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头|论坛

首页 » 劳动者的解放 »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 贺春生:《历史的弯道》是变相肯定南街村为社会主义的姊妹篇
锤子 - 2017/11/9 9:54:00
@liuyuxi1948
24楼关于落实巴黎公社问题,我已经做了明确的回答。落实巴黎公社最重要的是政权领导班子产生实行普选制。落实了普选制,其他原则就可以逐步兑现。上海公社及黑龙江革委会向外公告承诺实行普选制,上海公社公告承诺如下:
上海公社的领导成员,在上海自下而上的全面大夺权取得胜利后,由革命群众按照巴黎公社原则选举产生;在目前,则由各革命造反组织协商推举组成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它是革命群众组织,人民解放军驻沪部队负责人和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革命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临时过渡性的权力机构,行使公社的领导权力
张春桥这个班子没有兑现承诺。黑龙江革委会临时班子听反动派周恩来的,公告就变成一张废纸。

关于政权建立后立刻实施共产主义生产问题。我补充一点,由于革命委员会政权依然还是官僚阶级控制和把持政权架构,而非群众自治经过普选形成公社。从中央到地方依然是官僚阶级统治,在这样的政权下就无法实施共产主义生产,要搞,一定还会出现像刘少奇邓小平在大跃进时期那个样式的“共产主义”。
所以,历史无法回放,无产阶级革命者只有汲取教训,避免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中重蹈覆辙。关于未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生产怎么搞?我在24#已说明。
半推半就 - 2017/11/9 10:53:00
回复 29楼Liuyuxi1948的帖子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在现实中至少存在了近百年,怎么是空想社会主义?巴黎公社仅存在了72天,马克思就说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存在了100多年(现在的古巴、朝鲜也仍然是),他的原则毫无疑问更是永存的、消灭不了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无时无刻的在为实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斗争。
凡是诋毁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终究会走到人民的对立面。这是历史的必然。”

不知道你说的“社会主义原则”是指的什么,所以不好发表评论。
Liuyuxi1948 - 2017/11/9 11:23:00
回复 30楼锤子的帖子

我看你基本上都是持资产阶级右派和邓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否定毛主席革命路线、否定毛主席无产阶级司令部、否定文革的一套说辞,口气都差不多,并没有新意。
锤子 - 2017/11/9 11:32:00
回复 30楼锤子的帖子

我看你基本上都是持资产阶级右派和邓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否定毛主席革命路线、否定毛主席无产阶级司令部、否定文革的一套说辞,口气都差不多,并没有新意。
Liuyuxi1948 发表于 2017/11/9 11:23:00

右派是全面否定文革的,我是肯定文革的,这是最根本区别!
建议你还是认真回答我提出问题:D 不能扣一个右派帽子就完事了:D

也欢迎你去批判《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总结及文革继承》这篇文章:
http://www.ldmkszy.tk/showtopic-14735.aspx
Liuyuxi1948 - 2017/11/9 11:43:00
回复 31楼锤子的帖子

实行普选?
毛主席比任何人都更懂巴黎公社的原则。16条也是明确的。

文化大革命中哪一个造反派组织的负责人是普选的?
1975年(文革按69年结束的话已有6年之久了)我在离城市不远的农村担任公社“农业学大寨宣传队”(就是工作队)副队长。一个30--50劳动力的生产队,海选一个生产队长都是很困难的。
你吹什么牛?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尤其是前期,民主集中制是可行的,是优于普选制的。
这是一般的历史经验。
Liuyuxi1948 - 2017/11/9 11:46:00
回复 34楼锤子的帖子

你不回答我的问题,倒是要我回答你的问题,岂有此理?
锤子 - 2017/11/9 11:55:00
回复 31楼锤子的帖子

实行普选?
毛主席比任何人都更懂巴黎公社的原则。16条也是明确的。

文化大革命中哪一个造反派组织的负责人是普选的?
1975年(文革按69年结束的话已有6年之久了)我在离
Liuyuxi1948 发表于 2017/11/9 11:43:00


社会中的群众造反派组织的负责人当然可以不普选,但他们要进革委会的领导班子就需要普选,如果不普选,进不了班子的其他造反派组织会服吗?不服怎么办?文斗加武斗喽!你说普选制现实不现实?很现实!不通过普选形成新的权力机构,各个造反派只有拿拳头和枪炮说话了。
锤子 - 2017/11/9 14:37:00
回复 34楼锤子的帖子

你不回答我的问题,倒是要我回答你的问题,岂有此理?
Liuyuxi1948 发表于 2017/11/9 11:46:00

不要生气嘛,你提出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了。见31#
12
查看完整版本: 贺春生:《历史的弯道》是变相肯定南街村为社会主义的姊妹篇