事始终。他过去的秘书,自杀的自杀、关压[押)的关压(押),他为数不多的亲密战友和身边亲信也被他送进大牢,甚至连他的亲身儿子也被他逼疯。
他是一个怀疑狂、疟(虐)待狂,他整人哲学是一不做、二不休。他每整一个人都要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坏事嫁祸于别人。
戳穿了说,在他手下一个个象走马灯式垮台的人物,其实都是他的替罪羊!
过去,对B一52宣传,有的是出于历史需要;有的出于顾全民族统一、团结大局;有的出于抵御外【来侵】敌;有的出于他的法西斯的压力之下;【对广大群众来说,主要是】有的是不了解他的内情。
对于这些同志,我们都给于[予]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予以谅解和保护。
对过去B一52以莫须有罪名加以迫害的人,一律给于[予]政治上的解放。
保 密、纪 律
此工程属特级绝密,不经批准不[得]准向任何人透露。坚决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发扬“江田岛”精神[江田岛是日本海军学校所在地。这个学校以日本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训练学生。所谓“江田岛”精神,就是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不成功便成仁】蒋介石对他的部属进行法西斯教育的反革命训词。]
泄密者、失责者、动摇者、背叛者严厉制裁。
附件三:
李伟信笔供
(注:李伟信,林彪死党,直接参与研究制定反革命政变纲领《“571工程”纪要》的成员之一。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同周宇驰、于新野一道乘直升飞机外逃,叛国投敌。被迫降落时,驾驶员中队长陈修文烈士与叛徒周宇驰夺枪搏斗,被杀害。迫降后,周、于自杀,李伟信被我俘获)
一九七一年二月份,反革命分子林立果,跟野心家林彪、反革命分子叶群一起到苏州,以后,林立果又到杭州。三月十八日,林立果和于新野从杭州到上海。当天晚上,林立果在他卧室里对于新野和我说:“根据目前局势,要设想一个政变计划。”他要立即把周宇驰从北京叫来商量,同时叫于新野暂不回北京,主要处理这件事。林立果接着说:“刚才已经把我们在杭州研究的情况,给‘子爵号’(是英国飞机名称,反革命分子林立果等人称呼反革命分子叶群的代号)说了一下,她说在上海要注意荫蔽、安全”。
反革命分子周宇驰三月二十日到上海。当天晚上,林立果、周宇驰两人密谈,后把于新野叫去。第二天,开始他们三人商量,后来叫我也去了。反革命分子林立果说:“目前从各地区实力来看,‘首长’(指野心家林彪)讲话,还是有一定作用,这件事与‘首长’(林彪)谈过,‘首长’(林彪)叫先搞个计划”。
这次主要谈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研究了形势。
主要谈了三方面:
(1)在全国范围内,“首长”(指野心家林彪)的权力势力,目前是占绝对优势,是一边倒的,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可能逐渐削弱。(2)张春桥(他们指所谓文人力量)正在发展。因为九大以后,全国局势基本稳定,在和平时期,文人方面的工作和力量,势必要发展。(3)从事物发展规律来说,好到一定程度,就要向相反方向转化,交叉发展规律,反革命分子林立果还恶毒的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说:“主席一贯是这样,一会儿用这边力量,一会儿用那边力量,用这样的办法玩弄平衡。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用张春桥”。
(二)研究了野心家林彪的接班问题,说有三种情况:
(1)“首长”(指野心家林彪)和平过渡的接班。反革命分子周宇驰说,五、六年就差不多了,甚至可能更短。反革命分子林立果说,五、六年还接不了班,即使五、六年,其中变化就很大,很难说“首长”(林彪)的地位还一定能保得住。当然和平过渡的办法最好。
(2)“首长”(指野心家林彪)被人抢班(被赶下台)。反革命分子周宇驰认为一下不可能,最起码三年以后。反革命分子林立果认为,很难说,主席威信高,他要叫谁倒还不是一句话。反革命分子于新野说:那“首长”(林彪)是主席自己树起来的。反革命分子林立果恶毒的说:刘少奇不也是他立的。反革命分子林立果觉得野心家林彪随时都可能被赶下台,因此,他积极疯狂的策划反革命政变。接着谈了上海文汇报三月十六日发表的文章,林立果认为,这篇文章是有来头的。既然有来头,就应该看成是信号,是舆论准备。
(3)“首长”(指野心家林彪)提前抢班,可有两个办法:l、把张春桥等这一伙搞掉,保持“首长”(指野心家林彪)地位不变,再和平过渡。(认为张春桥同志要代替林彪的可能最大)。2、直接陷害伟大领袖毛主席,但是他们又考虑主席影响威信这样大,以后政治上不好收拾,尽可能不这样干。反革命分子周宇驰还非常险恶地说,当然一定要这样做也可以想办法,如:把主席软禁起来谈判:也可以把主席害了,再嫁祸于人,把汪东兴、张春桥叫去,把他们搞掉,就说他们与王、关、戚有关系,谋害主席,或者找几个犯人替死。到那个时候,反正“首长”(林彪)掌权,事后处理,“首长”(林彪)是可以出来说话的。但是这样干,“首长”(林彪)在政治上要付出很大代价。
(三)研究了办法:
争取和平过渡,但是作好武装起义准备。目前先做两件事,(1)写个计划:(2)让空四军组建一个教导队。
计划:一开始研究代号,想了好久,最后林立果自己定,就叫“571”工程计划,即“武装起义”的谐音。计划目的和内容,林立果说,让上海小组带着教导队先把张、姚干掉,可由王维国请张、姚来,或叫警卫处处长李松亭带领去张春桥家(那时林立果问我张家是否是你们警卫处管,我说不知道。林立果叫我打听一下,我记得好象问过警卫处处长李松亭,李说张家是我们管,我们派人警卫和送日常用品,我将情况告诉了林立果。我为他们反革命计划进行了反革命活动)。林立果又说,干掉张、姚后,让王维国、陈励耘,必要时抽南京空军一部分力量,控制上海局势,然后串连全国力量,发表支持声明,逼中央表态支持。假如许世友出兵干涉,由王维国他们保卫上海,形成对峙的局面,再和平谈判。最坏的打算,是上山打游击,先往浙江方向。林立果还说,这些问题,这次去杭州与陈励耘商量了一下。我看这个计划,就按在杭州商量的框框,由于新野来写。计划分几个部分我记不清,好象有实施准备、方案,以后打算等。
教导队:以培养基层干部为名,建立教导队。要精干、保密。一百人左右,住在上海新华一村。教导队的干部很重要,要选好。光靠教导队的干部还不行,上海小组要去抓。小组里以袭著显、蒋国璋为主,小组每一至二人还要抓空四军所属的一个部队,每个人在他抓的那个部队,都要挂个职务。另外要给教导队多配些汽车和枪,增加机动能力。可以叫王维国自己造枪。军事上要多学几手,政治上培养对“首长”(林彪)“副部长”(林立果)的感情。
林立果还说,“571计划和教导队的事,目前只限“舰队”、江腾蛟、王维国、陈励耘知道,有些情况可以告诉上海小组。
以上是林立果三月份在上海的反革命活动。现在另外交待和揭发几个问题。
一、“571计划写成后,我没有见过,但是于新野在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曾夸耀自己说:林立果把计划及一本于新野最近摘录的关于武装起义的事例,都还留在北戴河“首长”(林彪)“主任”(叶群)那里。
二、于新野一九七一年七、八月在广州时对我说:批陈整风汇报会时,林立果当时比较紧张,对会议估计三种可能:(1)一般谈一下,(2)整到军委办事组,(3)整到“首长”(林彪)。后来估计(1)、(2)可能大。在批陈整风汇报会上,黄、吴、邱、李、叶都检讨了,而且是主席批准要他们检讨,“主任”(叶群)非常紧张,当时要搞“571”,并和黄永胜也商量了,黄永胜他们也同意。
三、刘沛丰一九七一年八月在北戴河,有次对我说,前几天,天天四、五点钟睡觉,吃不消。我问干什么,刘说:叶群天天找林立果,研究“571”,把舰队一些人员的代号也全部要去了。
李 伟 信
一九七一年十月十三日
来源:根据中央文件原件打印, 原题为:中共中央通知
二、研究资料
《汪东兴回忆录》摘录
在庐山九届二中全会上遭到挫败的林彪一伙并不改弦易辙,反而在会后很快开始了谋害毛主席、进行反革命武装政变的阴谋活动。
直到林彪事件发生以后我才知道:早在 1979年 10月,以林立果为首组成了”联合舰队”,叶群还为周宇驰、王飞等人规定了人名代号,“联合舰队”是林彪谋害毛主席、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骨干力量。
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起诉书记载:
“一九七一年二月,林彪、叶群和林立果在苏州密谋后,派林立果到上海,召集‘联合舰队’的主要成员周宇驰、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处长于新野以及七三四一部队政治部副处长李伟信,从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制订了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分析了形势,规定了实施要点、口号和策略,提出‘军事上先发制人’,阴谋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或‘利用特种手段如轰炸、543(注:一种导弹代号)、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夺取全国政权’或制造‘割据局面’,并阴谋‘借苏力量钳制国内外各种力量’。”
“一九七一年三月三十一日,林立果根据《‘571工程’纪要》建立‘指挥班子’的计划,在上海召集江腾蛟、王维国、七三五○部队政治委员陈励耘和南京部队空军副司令员周建平秘密开会,指定南京以周建平为‘头’,上海以王维国为‘头’,杭州以陈励耘为‘头’,江腾蛟‘进行三点联系,配合、协同作战’。一九七一年三月,米家农在林立果的指使下,在广州组织‘战斗小分队’,要队员向林彪、林立果宣誓效忠,并制定了联络密语、暗号。一九七一年四月,林立果指使王维国,在上海成立了为反革命武装政变服务的‘教导队’,进行捕俘、格斗、使用各种轻型武器、驾驶车辆等特种训练。”
在制定《“571工程”纪要》的过程中,林立果明确地说:“办法是搞掉B一 52(诬蔑毛主席的代称——作者注)实行武装起义”,“我看就叫‘571’,‘571’是武装起义的谐音”。他们认为:“和国外‘571工程’相比,我们的准备和力量比他们充分得多,成功的把握性大得多。和十月革命相比,我们比当时苏维埃力量也不算小。地理回旋余地大。空军机动能力强。比较起来,空军搞‘571’比较容易得到全国政权,军区搞地方割据。两种可能性:夺取全国政权,割据局面。”
所有的这些,毛主席当时都不知道,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林彪一伙的阴谋行动的目标就是要“打倒当代的秦始皇——B52”(《“571工程”纪要》——作者注)。
舒云:《林彪事件完整调查》摘录
《五七一一纪要是如何出笼的》
2009年9月14日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